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韓田思教材分析:本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張第一節的內容,是本章學習的一個重點。前一節已經學習了種子植物,對植物的種子有了一定的認識,下一節將進一步學習植物的生長,所以本節在學習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1.通過上一節“種子植物”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種子的基本結構,并且根據生活經驗,也知道一些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對探究實驗也并不陌生,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得的影響”中,學生已經嘗試過,初步體會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以及怎樣設置對照實驗。2.學生欠缺之處:學生還不能完全區分哪些是種子萌發的必須條件,例如:學生可能會以為水分,陽光、土壤、空氣等都是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而且對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還沒完全意識到。況且本節的探究實驗涉及的變量較多,要學生自主設計多個變量的對照實驗方案,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教師應對策略:在教學過程中,針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常識分析作出假設,再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每一假設設計探究計劃,然后,閱讀課本p89-90制定計劃,最后總結結論。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 2.描述種子的萌發過程。過程與方法:1.學會對照實驗的設計方法,學會控制實驗條件及實驗變量。 2.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設計實驗和合作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科學性和樂趣,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愛護植物的情感。教學重點: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2.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中,對照實驗的設計。教學難點:種子萌發環境條件探究試驗中設計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復習提問:誰能說得上菜豆種子與玉米的結構如何?(PPT1)導入新課:種子形成這么復雜的結構有何用呢?我們知道,種子植物的一生,要經過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繁殖、衰老、死亡的過程。那么,種子內部復雜的結構是不是與其萌發有關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種子的萌發》www.renjiaoshe.com出示學習目標:(見PPT)創設情境: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PPT2).設問:吳國為什么會顆粒無收?種子的萌發需要什么條件呢?生:分組討論,作出假設。 (2min)師:哪個組能把你們猜想到的說出來?師:我們共同來分析一下,種子萌發到底需要哪些環境條件:略設問:我們怎么知道我們的這些假設是正確的呢?提示:粉筆長短。是不是要設一個對照啊?(實驗組是施加實驗變量處理的被試組;對照組是不施加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實驗組只有一個變量)同學們現在會設計了么?生:討論設計驗證實驗 (5min)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分析課本上的實驗方案生:閱讀:P89-90制定計劃并討論P91討論1和2 及PPT7的分析題 (8min)師:通過分析,我們得出什么結論?(板書)設問:種子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就可以萌發嗎?閱讀:P91-92 (3min)師:小結并板書(略)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那么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是如何萌發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種子萌發的過程。(播放種子萌發的動畫)。小結并板書:(略) 課堂小結:1.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2.共同小結。鞏固練習:見PPT作業:配練 :P65頁的2、3、5、7板書設計: 一.種子萌發的條件: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種子是活的、胚要完整、度過休眠期。二.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吸收水分膨脹?→子葉(胚乳)中營養轉移?→胚。胚根?→根,胚軸?→連接莖與根,胚芽?→莖與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