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課:《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之種子的萌發》河南寨中學李春艷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依據《義務教育初中生物學課程標準》及《中考說明(征求意見稿)》的相關內容及要求。本節課注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注重知識的邏輯結構,創設問題情境,用問題牽引學生的學習。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識圖獲取信息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體驗到成就感。二、教學背景分析(一)教學內容:《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之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是以北京版義務教育生物學教材中第十章第三節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殖和發育的教學內容為主線,構建種子中的胚是幼小的植物體;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萌發形成幼苗;以及幼苗可以繼續發育成成熟的植物體等生物學概念。本節內容涉及到的“種子中的胚是幼小的植物體;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萌發形成幼苗;以及幼苗可以繼續發育成成熟的植物體”等內容,是“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因此是本節課復習的重點。另外,本節課將“應用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等基礎知識分析解釋和研究實際問題”確立為復習中的難點。(二)學生情況:初中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很有限,輔以形象思維才能很好的發展抽象思維。所以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圖文并茂的學具任務單,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另外,通過兩個學年的學習,初二學生基本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歸納總結,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三)教學方式:本課采用了“任務驅動、分層檢測”的教學方式。根據初中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特點,將復習內容編制成圖片清晰,問題明確具體的學具任務單。整個學習過程采用任務驅動、師友合作、分層檢測效果及能力提升等措施,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的樂學不疲、興趣盎然。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四)教學手段: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編制學具任務單,制作電腦課件,電腦課件從始至終貫穿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并且利用實物投影及電子白板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從合作復習,到獨立檢測,讓學友在復習過程中逐步進入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三、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描述種子的基本結構與功能;說出種子中最主要的結構是胚。2.描述植物種子的萌發條件和過程。3.描述根的生長發育過程。(二)能力目標1.分析提供的圖文資料,獲取相關的信息;提高識圖能力和前后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等。2.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研究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進一步鞏固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以及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觀點。四、課前準備:課前完成學具任務單(見附錄1)中有關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以及根的生長等知識內容的梳理。五、教學過程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意圖技術應用時間安排創設情境引出課題示圖: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問題: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包括了哪些重要的階段呢?提出研究課題: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是從種子萌發到種子形成的過程——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觀看思考并回答傾聽,明確研究內容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以求對生物學概念的深刻了解。ppt展示圖片4分鐘種子中的胚是幼小的植物體分類:展示幾種植物的種子問題:如果將這些植物的種子分為兩類,你認為分類依據是什么?展示:菜豆種子和玉米籽粒結構圖問題:1.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圖,說出各數字所指的結構名稱。2.菜豆種子內子葉的作用與玉米種子內哪個結構的功能相同?歸納總結:(板書)種子的結構問題:3.種子的結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為什么?4.請你解釋為什么說種子中的胚是幼小的植物體?歸納總結:(板書)胚是幼小的植物體觀察說出分類的依據觀察并回答相關的問題傾聽、記錄指圖描述菜豆種子的胚與植物幼苗之間的關系。傾聽、記錄用問題牽引學生的學習,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思維對話,從而提高對生物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實物投影展示種子利用PPT展示結構圖及相關的問題。8分鐘種子萌發的過程展示:菜豆種子萌發過程的照片問題:描述種子的萌發過程歸納總結:(板書)略檢測效果:展示6個選擇題觀察描述萌發過程記錄獨立思考,展示選擇結果,說明理由分析提供的圖文資料,獲取相關的信息。反饋學習效果。ppt展示效果檢測題。5分鐘種子萌發的條件問題:1.種子萌發所需的外界條件?2.種子萌發所需的內在條件?學習活動1:展示:四粒經過處理后的玉米籽粒問題:1.在外界條件都滿足時,你認為能萌發的是?不能萌發的是?說出判斷的理由。2.在能夠萌發的幾粒種子,滿足了外界條件的情況下,有一粒種子并沒有萌發,請你推測沒有萌發的原因是什么?3.能夠萌發的種子在長成幼苗后,與無損的正常種子萌發成的幼苗相比,植株顯得瘦弱矮小。你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歸納總結:選擇播種用的種子,要選擇粒大飽滿的。學習活動2:實驗設計:光照是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嗎?交流與評價:指導交流、評價,解答問題。歸納總結:實驗探究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思考并回答觀察經過處理后的玉米籽粒,分析并解釋相關問題。設計實驗展示交流傾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研究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物投影展示玉米籽粒及相關問題ppt展示活動內容及要求10分鐘根的生長過渡:展示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圖,種子萌發成幼苗后,就會進入到營養生長階段。問題:(示圖)根尖為什么是生長最快的部位?歸納總結:(板書)略講述:(示圖)莖和葉的生長過程觀察、思考觀察根尖的結構圖,說出各部分結構和功能,描述根生長的過程。傾聽承上啟下,為下節課梳理開花結果(即生殖生長)的過程奠定基礎。利用PPT展示結構圖及相關的問題。4分鐘課堂小結講述:根據板書提綱進行小結布置新的梳理任務:下發“開花和結果的過程”學具任務單。傾聽,明確課下需繼續整理的知識內容。為下節課的復習奠定基礎學具任務單2分鐘學習反饋提示:1.先自己獨立完成2.學師指導學友完成指導學生:完成學案中相關問題的作答。傾聽,明確要求實事求是,獨立完成。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學習成果。ppt展示任務提示。12分鐘板書設計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附錄1:目標檢測題1.剝去大豆種子的外皮后,可看到合著的兩個豆瓣,這是種子的A.胚B.胚芽C.胚根D.子葉2.把一粒玉米種子縱切開,在切面上滴加碘液,將會看到A.胚乳部分變成藍色B.種子內所有部分都變成藍色C.胚芽部分變成藍色D.種子內沒有變成藍色的部分3.下列關于玉米種子的敘述錯誤的是A.只有一片子葉B.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和子葉里C.子葉能吸收和轉運營養物質D.胚是種子內的主要部分4.右圖示玉米籽粒的縱切面,其中能發育成新植株根的結構是A.①B.②C.③D.④5.菜豆種子萌發過程是①吸水膨脹,種皮脹破②胚軸伸長帶兩片子葉出土③兩片子葉打開,胚芽發育成莖、葉,子葉萎縮脫落④子葉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和胚軸,胚根伸長突破種皮,發育成根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6.在測量種子發芽率時,選出了1000粒玉米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有40粒沒有發芽,這一批種子的發芽率為A.4%B.96%C.9.6%D.40%《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之種子的萌發》教學反思本節課是以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萌發形成幼苗為主線的一節復習課。采用了“任務驅動、分層檢測”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課程理念。1.聯系生活實際,用問題牽引學生的學習,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思維對話,從而提高對生物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本節課分別設計了為不同植物種子進行分類;觀察種子萌發過程的照片,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以及觀察經過處理后的玉米籽粒,分析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等活動。在問題的引領下,梳理相關的知識點,為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奠定了基礎。2.采用“任務驅動、分層檢測”的教學方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圖文并茂,問題明確具體的學具任務單,幫助學生梳理種子的結構及功能之間的邏輯關系。整個學習過程采用任務驅動、師友合作、分層檢測效果及能力提升等措施,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的樂學不疲、興趣盎然。3.突出練習的實效性,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理念。本節課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由淺入深的效果檢測題。首先,根據學習目標,為學生編制了用所整理的事實性知識就能夠解答的練習題。在此基礎上,為事實性知識內設或外置情景,編制了利用分析、判斷、推理等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最后,還為師友分別編制了不同層次的綜合檢測題,體現了練習的實效性。實現了因材施教,促進了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4.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課堂學習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而學生普遍存在著差異,有些問題討論的不是很透徹,例如,在種子的萌發是否需要光照的問題研究中,沒有進一步分析為什么不能將種子埋入土壤的原因。另外,在教學中發現,一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如何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問題,是需要繼續研究的問題。生殖生長胚軸根的生長根尖成熟區(細胞分化)伸長區(細胞伸長)分生區(細胞分裂)根冠條件外界內在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整且活的胚豐富的營養度過休眠期種子胚胚根種皮子葉胚芽胚乳②突破種皮④發育③伸長根連接莖和根莖和葉植物體1吸水脹破萌發的過程及結果(單子葉植物)營養耗盡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