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二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一、教材分析本節主要以青蛙為例講述子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具體描述、分析了青蛙的鳴叫、雌雄抱對,產卵,體外受精和蝌蚪的發育過程等現象,本節教材中的資料也提出了很有探究意義的問題。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和討論使學生了解兩棲動物的生活環境。 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知道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并進行體外受精, 使學生理解體外受精的過程和意義。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對比,讓學生認識到環境變遷對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的 影響。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培養學生善于聯想、想象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和總結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起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良好道德意識。 培養學生關注并關愛我們人類自身生活環境的意識。三、重點和難點重點:青蛙的鳴叫,以及鳴叫的意義。青蛙的生殖方式和體外受精的過程、意義。青蛙的發育過程,以及發育過程中青蛙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的變化。難點:雄性青蛙的鳴囊及其作用。雄性青蛙鳴叫的意義。體外受精的過程及意義四、課時:1課時五、教學準備青蛙生殖和發育的相關錄像多媒體課件學生提前預習新課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課 宋代詩人辛棄疾在詞中寫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句話描述的某種生物的一種生殖行為,大家知道是哪種生物嗎?青蛙 烏龜、鱷魚也是兩棲動物嗎?不是兩棲動物就是既能生活在水里,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這種說法合理嗎?為什么? 陳述: 為什么青蛙是兩棲動物,鱷魚就不是呢?答案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以后,你們就知道了。下面我們就以青蛙為例來學習兩棲動物的相關知識。 學生思考,然后回答。 新課 交流:說到青蛙,大家一定不陌生。同學們現在來說說對青蛙有哪些了解?看來大家對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已經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青蛙生殖和發育的全部過程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首先來學習青蛙的生殖。學生描述:大眼睛,綠皮膚,會跳,會叫......回答:想知道。 探點一 青蛙的生殖自學課本第57頁“兩棲動物的生殖”內容,完成學案。(3分鐘)完成之后交流答案,并做好準備匯報。(3分鐘)小組代表上臺匯報。對學生的匯報給予反饋。自學 討論學生上臺展示 全班總結出兩棲動物生殖的特點是:體外受精所有學生齊聲回答探點二 青蛙的發育 陳述: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緊接著就是發育的過程了。那么兩棲動物的發育過程是怎樣的呢?其發育特點是什么呢?請大家觀看下面這段影片。結合剛才的短片,請大家閱讀課本P58-59頁上的幾段文字和觀察相關的圖片,小組合作完成提綱上“導學探究二”中的幾個問題。并把問題的答案寫在提綱上。有疑難的問題做好標記,以備交流。做完的舉手。好,下面由小組長帶領交流一下。陳述:同學們的發言非常精彩,現在我們一起將蝌蚪和青蛙的區別列表比較。(完成課件表格) 學生觀看影片學生合作,進行交流。分工小組展示,評價 提問:與上節課的家蠶作比較,從蝌蚪到青蛙的發育過程變化大么?想一想這種發育過程被稱作什么呢?進行這種變態發育的動物就叫做兩棲動物。(對應課件,一起說出兩棲動物的定義,解決了導課中關于定義的問題)總結出兩棲動物發育的特點是:變態發育從蝌蚪到青蛙的發育過程變化很大,這種發育叫做變態發育。學生重新認識兩棲動物的含義。拓展延伸學習了第一節和第二節,青蛙的發育與昆蟲的發育過程有什么相似之處? 回答:都是變態發育。但是昆蟲的變態發育又分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發育。課堂練習(見PPT)本節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以及環境變遷對青蛙生殖發育的影響。重點要掌握的是青蛙的生殖過程中的體外受精和變態發育過程.并且要意識到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板書設計 第二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一、青蛙的生殖和發育 1. 鳴叫:鳴囊——雄性;作用——招引雌蛙 2. 生殖 有性生殖 體外受精:受精過程在水中進行 3.發育 卵 受精卵→小蝌蚪(有尾、頭,無四肢)→幼蛙→青蛙(有 精子 尾、頭,有四肢) 二、保護青蛙,愛護環境教后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