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人體的神經調節【設計依據與構想】人體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和激素等的共同調節,特別是神經的調節。依據本節內容特點,設計有自學討論、觀察、探究、調查和實習等,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思考、活動,來理解神經系統的結構、原理、功能等知識。對有些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多用一些生動、直觀的例子來說明。本節還設計了課外探究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把教學目標規定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有機地進行融合。【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2.描述脊髓和腦的基本結構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反射的類型,說明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4.說出人體條件反射的特征。能力目標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提高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及科學探究的能力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用腦,培養珍惜健康、珍愛生命的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描述神經元的結構、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腦的基本結構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條件反射。4.說出人類條件反射的特征。教學難點1.描述神經元的結構、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腦的基本結構和功能。3.概述反射并說出人類條件反射的特征。課時計劃 2課時課前準備?教師準備 1.神經元的玻片標本、脊髓橫切面玻片標本、顯微鏡、計時器等。2.統一制出“大腦和脊髓的比較表”、“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比較表”。3.腦的組成和脊髓的結構放大模型。4.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 1.預習教材。2.上網或通過其他途徑查閱整理神經系統和神經元結構、功能等方面的資料。【教學流程及分析】(第1課時)一、導入新課 方案一:采用目標教學法導入新課。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教學目標: 重點體現本節課的三維目標。設計思想:采用目標教學法導入新課,以目標問題推進教學,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起學生的探討和解決問題的熱情。也是他們創新學習的基礎。方案二:創設情景。同學們想一想,在考場上答題的情景: 你的手指靈巧地握住筆,雙肘自然平放桌上,身體略前傾,頭稍低下,眼睛快速聚焦在所寫的字上,大腦會積極思考要寫什么?這種協調一致的默契配合,主要是靠什么系統調節的?生:主要是神經系統。師:很好,神經系統為什么有這樣完善的調節作用呢?主要與神經系統的組成有關。設計思想:提起考試的情景,孩子們會感到記憶猶新,并有莊嚴的感覺,引入這個話題可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思想。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二、新課教學(一)脊髓和腦師:給大家一個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根據教材內容,理清下列問題。我相信你和同伴能順利完成。因為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屏幕給出自學提綱: 1.神經系統的組成情況。2.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3.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是怎樣的? 4.理清幾個概念: 神經纖維、神經末梢、神經、灰質、白質。活動一:自主學習: 看書、交流、討論、整理筆記。 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生:由各學習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歸納總結。師:對學生進行點撥和肯定,師生互動。設計思想:自主學習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中體會自信與快樂。我們更多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體驗成功與挫折的舞臺,這對學生意志品質、交往能力的培養和學習動機的強化都很有意義。師:置疑:同學們是否記得構成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生:是細胞。借此引出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細胞。活動二: 方案一:可采用板畫教學法,老師邊講邊畫圖,這樣直觀、生動地把神經元結構呈現給同學。然后再配合播放多媒體課件,更能加深學生對神經元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方案二:有條件的學校,學生分組觀察神經元的玻片標本。師:復習點撥使用顯微鏡的要領,指導學生注意觀察樹突和軸突的差異。對幾個抽象的概念,宜采用比較法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搞清它們之間的關系。設計思想:這里設置的一個疑問: 構成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既可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知,又可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記憶新知,能構建起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活動三:用顯微鏡觀察脊髓橫切面的結構: 對照圖12-8,識別灰質和白質。師:引導學生從顏色、分布、形態等方面對脊髓的灰質和白質加以區分。出示脊髓的縱切和橫切面放大模型,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到脊髓的結構。生:白質在外圍,灰質在中央,呈蝴蝶狀。師: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總是相適應的,根據脊髓的結構說說其功能。生:在教師指導下有序地進行討論。總結出反射和傳導功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師:請同學匯報學習結果。 點撥脊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軀干和四肢。過渡:對學生給予鼓勵、贊賞性評價。同學們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得很出色,有了這樣的良好基礎,老師相信大家在下面的學習活動中表現會更優秀!師:出示腦的組成模型,引導觀察,增強直觀印象。播放多媒體課件:視頻1.腦的立體結構;2.大腦灰質;3.大腦的主要功能區。生:在觀看過程中思考下列問題: 1.腦的重量及組成?2.大腦的結構?3.大腦的主要功能區?4.腦神經及分布?5.小腦的主要功能?舉例。活動四:4人一組,結合觀看的視頻,自主學習教材P94~95,討論問題。交流表達:各小組選代表交流學習結果。生生互動:相互補充和完善知識要點。師:出示大腦的主要功能區圖,精講腦干的基本生命活動中樞。點評最優秀的學習小組。活動五:自我強化,探究評價師:多媒體課件給出下表: 大腦和脊髓的比較表:(要求:小組成員互幫、互查)。大腦脊髓結構功能設計思想:及時地復習和鞏固很重要。特別是采用表格比較法,學生在填寫表格時,要運用一定的思維方法,如求同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等,歸納總結出某些相關的知識,這本身也是一種探究。鋪墊伏筆:同學們回顧本節學習內容,試想神經系統是用怎樣的方式來指揮、調節我們各種活動的?這是下節課學習的內容,請同學們做好預習準備。(第2課時)溫故而知新:承上啟下。(二)反射和反射的類型方案1: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經歷、親自感受。師:示范活動,講述游戲規則,組織學生活動。活動六: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完成一個小活動——擊手掌甲學生去擊乙學生的手掌,乙學生迅速躲避。每位學生進行10次,看看誰被擊到的次數是最少的。置疑: (1)這個活動是在人體什么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呢?(2)該系統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調節的呢?精講:基本方式是反射。強調剛才我們做的活動是反射。生:總結反射的概念。舉出一些反射的實例。設計思想:以“小實驗活動”進入新課。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親身經歷,親身感受,更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習方式的改變,這將使他們受益終身。方案2:創設連貫的活動程序: 談感受——找原因——做實驗——辨概念——舉實例。談感受: (1)剛學騎自行車時,你能掌握身體的平衡嗎?當自行車要倒時,你最初的反應是怎樣的?(2)當一個物體在你眼前突然出現時,你會有何反應?找原因:其實,這都是神經調節的具體表現,我們稱為反射。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活動六:做膝跳反射實驗。每兩位同學一組,兩人輪換進行實驗師:指導學生做膝跳反射實驗。討論與分析: (1)叩擊韌帶時,小腿的反應如何?這是生來就有的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2)對于膝跳反射、縮手、眨眼等反射,完成這些反射時,大腦是否參與了? 辨概念:交流表達,引導學生通過活動概括出反射的概念。舉實例:請同學暢所欲言,舉出一些反射的實例。設計思想:談感受——找原因——做實驗——辨概念——舉實例。給學生創設這一連貫的活動程序,體現我們生物科學的生活性、趣味性,并可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師:根據上述同學舉的例子,分析其不同點,請同學們看下面幾種反射有什么不同: (1)吃到酸梅分泌唾液;(2)看到酸梅分泌唾液;(3)說到酸梅分泌唾液。生:分析討論。像(1)中這一類人和動物與生俱有、生來就會的反射叫做非條件反射。像(2)和(3)中,反射是在人或動物出生以后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條件反射。過渡:點撥鼓勵。大家掌握了反射的概念,知道了反射的類型。那么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是什么呢?引出下一個研究話題。(三)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師:在上述“吃梅、看梅、說梅”的反射活動中,第3類條件反射與人類語言有關,為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即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等信息發生反應。活動七:實習: 測定學習時間,兩人一組,相互配合、計時生: 1.觀察圖12-13 “一筆畫”,連續做3次,記錄每次完成活動的時間填入表12-2。 2.完成圖12-14的“走迷宮”。 把3次完成活動的時間填入表12-2。師:巡視指導、激勵點評。 生:討論:所用時間是不是逐漸縮短?為什么?各小組討論后選派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結論和心得體會。設計思想:只需2~3人一組,相互配合來完成,就能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既充滿情趣,又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滲透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過渡:神經系統在完成生理活動時是很容易疲勞的。最重要的消除疲勞、恢復神經系統功能的方法是睡眠。(四)睡眠活動八:調查每天的睡眠時間學生每6人為一組,組長負責,全班由2名學生總負責,對各組資料匯總,計算全班平均睡眠時間,完成表12-3。討論:1.本班學生的睡眠時間是否充足?2.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師:感謝同學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睡眠時間問題。設計思想:這個調查小活動看似簡單,但卻是現在中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老師可因勢利導地向學生滲透樹立遠大理想的思想教育,符合“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評價版塊課堂評價驗收:師:課件出示: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比較圖表。(學生填寫)形成特征舉例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拓展應用: 大腦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正是因為它太神奇,人類對它的認識才很少。上網查閱科學用腦的方法,以此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課外探究:測定反應速度。討論制定探究計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三、課堂小結,知識梳理教師用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學生談本節收獲: 1.對脊髓和腦的了解。2.反射和反射的類型。3.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4.對睡眠的認識。總評寄語:大腦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正是這個神奇的世界,創造了人類今天無比燦爛的文明。我們每個人大腦的潛能只開發了一點點。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巨人醒來之時,正是即將成功之日。希望同學們能奮發學習,喚醒“沉睡的巨人”吧!【教學感悟】新課程倡導獨立思考,更倡導合作學習。在本節教學中,更多地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時機,通過合作學習,他們學會了與同伴交流,在傳遞信息中交互影響,在合作活動中交互啟發,學生可超越自己的認識,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把課堂這個大舞臺更多地留給學生。才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潛能。在教學活動中恰當運用教師寄語,這種飽含著老師的期待,充滿激情的鼓勵話語,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符合新的教育理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