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霉菌和蘑菇的營養(yǎng)方式。 2、能力目標: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作為分解者的真菌,理解真菌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學重點:歸納真菌的主要特征。三、教學難點:歸納真菌的結構特點。四、課前準備:香菇,金針菇等實物真菌,本節(jié)課件,練習題等。教學過程:1.引入新課:這節(jié)課開始之前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來看一下是什么呢?展示金針菇,香菇等。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真菌的內容。2.講授新課:【師】課件中展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我們一起看一下。根據(jù)大家課前的預習,給大家提出了三個問題(課件展示問題),老師給大家五分鐘時間,先自己閱讀課本,然后小組討論,找出答案。現(xiàn)在哪位同學愿意來說一下你的答案?學生回答。【師】我們一起來看幾張真菌的圖片(課件展示圖片),以蘑菇為例,來看一下大型真菌的結構:菌絲,菌柄,菌蓋,菌褶。菌褶里面有孢子,我們前面在哪里學過孢子還記得嗎?【生】孢子植物。【師】對,孢子植物以孢子來繁殖,那么同學們,菌褶里的孢子是什么功能呢?【生】孢子生殖。【師】非常好,所以說真菌也是孢子生殖的。除了大型真菌之外,還有一些絲狀真菌和單細胞真菌。我們以青霉和曲霉為例,比較一下他們有什么異同點。學生回答。【師】大家一起看一下大屏幕的總結。剛才已經有同學說過酵母菌的結構了,那么哪位同學可以來填這個結構圖?學生回答。【師】酵母菌,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媽媽在做饅頭的時候要用酵母來發(fā)面。實際上利用的就是酵母菌。好,那么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些真菌的分類。下面進入第二組問題,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討論。(課件展示問題)學生回答。【師】關于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同學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真菌是沒有葉綠體的,也就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靠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所以叫做異養(yǎng)。意思就是,“不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那么老師想問,咱們人類是異養(yǎng)還是自養(yǎng)呢?【生】異養(yǎng)。【師】不錯,我們也是以現(xiàn)成的有機物為食的,所以說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判斷生物的營養(yǎng)方式。那么真菌的生活方式是既有腐生的也有寄生的。這兩種方式我們要區(qū)分開,寄生這個概念我們第一次接觸是在哪里還記得嗎?【生】無脊椎動物。【師】很好,在課本的75頁上。寄生指的是一種生物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者體表。那不是這種方式的就是腐生真菌了。我們再來看他的生殖方式。一般的真菌都是孢子生殖,酵母菌在合適的條件下可以進行一種出芽生殖。成熟的酵母菌細胞,向外生出的突起叫芽體,芽體逐漸長大,最后與母體脫離,成為一個新的酵母菌。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生殖方式。剛才老師說了,做饅頭是要用酵母菌的,那你說真菌對我們是有利還是有害呀?【生】酵母菌是有利的。【師】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真菌都是有利的呢?【生】肯定不是。【師】沒錯,肯定不是的。真菌也和病毒,細菌一樣,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那我們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展示)。到這里呢,微生物的三種我們就學完了,那么大家來比較一下真菌和細菌有什么異同點吧。學生回答。www.renjiaoshe.com3.課堂總結。4.課堂練習。5.課后作業(y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