資源簡介 性別和性別決定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 (1)說出性別是如何決定的。(2)簡述生男生女的原理。2. 能力目標: (1)通過比較男女性染色體組成的異同,培養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2)嘗試以數據為依據,分析社會現象。(3)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查找資料,進行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及小組協作的精神。3.情感目標: 關注男女性比特征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生男生女的原理。 教學難點: 生男生女的原理 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資料收集等。教學過程 復習:1. 人類體細胞中有多少對染色體? 體細胞中染色體和基因是怎么存在的? 2、生物個體進行生殖時,成對的染色體和基因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引入新課:趣味圖片展示,一位準媽媽的圖片,問同學們看到后想到了什么。性別到底是怎么決定的?展示學習目標。學生自習P105-106 思考: (1)什么是性染色體?什么是常染色體?各有多少對? (2)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有什么異同?哪些差異可能與 性別有關? (3) 男性體細胞的染色體可表示為______對+______ 女性體細胞的染色體可表示為______對+______想一想: 就性染色體來說,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中,應該有幾條性染色體?男性有幾種精子?女性有幾種卵細胞?完成生男生女圖解。老師講評圖解并總結。男性精子中染色體有23條,可表示為22條+X或22條+Y。女性卵細胞也有23條染色體,表示為22條+X生男生女決定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男女比例理論上為1:1.學生分組游戲。游戲——生男生女的概率1.每小組20張撲克牌分成兩組,其中一組10張是紅花(代表X),另一組10張5紅、5黑(代表Y)。2.每次從兩組各取一張,放在一起,記錄結果。再把撲克放回,洗勻。再次抽取、記錄。每組重復實驗20次。 分析我國大陸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討論:歷次人口普查的男女性別比有什么共同特征?嘗試解釋產生這種特征的原因。討論:1.有些人認為:生男還是生女的責任在女性。你認為這種想法科學嗎?為什么? 2、有些人為了滿足生男孩的愿望,請求醫生為孕婦作胚胎性別診斷,以決定取舍。這種做法對嗎?如果許多人都這樣做,對人類社會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小結: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隨堂練習1、人的性別不同主要是由 決定的。人的體細胞中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與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叫 , 1對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叫 。 2、某男同學,其父母通過配子分別給他______ 條染色體,其中,父親給他的性染色體是____ 染色體,母親給他的性染色體是 染色體作業:課堂精練P6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