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分類方法》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說出生物科學分類主要依據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性。2.在小組交流合作完成生物分類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表達等能力。3.在利用植物卡片分類、編制分類圖的活動中,初步提高以圖片資料為基礎進行理性思維的能力。4.樂于為班級“零亂小桌倉”提出分類建議,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提升用分類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二、內容與學情分析學生已初步認識生物圈中綠色植物和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在形態結構、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方面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科學的分類依據,嘗試用分類圖、分類表的方法對一些植物和動物進行分類,也為下節課學習生物的科學分類單位做了良好的鋪墊。該班級學生對生物類群及特征掌握情況良好,對生物分類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本節課借助“希沃”白板軟件、授課助手及課堂活動功能等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模擬整理房間、線索猜物游戲、小組分類活動和編制分類圖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的分類依據,并能根據動植物的一定特征進行分類。三、教學重難點1.重點:根據植物和動物的一定特征進行分類解決策略:以希沃交互式白板為授課平臺,借助植物卡片資源引導學生完成植物分類活動,通過希沃課堂活動幫助學生鞏固動物類群主要特征,學生分類成果通過移動展臺呈現并交流。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通過白板筆記錄并引導更正。2.難點:科學分類所依據的生物主要特征解決策略:白板動畫展示線索猜物游戲,利用硬筆和拖拽功能引導學生說出描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特征。在學生討論、交流、展示分類活動中掌握科學的分類依據。最后通過描述本土生物枸杞、巖羊和喜鵲的主要特征和所屬類群,再次鞏固知識,突破難點。四、教學流程圖五、教學過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數字化資源使用及意圖鏈接生活 引出分類引導學生模擬整理雜亂的房間,例舉生活中的分類現象。 利用拖拽功能在白板軟件中整理雜亂的房間,從中體會分類的重要性。談談生活中見到的分類現象并說出分類的意義利用希沃軟件課堂超級分類活動功能制作雜亂的房間,讓學生通過模擬整理房間,認識分類的重要性。嘗試分類 道明依據引導學生初步分類,認識到分類依據要科學,合理。出示科學分類依據的概念,通過線索猜物游戲,引導學生提煉出作為生物的分類依據。分小組交流合作,觀察動植物卡片對12種生物進行初步分類,寫出分類依據并展示,發現分類依據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游戲活動:根據特征線索,快速猜出生物名稱(玫瑰和蝙蝠)并說出描述這兩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等特征,初步了解作為生物分類的依據。學生利用硬筆和拖拽功能在白板中展示小組分類過程,在分享和互動中認同依據是分類的基礎,同時增強小組合作意識;白板動畫播放效果呈現線索猜物游戲,拖拽和白板筆勾畫功能記錄學生描述的生物特征,初步化解難點。生物分類 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回顧動植物類群及特征,根據植物分類圖和動物分類表完成分類活動。在展示環節引導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幫助引導學生另選分類角度編制植物分類圖,在編寫中再次強化科學的分類依據,認同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植物分類活動:小組交流討論,觀察植物卡片信息完成對海帶、銀杏、向日葵、玉米和腎蕨的分類,填寫植物分類圖并交流展示。編制植物分類圖:小組合作,依據生物特征,另選分類角度將上述五種植物重新編寫出植物分類圖并交流展示。動物分類活動:通過配對活動回顧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小組交流合作,根據動物分類表的提示將11種動物分類并展示。利用希沃軟件超級配對功能幫助學生復習回顧;利用授課助手,手機上傳功能實現學生分類活動的交流展示;白板硬筆功能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強化按照一定特征進行分類的重點內容,同時通過分類活動和編制分類圖突破難點。鞏固知識 了解學情總結本節內容,展示本土生物圖片,引導學生說出這些生物分類依據和所屬類群。認同生物分類要依據生物特征,可用分類圖和分類表的方法對生物進行分類。分別說出枸杞、賀蘭山巖羊和喜鵲進行科學分類所依據的特征和所屬類群。結合本土生物圖片,鞏固知識的同時檢驗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鏈接生活 學以致用引導學生依據一定的分類方法對“零亂的桌倉”提出分類建議并在課下整理自己的小桌倉。樂于利用分類知識表達自己對“零亂桌倉”的分類意見并在課下整理桌倉。分類前 分類后增強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分類意識,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板書設計本節課亮點1.以希沃交互式白板為授課平臺,借助希沃授課助手和豐富的課堂活動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結合學案的導學作用,通過嘗試分類、線索猜謎、分類活動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輕松掌握重點內容,突破難點。2.教學內容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讓學生學會用分類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分類習慣,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課變得更生動,形象,學生樂在其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