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部編歷史知識記憶口訣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沉迷享樂陳后主,隋兵壓境醉后庭;分久必合天下勢,隋朝統一順民心。楊堅就是隋文帝,開皇之治有威名;千里運河通南北,北抵涿郡南余杭。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創立科舉是楊廣,選拔人才開先河。奢侈無度隋煬帝,民不聊生罪無窮;反隋浪潮高過浪,盛極一時似曇花。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太原起兵反隋朝,李淵稱帝都長安;兄弟相殘爭帝位,太宗設伏玄武門。李淵退位世民立,年號貞觀唐太宗;隋亡教訓記心里,勵精圖治開盛世。知人善任納人才,房謀杜斷和魏征;完善制度行科舉,貞觀之治奠國基。歷史唯一女皇帝,多謀善斷武則天;發展科舉創殿試,治弘貞觀啟開元。女皇孫子唐明皇,統治前期叫開元;姚崇宋璟皆賢相,勤勉助力唐玄宗。勵精圖治行改革,整頓吏治有良方;發展經濟重文教,唐朝國力達頂峰。 盛唐氣象考察經濟有方法,綜合評價農工商;深耕細作曲轅犁,澆水灌溉是筒車。唐朝瓷器唐三彩,越窯青瓷邢窯白;長安規劃很對稱,國際都市很繁華。民族政策很開明,周邊各族來擁戴;文成公主嫁干布,吐蕃漢族是一家。唐朝女性愛運動,社會風氣很開放;唐朝詩歌很興盛,飄逸灑脫是李白。詩圣杜甫很坎坷,詩風淳樸體民情;唐朝詩魔白居易,平易近人受歡迎。唐朝書畫放光彩,藝術成就亦斐然;端正雄渾是顏體,方折俊麗柳公權。形神兼備閻立本,風格奔放吳道子;大唐盛世很繁榮,領跑世界鑄輝煌。 唐朝的中外交流太宗送行情切切,玄奘西行意志堅;風雨兼程五萬里,歷經磨難到天竺。遍訪名寺和古剎,研習佛法成大師;寧愛本鄉一捻土,不戀他鄉萬兩金。學成歸來見天子,卷卷佛經渡眾生;開宗立派譯經典,中印交流第一人。高僧鑒真受邀請,東渡日本傳佛經;雙目失明志不改,六次東渡終成功。日本派出遣唐使,虛心學習唐文化;唐朝先進是根本,國力強盛有魅力。交通發達是條件,政策開放迎外賓;兼收并蓄更豐富,海納百川容乃大。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開元盛世有成就,玄宗后期尾巴翹;任人唯親真腐敗,追求享樂寵愛妃。一騎紅塵妃子笑,興師動眾傷民財;口蜜腹劍李林甫,禍國殃民楊國忠。地方節度勢膨脹,趁勢叛亂安祿山;安史之亂八年整,唐朝國勢盛轉衰。安史叛軍雖平定,藩鎮割據又形成;外重內輕皇威弱,藩鎮征伐害人民。三吏三別寫困苦,悲天憫地啟后人;連年災荒民憤怒,落榜黃巢舉大旗。背信棄義是朱溫,建立后梁唐滅亡;合久必分是規律,五代十國來延續。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的發展和社會關系的變化 北宋的政治后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建宋朝;結束戰亂求一統,先南后北好方針。中央集權很重要,武將專權弊端多;太祖問政趙普計,收兵奪權制錢谷。解除兵權控軍隊,分化事權削相權;州縣長官用文臣,地方財賦歸中央。發展文教重科舉,抑制武將提文官;重文輕武是國策,科技發達有學風。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遼國都城臨潢府,契丹皇帝阿保機;發展生產創文字,鑄造貨幣國增強。西北地區黨項族,大夏皇帝是元昊;西夏都城興慶府,學習漢制求發展。遼宋矛盾由來久,遼軍壓境澶州城;真宗親征鼓士氣,打退遼軍來講和。年年歲幣澶淵盟,忍氣吞聲換和平;元昊親征打北宋,宋夏議和民負擔。 金與南宋的對峙白山黑水女真族,大金皇帝阿骨打;模仿漢制速發展,宋金立盟夾攻遼。北宋伐遼節節敗,大金殺遼勢破竹;一味求和徽欽宗,皇親貴戚成俘虜。北宋滅亡南宋立,趙構就是宋高宗;金軍鐵蹄常南下,南宋軍民齊抵抗。岳母刺字忠報國,抗金名將是岳飛;報仇雪恨復中原,道道金牌令班師。南宋奸臣是秦檜,主張議和殺岳飛;忠臣報國身先死,南宋偏安北稱臣。 宋代經濟的發展北宋引進占城稻,推廣種植到東南;蘇湖一熟天下足,長江下游成糧倉。宋朝瓷器很輝煌,江西景德是瓷都;南宋造船規模大,技術科學指南針。開封杭州大都市,早市夜市很繁榮;海外貿易到紅海,管理貿易市舶司。金屬貨幣不方便,紙幣交子現四川;南宋經濟大發展,經濟重心在南方。第十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游牧生活蒙古族,統一蒙古鐵木真;建立政權稱大汗,發展生產征四方。蒙古騎兵很善戰,先后滅亡夏與金;末代可汗忽必烈,治國安民有良方。廣開言路重吏治,發展生產重農桑;漢族儒臣有建議,漢法仁政不嗜殺。定都大都國號元,元軍統一到臨安;南宋大臣文天祥,寧死不曲正氣歌。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十一課 元朝的統治元朝版圖超漢唐,南越海表北陰山;東盡遼左西流沙,歷史疆域元最大。元朝誕生新民族,回族加入大家庭;中書樞密御史臺,行政軍事與監察。行省制度元朝立,省路府州縣來分;邊疆管理也重視,澎湖島上巡檢司。西域北庭元帥府,西南西藏歸中央;三六九等有歧視,民族政策引紛爭。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宋元都市很著名,大都開封和臨安;北宋開封相國寺,場地寬闊最繁華。木偶武術和雜技,吸引萬人來觀賞;娛樂商業叫瓦子,瓦子圈圈名勾欄。說唱歌舞大雜燴,雜劇表演宋代興;宋詞又叫長短句,宋詞文壇一枝花。詞風豪邁是蘇軾,委婉細膩李清照;家國情懷辛棄疾,氣勢磅礴撼人心。宋代雜劇元朝曲,優秀代表關漢卿;元朝戲劇大發展,關馬鄭白四大家。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費工費時是雕版,省時省力求創新;循環利用是活字,活字發明是畢昇。古代國人有智慧,制作司南在戰國;導航技術始北宋,航海依靠指南針。四大發明有火藥,唐末火藥用戰爭;科技發展熱兵器,宋元火器種類多。東西交流絲綢路,路上阿拉伯人奔;四大發明影響大,途經西亞到歐洲。宋元交通更發達,水陸交通更暢通;馬可波羅來訪華,東方富庶傳西方。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明朝的統治元末政治很腐敗,各級官吏刮民財;反元起義高過浪,有支隊伍朱元璋。乞丐登基很勵志,明朝開皇朱重八;明朝先都應天府,朱棣遷都到北京。太祖抓權有舉措,取消行省設三司;強化皇權廢丞相,提升六部有實權。軍隊調動歸兵部,分封諸王控地方;地方中央一把抓,皇權強化很到家。東廠西廠錦衣衛,監視官民成爪牙;僵化科舉是八股,四書五經為考綱。科舉考試大變化,束縛思想罪孽深;明朝皇帝有骨氣,堅持四不守國門。 明朝的對外關系和平外交是理念,航海技術很成熟;國力雄厚是根本,出使西洋顯國威。小名三寶是鄭和,大明帝國航海家;七下西洋規模大,船隊遠航時間長。最遠訪問紅海岸,智勇雙全外交家;航海史上一壯舉,增進友好促往來。元末明初有倭寇,燒殺搶掠罪多端;倭患猖獗國有難,臨危受命戚繼光。統領軍隊能善戰,百姓譽為戚家軍;南征北戰消倭患,民族英雄戚繼光。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深山野林采標本,潛心研究古中醫;三易其稿寫本草,刻苦努力李時珍。專心致志勤歸納,天工開物農工書;科技總結很全面,百科全書宋應星。農政全書徐光啟,明代農業科學家;學習明朝科技史,科技名著要記牢。萬里長城長萬里,東西起點記心間;皇家建筑紫禁城,雄偉壯麗今故宮。三國水滸西游記,明代小說登頂峰;明朝戲劇湯顯祖,曲文流麗牡丹亭。 明朝的滅亡明末皇帝疏于政,沉迷享樂引紛爭;貪贓枉法是官吏,結黨營私是大臣。皇親貴族爭土地,流利失所是人民;怨聲載道人民苦,饑民遍野災難深。階級矛盾很尖銳,農民起義求生存;有支隊伍李自成,均田免賦得人心。起義隊伍上百萬,國號大順都西安;揮師北上滅明朝,勢如破竹占北京。大明皇朝崇禎帝,心灰意冷上樹梢;長壽明朝百年業,是非功過啟后人。活躍東北女真族,發展壯大建政權;努爾哈赤來稱帝,建立國號叫大金。太祖去世太宗立,國號為清名滿洲;未曾入關身先死,順治領軍定中原。明朝將領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聰明反被聰明誤,引清入關家人亡。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闖王戰略很失誤,交戰失利山海關;退守北京無斗志,隨即離京向西行。轉戰各地終失敗,入主中原是大清;大清定都北京城,隨后南下爭統一。政治維護大一統,思想文化推儒學;明末荷蘭占寶島,愛國將士收臺灣。臺灣本是中華地,民族英雄鄭成功;國家統一是大勢,寶島臺灣歸中央。西藏西南大門戶,達賴班禪要冊封;西藏地方設噶廈,駐藏大臣來幫忙。英國殖民想入藏,六世班禪有忠心;乾隆皇帝福壽廟,安定邊疆勝雄師。新疆西北大門戶,康熙平定噶爾丹;大小和卓湊熱鬧,乾隆調兵來討伐。加強管理設機構,伊犁將軍守新疆;沙俄出兵到東北,康熙派兵勝俄軍。西跨蔥嶺東到海,北接西伯南至沙;清朝前期算爭氣,國力強大土遼闊。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末動蕩大破壞,清初恢復大生產;順康雍乾重本業,清朝前期得興盛。國家大計務農業,墾荒政策來推行;乾隆耕地增億畝,邊遠地區得開發。興修水利很重要,堤壩海塘平地起;玉米甘薯新品種,經濟作物量增加。宋朝蘇湖天下足,清朝江南魚米鄉;農業發展促工場,著名機戶李東陽。商業繁榮商業網,農村城市有市場;晉商徽商有資本,推動商業大發展。第二十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康熙攬權有書房,雍正強權設軍機;軍國大事軍機處,皇帝裁決擬成文。軍機大臣沒實權,傳達旨意去執行;皇帝獨掌大朝政,皇權至上登頂峰。控制思想文字獄,康熙雍正和乾隆;文字之獄規模大,知識分子心不安。文字大獄很恐怖,小心翼翼免殺身;禁錮思想危害大,思想文化難進步。清朝中期貪風盛,富可敵國是和珅;腐敗之風入軍隊,軍備廢弛軍風壞。乾隆后期財政耗,花費無度有危機;貧富分化很嚴重,失地農民難為生。清朝皇帝很自大,閉關鎖國難交流;閉關自守天國夢,不看世界求自封。第二十一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清代小說有成就,影響深遠紅樓夢;貴族世家曹雪芹,艱苦十載著宏篇。小說揭露舊禮教,寶玉黛玉尤可悲;全書背景很廣闊,情節復雜人物多。讀書不知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全面研究紅樓夢,開宗立派有紅學。牡丹亭里湯顯祖,昆曲藝術陳出新;情節跌宕桃花扇,文詞華美是長生。道光年間新劇種,兼收并畜皮黃戲;皮黃戲里有特色,日趨發展成京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