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課題生物的性狀表現學科生物學年級八年級相關領域遺傳學授課者楊淑艷教材書名:生物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7 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指出:知識是生存在具體的、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動中的。它不能夠脫離情境而抽象的存在,它只有通過實際情境中的應用活動才能真正被人理解。應課標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力求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效率。關注重要概念的學習,圍繞生物學重要概念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能夠對知識深入理解和遷移。 本節課從反映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理念和內容出發,設計了許多學生活動。根據上述思想和理論,本課創設了“我來描述,你來猜”、“比較你的性狀表現和其他同學的異同”、“親子辨認”、等學習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勤于動腦、積極思考,逐步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學習能力,通過對圖片的描述感知,體現學生的審美觀、表現力。幫助學生體驗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教學背景分析教材分析:(一)課標地位:本課是北京版教材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十一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一節。 遺傳和變異是生命得以延續的重要內因,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之后,安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探討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的自然深入。 (二)教材內容分析: 人們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是從對性狀這一宏觀現象開始,逐步深入到細胞內部的微觀結構,最后探索并總結出遺傳規律的。本章內容順序也正是如此安排的:先性狀 可遺傳靠因子 叫基因 有規律。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本節中三個小標題用陳述句的形式表述了重要概念,即:生物的性狀可以表現在形態結構上,也可以表現在生理特征上;同種生物在同一性狀上會有不同的表現類型;生物的性狀可以在親子代之間表現出相似性。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對遺傳和變異有一些感性的認知,但只停留在表面,只知道遺傳就是和親代相像。對“性狀”和“相對性狀”更是陌生。我校學生相較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弱,所以課上加入了很多圖片資料和活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重點:認識性狀與相對性狀、認識遺傳和變異現象教學難點:性狀和相對性狀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舉例說出性狀和相對性狀。說出遺傳和變異的現象。判斷給出的性狀是否為相對性狀。能力目標:根據所給出的實例,總結歸納性狀、相對性狀、遺傳現象和變異現象的概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幾乎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圖片引入:俗語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同學們知道這體現了什么生物學現象嗎?我們認識生物規律,總是先從研究生物可以表現出來的現象開始的。引出課題:生物的性狀表現。遺傳激發學生思維性狀小游戲:你來描述,我來猜游戲規則:一名同學背朝屏幕站在臺上,選擇幾名同學依次描述屏幕中出現的生物特征,這名同學成功猜出即為勝利。問:同學們,你們剛才描述特征時,是從哪幾方面考慮的?小結:在遺傳學中,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統稱為性狀。學生從形態特征、生理特征、行為方式三方面描述生物特征學生對生物體征的描述,不僅增加的學習樂趣,而且有助于歸納出性狀的概念。相對性狀相對性狀問:剛入學時同學之間從不熟悉到熟悉,你是如何去辨認這么多的同學呢?學生說出人的各種性狀。活動一:(一)調查自己的部分性狀1、請結合課本68-69頁人的部分性狀表現圖片。2、兩人一組,在同學的協助下確定自己8種性狀的所屬類型。3、將確認好的性狀作好記錄,在表格相應的欄中打勾。(二)比較你的性狀表現與同學們的異同。全班同學起立,請一名同學逐一匯報自己的性狀表現,請與之性狀不一致的同學坐下。問1:為什么最后只剩他一個人站著?問2:有沒有所有性狀都相同的兩個人呢?問3:世界上是否存在第二個你?人類的性狀至少有十萬種,所以世界上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即使是雙胞胎也是有差異的,因此每一個同學的生命個體都是獨特的,當你越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到,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圖片觀察:觀察分析多種多樣的生物性狀表現的圖片。性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小結: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稱為相對性狀。圖片:舉出錯誤的相對性狀例子,分析相對性狀的判斷標準。練習: 1、 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有( )(1)同樣是生長成熟的魚,鯉魚的個體較大,鯽魚的個體較小。(2)狗的黑毛和狗的黃毛;(3)狗的卷毛和狗的黃毛;(4)狐的長尾和短尾;(5) 眼睛的顏色的茶色、黑色和藍色過渡:那么這些不同的性狀是如何獲得的?回答問題每個同學都有獨特的性狀。確定自己的八種性狀,與其他同學比較異同。思考并回答問題。聆聽學生說出同一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達形式并試著總結這便是相對性狀。學生根據相對性狀的概念判斷是否是一對相對性狀。舉例說出人的性狀。通過問題、引起學生思考。調動全班學生融入課堂,滲透性狀的不同表達形式。利用性狀的多樣性及獨特性,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通過多組圖片實例,總結相對性狀的概念。鞏固學生對相對性狀這一概念的認識以及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遺傳變異活動二:親子辨認根據子代的不同性狀表達,找到他們的爸爸媽媽。問1:你是怎樣幫他們找到父母的呢?問2:英國黑人夫婦生出金發碧眼白皮膚女嬰--你沒有辨認出來他們是一家人又是為什么?圖片:展示人、動物、植物的遺傳、變異現象。小結: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通過生殖和發育獲得的。學生分析回答。體會遺傳和變異的現象。通過親子辨認活動,說出遺傳和變異的現象并知道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性狀在生活中的應用圖片:性狀在生活中的應用指紋密碼鎖、警方通過指紋查找犯人等喚起學生在生活中有關性狀不同表現的記憶。進一步體會了性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檢測達標1、曉鴻的母親雙眼皮、有耳垂、大拇指向背側彎曲;父親單眼皮、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曉鴻雙眼皮、無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請你根據上述信息進行分析:(1)母親雙眼皮,曉鴻也是雙眼皮,說明了生物的 ______現象。(2)父母都有耳垂,曉鴻無耳垂,說明了生物的_____現象。(3)有____對相對性狀,它們分別是 _____ _____ _____ 學生根據本課所學分析回答問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課外延伸1、我們在課堂上檢測的幾種性狀在你的家族中的表現又是怎樣的,是否有規律可循呢?2、生物性狀是如何遺傳給后代的呢?學生課下調查家族遺傳變異的現象。為下節課做準備,同時提高學生興趣。板書設計形態特征 遺傳(相似)生理特征 性狀 行為方式 變異(差異) 《生物的性狀表現》教學設計學校:通州六中授課人:楊淑艷時間:2016年4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