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三章 生物體的結構第二節 生物體 第二課時 人體的結構層次教師姓名劉秀玲學校順義區仁和中學學科生物學段:初中上學期年級初一相關領域細胞生物學教材書名:北京市義務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是否已實施已實施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自主、積極參與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提供大量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與現實世界直接互動。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觀察實驗探究等豐富的活動形式。生物學課程標準強調關注重要概念的學習。圍繞生物學重要概念來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同時,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課程。生物學概念是高度抽象的,然而進行教學時,不應使學生僅僅記住生物學概念那些抽象的文字,而應使學生透過抽象的文字看到一個絢麗多彩、生機盎然的生物界。因此,在向學生講述生物學概念時,必須首先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認識:教什么就要有什么,教什么就要看什么。生物學課程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學的基本內容,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它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的生物學知識。生物學課程期待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親歷提出問題、獲取信息、尋找證據、檢驗假設、發現規律等過程中習得生物學知識,養成理性思維的習慣,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發展終生學習的能力。在本課設計中,每個同學都參與活動都有積極思維的過程,讓每個人都動手,親歷獲得結論的過程與喜悅。教學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課標地位:“人體的結構層次”內容包含在課程標準10個一級主題中第2大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二級主題“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中,具體內容是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屬于了解水平。教材內容分析:“人體的結構層次”是北京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內容。在學生已對構成生物體的細胞有多方面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在對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也有了了解的基礎上,教材編排了人體的結構層次。本內容涉及到的概念和名詞比較多,比較抽象,有些是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有些概念名詞雖然見過但對其理解并不深刻。例如,人體的4種組織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器官、系統名詞對學生來說可能知道但對其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刻。但是這些概念的理解對于構建人體的結構層次,理解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至關重要。怎樣把復雜且繁亂的知識梳理的清晰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呢,用到生物學上一句至關重要的話:結構決定功能。從細胞到個體的每一層次,其形態、結構均與功能相適應。同時,每一層次均由低一層次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而不是簡單的堆砌,同一層次的結構相互合作完成更高一層次的功能。因此,本課設計兩條主線:一條以人體的結構層次為主線,一條以各層次的形態、結構、功能為主線。本節課把重點放在“加深對組織、器官、系統三個重要概念的理解”上,器官這一概念,上承系統,下接組織,是三個概念的中心,十分重要,通過對器官的理解,讓學生明白,低一層次的有序組合形成高一層次的結構。 最終,讓學生認識到,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嚴整有序的結構。二、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了細胞的結構、功能、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已經知道生命并不是由細胞簡單堆砌而成。并且,學生已經在實驗室認識了人體有四大類基本組織,知道了四種組織的形態特點、分布及功能。所以,本節課就要讓學生明白低一層次的結構如何有序構成高一層次的結構,同時明確為什么說人體是一個有序而嚴整的個體。三、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式、創設學習活動情境,以討論為主,增加游戲環節,啟發學生自主發現總結概念。四、課前準備:消化系統圖,皮膚模型,胃模型,魔術袋五、教學重點: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從微觀到宏觀,從部分到整體,逐步對人體形成整體認識六、教學難點:識別人體的四種組織;理解組織、器官、系統的概念; 認識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嚴整且有序的結構。資源與利用:幻燈片,各組織、器官、系統圖片,器官模型,消化系統拼圖,魔術袋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識別人體四大基本組織。說明器官、系統的概念 3. 以人為例,說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解釋細胞是如何組成多細胞生物體的。(二)能力目標: 1、模仿器官的概念,歸納系統的概念2、嘗試拼接消化系統,提升對比、分析的能力 3、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釋某些生活問題(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參與探索生命的奧秘;2、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觀點;3、認同生物體各層次的結構均與其功能相適應。4、通過對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學習,形成“先整體后局部再整體”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教學流程示意圖教學策略器官這個概念學生都有模糊的認識,但是器官是怎樣構成的學生并不清楚,尤其是皮膚很多學生都認為是上皮組織,因此我采用了一個看不清里面的袋子來讓學生感知,從而認識到皮膚上也有神經組織,進而認識到皮膚是一個器官。通過皮膚與胃的比較,讓學生認識到,雖然都是有四種組織組成的功能卻不一樣,說明器官是不同組織有序排列而成的,讓學生明確了器官的有序性。對于系統,用學生最熟悉的消化系統來拼圖游戲,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系統也是由器官有序組成的,而不是簡單的疊加。利用胃這個器官的病變:胃潰瘍與胃出血,說明的組織的不完整器官就不能執行正常功能;同時,器官不完整,系統就不能執行正常功能。說明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課堂導入圖片與中間圖片都是學生課間活動的圖片,很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分析自己跑操時有哪些系統的參與,學生積極的分析,明確了每個系統都不是孤立的執行功能,人體的各項活動由多個系統的共同參與,人是一個嚴整、有序的個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意圖回顧復習,承上啟下,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歡迎大家進入有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人體的奧秘。你一定還記得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誰能來描述一下那活潑好動的你跟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一樣嗎? 展示學生活動圖片:我們能跑能跳能消化、會讀會寫會思考。板書:人體的結構層次3、展示人體四種組織裝片:請學生辨析觀看圖片,思考并回憶看圖片,認同人的結構要比植物的結構復雜的多思考、連線復習人體組織,為本節課學習器官、系統做好知識準備為學習器官做知識準備人體的結構層次環節二:器官皮膚圖片:你認為皮膚是組織嗎?有同學認為是,有同學認為不是,出現兩種意見,我們就來驗證一下。學生會說是:上皮組織用學生很熟悉很容易說錯的皮膚進入器官的學習假設皮膚是上皮組織。為什么,請認為是的同學說出理由為學生展示因某種原因皮膚起皮的圖片展示老師的魔術袋,請兩位同學上來摸一下里面是什么。為什么他們知道是什么呢?這說明我們手指的皮膚上有什么?其實我們的皮膚上遍布冷覺、溫覺、觸覺的神經組織你還能想到皮膚上還有什么組織嗎?會不會還有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呢?展示皮膚縱切模式圖、舉例:我們受傷后不僅會疼,可能還會流血,天氣寒冷可能還會起雞皮疙瘩:說明了什么總結:假設不成立,皮膚不是上皮組織,而是由四種組織構成,那皮膚應該是什么--------器官同學回答觀察兩位學生感知、說出自己的答案。很容易回答:神經組織思考,然后小組討論看圖,領悟根據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知識,不同組織構成器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興趣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帶著疑問分析,沖擊學生已有的常識3、你還知道人體有哪些器官嗎? 圖片展示各個器官爭相回答人體各器官4展示胃圖片:分析胃由哪些組織構成用一個小故事提示學生 根據生活經驗小組討論代表回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聯系生活實際,認識酒的危害,用生物幫助生活可見,皮膚和胃都是四種組織構成的。你還有什么問題嗎?課前,我們有幾位同學做了胃的模型,現在觀看一位同學制作胃模型的視頻請大家再來看皮膚的四類組織的位置,和胃一樣嗎?種類一樣嗎?期待學生回答:為什么都是四種組織構成,功能卻不一樣?傾聽,發現順序恍然大悟,發現不同激發學生的思維直觀的演示突破難點、落實重點總結器官概念: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這個結構稱為器官鞏固對器官的認識:展示肱二頭肌和尺骨橈骨的圖片如果某個組織不正常,器官還能正常執行功能嗎?舉例:胃出血、胃潰瘍導致消化功能弱根據所學,說出器官概念的關鍵詞分析它們組織構成分析回答落實重要概念用生活中極易混淆的兩個結構引入,充分加深學生對器官的認識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必須完整環節三系統1、展示學生活動照片,消化食物的器官只有胃嗎?你認為還有什么器官?2、拼圖游戲:提供學生一份打亂的消化系統圖,介紹各器官的名稱,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拼出這些器官在人體的正常分布3、分析學生的拼圖結果:拼正確的就是消化系統;拼錯了,正好讓學生討論這樣分布能否使消化系統發揮其正常的功能4、你能參考器官的概念嘗試說出系統的概念嗎?5、總結系統概念:由多個器官按照一定次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特定生理活動的結構,稱為系統。如果某個病人因病導致胃部分切除,他的消化功能還正常嗎?可見,構成系統的器官必須都正常才能讓系統發揮正常的功能最好讓照片中的同學回答問題小組同學積極參與拼圖游戲根據老師給出的框架回答回答:不正常用熟悉的人、熟悉的場景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了解消化系統的組成,各器官的位置,體會結構決定功能通過這個活動,學生能夠體會到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系統,才可以執行系統的正常功能使學生對系統是由多個功能相關聯的器官組成,執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概念理解更深刻了。環節四、八大系統構成人體1、簡單介紹人體其它7個系統:人作為一復雜的高等動物,完成一種生命活動只是由單一的系統來 控制完成嗎? 學生共同分析跑操時的系統參與: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2、可見,人體是一個有序的整體,每項活動都需要多個系統的共同參與回憶自己跑操時的行為,分析當時有哪些器官參與學生回答,能認識到八大系統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生理功能認同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都是由多個系統共同參與的課堂小結1、圖片展示,請同學嘗試說出人體的結構層次,板書人體的結構層次根據所學,從微觀到宏觀說出人體的結構層次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2、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概括思考,發現規律:每一層次的結構從細胞到系統到人體有什么共同特點?老師帶領學生總結人體結構層次,橫向、縱向兩條主線期待學生說出低一層次的結構有序組合成高一層次的結構,協同執行某一功能體會結構決定功能,認識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嚴整而有序的結構拓展延伸比較人體和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有什么不同 回答出人體比植物體多一個結構層次:系統說明人體的結構比植物體的結構更復雜板書設計人體的結構層次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人體 教學反思總的來說,我認為自己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選擇這個內容初衷是以為比較理論性的東西,大家講的少,后來才發現很多人都講過。那我怎樣才能體現自己的特色呢?我參考了《普通生物學》與《基礎生物學》兩本大學教材,再仔細閱讀大綱的要求后,翻看了北師大版和人教版的兩版教材,又參考了大量同行的教學設計后,設計了自己的教材思路。對于皮膚是器官,很多人都是舉例受傷后疼和流血,怎樣才能更直觀具體呢?我采用了用魔術袋中物品的感知讓學生明白皮膚中有神經組織。另外在常識中骨骼和肌肉是最容易混淆的,又用這兩個器官進行了概念鞏固。在系統的設計中,我用消化系統拼圖游戲明確系統的有序性,就像我在指導思想中寫的:教什么就要有什么,教什么就要看什么。另外對于落實器官、系統的概念,這兩個結構的完整性及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性都設計的很不錯。PPT中的舉例圖片都用的是學生自己的圖片,很能抓住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分析。這節課遺憾在于器官用的時間稍微有點長,導致小結有些倉促。還有就是由于初次參加這樣的比賽,有些緊張了,有些話說的不通順,不過知識的前后銜接還是過渡的不錯。學生在這節課上的表現也很好,不管是討論還是游戲環節,都表現的活躍而不亂,這也是支持我這節課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