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2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一、教材分析《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這為過渡到本節內容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節內容在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節是繼生長素的發現之后,闡述生長素作用以及應用的關鍵一節。在知識方面,學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發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長素的產生、極性運輸和分布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本節的知識方面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概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本節的能力目標集中在“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探究活動中。此項探究活動不僅是學習內容的延續,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嘗試探索如何將科學發現在生產實踐中進行應用,并領悟做預實驗的意義。本節內容前面承接《生長素的發現內容》,后面是《其他植物激素》,所以學好這節課的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生物知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了解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2)嘗試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能力目標:1)學會分析生物圖表。2)掌握實驗的探究方法。3)學會設計實驗,收集和處理數據,評價實驗設計和結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如實記錄實驗結果,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通過小組之間分工合作,培養協作精神。3)體會科學理論在應用到生產實踐的過程中,也有許多要探索的問題。三、教學的重、難點1.教學重點生長素的生理作用。2.教學難點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四、教法、教學安排1、導入新課:(3—5分鐘):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生物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具 體 內 容: 回顧之前學過的植物激素的概念、展示問題探討中的“生長素與所起作用的關系”圖并由此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回答2、講授新課:(30分鐘):突出教材的重點,清晰地分析教材的難點。設計依據: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具體內容:1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特點:由前面導入部分的鋪墊,總結出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 三大特點,并針對每條特點做出分析2 頂端優勢:展示三張生活中常見的頂端優勢的圖片,讓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直 觀感受到頂端優勢現象,然后由課本中的一個實驗引入對頂端優勢現象形成原因以及解除方法的探索,通過探索得出結論,總結出頂端優勢的概念、成因以及解除方法。3 頂端優勢原理的運用:以舉例的形式輔以相關的圖片,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頂端 優勢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4 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由一組實驗圖片引出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現象,然后啟發同學們聯系課程開始時問題討論中的生長素作用規律來解釋這一現象。5 生長素的應用:給出生長素類似物的定義、以具體事例和圖片的形式給出生長素 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運用,使同學們對生長素形成更深的認識。6 “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分析:以談話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實驗原理,講出實驗的設計思路. 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材料用具和設計思路,小組討論寫出方法步驟.代表發言,老師校正過程.具體施教過程:教師的組織與引導 學生活動 意圖 播放課件:頂端優勢現象的視頻和圖片。 課件展示:“問題探討”中的“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關系”曲線圖。總結: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特點表現兩重性: 2、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系 3、不同器官對生長素反應的敏感性不同 4頂端優勢 提問:在農業生產或園藝等方面,哪些利用了頂端優勢,哪些又要解除頂端優勢?請舉例說明。從剛才的例子可以看出,有關生長素的科學道理在林業、農業、園藝等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難,人們在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中,發現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如萘乙酸,2,4-D等,同樣具有生長素的生理效應。這些化學物質,被稱為生長素類似物,它們可用于防止果實和葉片脫落,促進結實,獲是無籽果實,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等。 課件展示:經2,4-D處理過的黃瓜幼苗生長狀況圖,提出生長素類似物2,4-D具有什么作用?(促進生根作用) 提出問題:生長素類似物2,4-D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是多少呢?在農業生產上應用它時,非常有意義,下面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 分析產生的原因結合“問題”討論此曲線圖所隱含的信息。 學生思考討論,并請小組派代表解釋現象。學生舉例說明“頂端優勢”在農業、園藝等方面的應用。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 復習鞏固生長素的產生、運輸特點以及能說出生長素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 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圖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鞏固生長素的運輸和生理作用特點 加強“STS”教育教師的組織與引導 學生活動 意圖二、探究活動課題: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材料用具:生長素類似物2,4-D母液(濃度為10-2mol/L),蒸餾水,植物枝條; 紙杯或塑料杯6個,量筒(100ml和10ml各1個),滴管,廢液杯,枝刀,標簽等。實驗原理: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能促進插條生根,并且濃度越適宜生根數越多。設計思路:用蒸餾水和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插條下段,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其生根情況。方法步驟:(1)配制一定濃度梯度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10-4 mol/L 、10-6 mol/L 、 10-8mol/L 、 10-10mol/L 10-12mol/L(2)取6個塑料杯并做標記,將等量的上述溶液分別注入各杯中;在第6個杯中注入等量的清水,留作對照。 (3)制作插條,并平均分成6組(每組不少于3個枝條),分別置于上述的溶液中處理一段時間。 (4)將處理過的插條下端轉移至清水中培養一周 (5)觀察記錄各插條的生根數量分析結果,得出結論:繪制曲線圖,確定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課堂小結及作業布置 以談話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實驗原理,講出實驗的設計思路. 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材料用具和設計思路,小組討論寫出方法步驟. 代表發言,校正過程 接受探究實驗活動的培訓,如實驗材料的選擇、插條的制作、濃度的配制、實驗用具的注意事項等。 完成探究過程. 掌握實驗型的探究方法. 培養團結協作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學會科學地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3、課堂小結(3—5分鐘)以結構圖的形式總結出本節學習內容,使同學們對本節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更深刻地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同學們的對知識的記憶和回顧,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善于歸納總結的能力。4、課堂練習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礎練習2道和提高練習題3道,讓學生及時運用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鞏固各個知識點。五、板書設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表現出兩重性 低濃度促進發芽,高濃度抑制發芽。作用低濃度防止落花落果,高濃度疏花疏果 特點 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系: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則會抑制生長 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細嫩細胞>老細胞,根>芽>莖,側芽>頂芽生長素的應用:1. 促進器官與組織的分化—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2. 促進果實發育—誘導單性結實,形成無籽果實3. 防止葉片、花、果實的脫落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