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3.描述其他排泄系統。4.認同腎臟的結構是與它承擔的功能相適應的。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人體生命活動中會產生許多廢物,這些廢物必須及時通過各種途徑排出體外,否則體內廢物積聚多了,會影響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甚至危及生命。同學們聽說過為自己的親人甚至是陌生人換腎的故事嗎?我們為之感動的同時也在思考,人體的腎臟與排泄有什么關系?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二、師生互動,傳授新課知識點一 排泄和泌尿系統的組成◎新知梳理1. 排泄是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2.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泌尿系統排出的。3.泌尿系統主要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互動交流【問題1】腎臟呈什么顏色? 據此可以推測出什么結論?【交流點撥】腎臟呈紫紅色,由此可以推測出腎臟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問題2】尿是在哪兒形成的? 這個器官與哪些血管相連? 血液如何進出該器官?【交流點撥】尿液在腎臟形成。腎臟與腎動脈、腎靜脈相連。血液經腎動脈流入腎臟,經腎靜脈流出腎臟。◎典例引導【例1】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A.腎臟B.輸尿管C.膀胱D.尿道【點撥】選A。本題考查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場所,輸尿管、膀胱和尿道都是排尿的通道,膀胱有暫時儲存尿液的功能。【例2】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D)A.腎小球 B.腎小囊 C.腎小管 D.腎單位【點撥】選D。本題考查腎臟的基本單位。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管和腎小囊。◎學法指導【名師點睛】排泄與排遺:排泄排出的是人體生命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等;排遺排出的是人體內的食物殘渣。知識點二 尿的形成、排出和其他排泄途徑◎新知梳理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2.尿的形成(1)腎小球的過濾作用:①部位:腎小球→腎小囊。②產物:原尿,包括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①部位:腎小管→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②重吸收的物質: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③產物:尿液,包括水分、無機鹽和尿素等。3.排出途徑:腎臟→輸尿管→膀胱(暫時貯存)→尿道→體外。4.排尿的意義:排出廢物;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三、 其他排泄途徑1.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尿素和無機鹽。2.呼吸:二氧化碳以氣體的形式由呼吸系統排出體外。◎互動交流【問題4】通過比較血漿與腎小囊中液體成分差異,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點?【交流點撥】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對血液有過濾作用,形成原尿。【問題4】通過比較尿液和原尿成分的差異,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交流點撥】腎小管對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無機鹽和大部分的水有重吸收的作用,形成尿液。【問題4】人的腎臟每時每刻都在形成尿液,尿的形成是連續的, 為什么尿的排出卻是間歇的?【交流點撥】尿是由血液流經腎單位時經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血液循環是連續的,故尿的形成過程也是連續的;尿液形成后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暫時貯存,當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產生尿意,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故尿的排出是間歇的。【問題4】某人去醫院體檢,結果發現尿液中出現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可能是什么結構出現了病變?【交流點撥】正常情況下,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是無法通過腎小球壁過濾到原尿中去的,如果尿液中出現血細胞或大分子蛋白質,可能是腎小球發生了病變,通透性增大導致的。◎典例引導【例3】正常人的原尿與血液相比,主要區別是原尿中不含有(B)A.尿素和尿酸B.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C.血細胞和葡萄糖D.血細胞、尿素和尿酸【點撥】選B。本題考查尿液的形成。血液流經腎小球時發生過濾作用,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之外的物質可以過濾到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經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學法指導【記憶口訣】尿液形成的過程腎小球,小囊壁,血液流經搞過濾,細胞蛋白留血里,水鹽素糖穿過去,形成原尿不徹底,腎小管,重新吸,葡萄糖,無剩余,尿液積多排出去。三、板書設計,總結新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