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遺傳的物質基礎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說明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重點)2、嘗試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難點)(二)能力目標:.通過對傘藻嫁接實驗的討論分析,能夠歸納出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認同生命科學觀點,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二、重、難點的突破措施重點:對于傘藻的嫁接實驗,借助多媒體動畫,說明實驗的處理方法,引導學生大膽設想可能產生的結果,然后展示實驗結果,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傘帽的發育與各部分結構的關系,得出控制生物遺傳現象的遺傳信息儲存在細胞核內,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的結論,重點于是迎刃而解。難點:突破可以分步進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部分,可以通過展示不同生物的染色體圖片,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各種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異同,從而得出結論:在正常情況下,同種生物體細胞中含有數目相同且形態相似的染色體;不同種生物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形態則不相同。對DNA的分子結構以及與基因之間的關系,可充分的利用模型,發揮其直觀作用。從而進一步推理出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課前查閱染色體、DNA、基因等大分子物質的相關資料。四、【教學流程】教學環節及時間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李榮浩的《爸爸媽媽》這首歌,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堂氣氛。展示圖片:通過圖片引出概念知識。這種相似的現象屬于遺傳。何為遺傳?生物之間存在相似現象的遺傳物質是什么?接下來咱們通過學習第一節遺傳的物質基礎來解決這些問題。(板書課題)老師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熟悉的明星,王寶強母子倆,他們屬于親代與子代。本班學生沈文靖和其雙胞胎兄弟倆屬于子代的個體之間,在生物學上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遺傳。師生共同總結遺傳的概念:在生物學上,子代與親代以及子代個體之間相似的現象,叫做遺傳。一、走進細胞核【過渡】:植物,動物以及微生物都存在遺傳的現象,所以說遺傳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生物的遺傳物質到底存在哪兒呢?科學家通過傘藻嫁接實驗得出結論。同學們合作討論將實驗結果展示在學案上。并請一組同學上臺用模型展示嫁接過程,再請另一組同學在上面展示實驗結果。認真觀察科學家的實驗思考下列問題:(1)當傘藻A和傘藻B相互交換嫁接一段細胞質后,發育后傘帽的形狀有沒有改變?說明什么?學生說兩幅圖片中人物有相似的地方。www.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展示實驗模型,找相似點,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認真觀察討論,積極回答問題。以一首音樂開場,學生通過觀察,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注意力,從而導入課題。聯系學生的自身情況,學生的關注度明顯提高。探究新知探究新知1、設計實驗:證明傘藻的傘帽形狀、顏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教師給學生提供背景知識:傘藻是一類大型的單細胞海生綠藻,細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內,成熟后,傘藻的頂部長出一個傘帽,傘帽的形狀因傘藻的種類不同而異。在推測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教師多媒體演示傘藻嫁接實驗和傘藻的細胞核移植實驗,呈現結果,得出結論: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板書)2、咱們再親眼目睹一下細胞核移植的過程,播放傘藻細胞核移植動畫,驗證預測現象是否正確。二、認識染色體【過渡】:通過剛才的試驗咱們證明了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那么遺傳物質到底存在于細胞核的什么位置?科學家通過對洋蔥分裂根尖細胞進行染色,發現絕大多數生物的細胞中有染色體,從而得出染色體的概念。【提出問題】不同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圖片,染色體的構成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幾幅染色體的圖片,小組交流從圖片中能獲得什么信息?情境:科學家利用染色技術對正在分裂的細胞進行染色等多種方法處理,獲得了這些圖片,你能通過圖片獲得哪些知識?師生共同總結: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正常情況下,同種生物染色體數目相同、形態結構相似;不同種生物染色體數目和形態結構不同。同種生物體內染色體數目穩定,如果不穩定將會出現什么現象呢?出示染色體異常的圖片,讓學生明白同種生物體內染色體數目相同意義。染色體數目的穩定對生物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第13對染色體多一條,導致先天性裂唇)(三體綜合癥患兒)【過渡】染色體對生物的傳宗接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構成染色體的兩部分哪一種是遺傳物質,誰又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呢?下面咱們通過動手制作噬菌體侵染細菌過程模型得出結論。噬菌體也是和染色體的組成一樣包括蛋白質和DNA(脫氧核糖核酸).利用同屏軟件展示學生模型作品,并讓同學進行講解。然后播放噬菌體侵染細菌過程動畫,進行驗證。(學生觀看得很認真也很感興趣)師生共同總結:DNA是遺傳物質,由于大多數生物體內存在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板書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過渡】DNA不是唯一的遺傳物質三、了解DNA,解析基因【過渡】咱們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有什么樣的形態結構呢?認真觀察圖片,閱讀課本,思考下列問題:1、描述DNA分子結構2、在DNA分子上有許多與遺傳特征相關的片段叫什么?3、基因有什么作用?【總結強調】(1)雙螺旋結構(2)叫做基因(3)不同的基因蘊含著生物的的遺傳信息,也就是說生物表現出來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學生認識了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制作模型、圖解等)表達四者的位置關系,進行歸納知識。小組交流合作,積極討論。教師巡視,并利用同屏軟件展示學生模型作品,并讓同學進行講解。總結:一個體細胞中有一個細胞核,23對染色體,46個DNA分子,許多個基因。在同種生物體細胞內染色體和基因的數量是相對穩定的,保證了后代與親代之間具有穩定的遺傳信息。【過渡】知識梳理。找兩位同學進行知識梳理。老師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出示小結。根據背景知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實驗思考問題。學生描述出染色體的概念學生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觀點1.染色體在體細胞內成對存在2.同種生物染色體數目相同,形態相似。3.不同種生物染色體數目不同,形態不相似。4.染色體主要包括蛋白質和DNA(脫氧核糖核酸)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小組之間展開積極的討論。(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小組合作制作模型,積極討論學生觀看動畫認同DNA是遺傳物質學生觀察DNA分子模式圖學生看書討論交流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者的位置關系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橡皮泥、彩紙)制作模型,鍛煉動手操作能力。或者:學生相互提問、解答。明白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四者的數量關系。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去解答得出結論: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開啟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思維總結能力引出染色體這一名詞,認識染色體觀察、總結獲得信息推測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既降低難度,又利于學生理解培養學生觀察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前后知識進行整體聯系,利于整體知識框架的構建,生物科學思維的形成歸納梳理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收獲。﹙課堂氣氛活躍﹚構建知識網絡,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當堂訓練大顯身手:1.下列對于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確的是( )A.基因就是DNAB.DNA里含有很多基因C.DNA是雙鏈,基因是單鏈D.DNA里的每一片斷都是基因2.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所列各概念間關系的是( )A.B.C.D.3.如圖為傘藻的嫁接實驗示意圖,分析傘帽形狀發育與各部分結構的關系.(1)從圖中可以看出,嫁接后傘藻B長出的傘帽形狀與原來的形狀 .傘帽形狀發育是否受嫁接部分的影響? .(2)如果對傘藻A和傘藻B相互進行細胞核移植,移植后的傘藻A長出的傘帽形狀與 一致.(3)該實驗說明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