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性狀遺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現象。(2)生物性狀的表現和類型。2)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實驗,多媒體課件,培養比較、分析、歸納能力。(2)通過資料分析,培養能夠迅速獲取資料與信息的能力。(3)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組織能力。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1)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生活與科學是緊密相聯的觀點,樹立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的觀點。(2)培養學生由現象到本質的抽象邏輯思維方法;并關注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3)通過學習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明白保護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的重要意義。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1)舉例說出生物的不同性狀。(2)理解性狀的含義。教學難點:(1)理解生物性狀。(2)理解生物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三、【教學方式】啟發引導法、談話法、討論法、提問法。四、【教學過程】1、引入:展示四副打亂順序的明星父子照片,讓學生找出里面的四對父子分別是哪兩個?2、學生分析自己和父母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得出性狀的遺傳和變異的概念。3、隨堂練習,鞏固學生新學的遺傳和變異的概念。4、學生分析小狗和蘋果所具有的特征,總結出性狀的概念和含義。5、學生小組之間相互檢查自身具有的性狀,并上臺展示同一性狀學生不同的表現類型。總結得出相對性狀的概念。6、判斷題,判斷圖片中所示的性狀是否是相對性狀,借此鞏固學生對相對性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7、提問:父母的性狀為什么會在孩子身上出現呢?是父母把眼睛、鼻子這樣具體的性狀傳給孩子了嗎?引導學生分析,并自學資料《轉基因鼠的啟示》,通過師生的共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8、課堂小結9、隨堂練習五、【板書設計】《生物的性狀遺傳》一、遺傳:生物子代和親代之間的相似性二、變異:生物子代與親代或者子代與子代之間的差異性三、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稱。四、相對性狀: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采用了討論法和談話法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學生的認知特點,即學即練,有利于學生對該知識點的鞏固和掌握,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于,課堂氣氛的調動還不夠,在往后的教學中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