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生物體結構層次第一節細胞順義五中 劉瑩瑩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根據建構主義思想和《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既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的生物需知識,又要讓學生領悟生物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本節課通過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讓學生自己形成重要概念的同時,體會研究類似問題的過程和方法。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本節內容中“區別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屬于《生物學課程標準》第二個一級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需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以進行生命活動。”這一重要概念。2.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北京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一節《細胞》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已經完成對植物細胞結構的觀察和認識的情況下,本節課對動物細胞的觀察和結構認識,從而區別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的主要不同點并且形成生形成“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以進行生命活動。”這一重要概念。教材以學習活動入手,有利于學生對上一課時觀察植物細胞的內容進行對比和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得出的結論與前一節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條理清晰,同時為下一節內容做準備。3.學生情況分析:www.renjiaoshe.com學生已經認識植物細胞的結構,對如何觀察細胞的方法也有了總體的了解。本節內容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制作臨時裝片的前提下,總結出臨時裝片的一般制作方法和熟練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但因為本節課選取所要觀察的材料學生用肉眼看不到,所以在用顯微鏡觀察的時候更不容易找到,因而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涉及到討論觀察不到細胞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4.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學生對與本節課所學知識不應該只局限于建立一個重要概念,而是應該學以致用,因此本節內容在設計過程中會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將所學內容進行運用。教學準備: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膠頭滴管、鑷子、消毒牙簽、紗布、吸水紙、口杯、0.9%的生理鹽水,稀釋的碘液,清水。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別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區別植物和動物的結構。 2能力目標:熟練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熟練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并繪制細胞結構簡圖:嘗試歸納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3情感態度目標: 在實驗中,學生能互幫互助、努力做好實驗在顯微鏡觀察的基礎上,如實的繪圖,并且養成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范的操作步驟,養成實事求是的精神。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得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不同點。形成“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以進行生命活動。”這一重要概念。2.教學難點: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3.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上節課我們觀察了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認識了植物細胞結構,大家請看黑板,這是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請你說出這個植物細胞的結構都有哪些,注意順序(由外向內)。【提問】我們都知道生物界不僅有植物還有動物,動物細胞是什么樣子的?它和植物細胞的結構是一樣的嗎?你想知道嗎?【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想一下用你已經學過的知識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嗎?想想我我們是如何觀察到植物細胞的?請你說出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具體操作步驟。【過渡】要想觀察到動物細胞的結構,我們同樣需要制作臨時裝片,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講述】下面我們通過學習活動: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來認識動物細胞結構:閱讀實驗報告24頁:1.畫(方法步驟中畫出重要動詞)2.比(與制作洋蔥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異同) 【講述】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活動: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1.你觀察到的細胞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結構?2.把你觀察到的細胞畫在實驗報告25頁,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來畫。3.找不到細胞的原因有哪些?安全提示:刮口腔內壁時要輕,不要刮破!【提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顯微鏡下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是什么樣的?除此之外其它動物細胞在顯微鏡下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白細胞和神經細胞的圖像,根據老師出示的這幾張圖片,請你對比植物細胞的結構說出動物細胞都有哪些結構嗎?【提問】我們現在知道了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那么回到我們最開始的問題,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一樣嗎?我們來區別一下。葉綠體在我們上節課的觀察過程中沒有觀察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張植物顯微鏡下結構,你能找到葉綠體嗎?【講述】經過對比我們知道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果是不一樣的,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共有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膜。而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提問】下面我們通過今天所學內容來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公安部門得到一份生物樣品,從外形上分辨不出這份樣品是取自植物還是取自動物,你能否用學過的知識,將它鑒定出來?如何來鑒別這份樣品是取自于動物還是植物呢?那么現在如果讓你解決之前我們遇到的問題你能解決嗎?【講述】通過上面的實例,我們要在遇到問題時學會用科學知識和嚴謹的方法來解決,我們要學會實事求是。【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思考回答問題學生回答:擦-滴-撕-置-展-蓋-染思考討論回答問題1擦-滴-刮-涂-蓋-染2 滴-刮-涂不同小組合作: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討論回答問題考討論回答問題聆聽思考思考討論回答問題回答問題1. 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2.熟練制作臨時裝片和操作顯微鏡。3.遇到問題要學會用科學知識嚴謹的方法解決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歸納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步驟,比較兩種裝片的制作異同畫出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為比較植物細胞做準備對比動植物細胞結構并歸納根據動物植物細胞的不同并利用所學解決問題總結本節課所學板書設計第一節細胞動、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教學反思本節課基本完成教學目標所設定的任務,但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解決問題方法的形成滲透不夠,所以在最后學以致用過程中,學生回答起來不是很順利。關于學生如何在遇到問題是學會解決問題和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考慮問題,本節課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五.教學設計的特色1.根據上節課所學內容,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解決新出現的問題2.針對學生已有知識,設計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操作,在操作中找到失敗原因,進行反復嘗試和改正,養成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3、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提高學生興趣同時,將所學內容進行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