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的珍稀動物》 南洪德中學 張江蓮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以冀少版七年級生物《我國的珍惜動物》為基礎,以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培養自主探究團結協作能力為目的而設計的一節信息技術與科學學科整合課。下面我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教學分析教材簡介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如下四個問題:1、認識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2.認識動物珍珍稀的原因。3.了解保護珍稀動物的意義 4 如何保護珍稀動物 2.學情分析學習本課之前,要求學生通過調查身邊的野生動物,調查父母小時候存在的野生動物,調查網絡上面相關的我國的珍稀動物的情況,并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協作展示調查成果。二 教學目標設計1.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認識我國幾種珍稀動物,以及保護珍稀動物的意義和措施。2.能力目標闡明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危或滅絕的原因,并說出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具體措施。3.情感目標(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愉悅情感。(2)關注我國的動物資源狀況、增強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自覺性(3)形成愛護動物、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危或滅絕的原因。教學難點:對資料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教學手段: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初步具備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能比較好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再加上教材文本較枯燥,信息量少,靠單純的講授,看書,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這一課我選擇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他們課前調查的結果展示出來。教學過程設計我設計如下教學流程:運用學生調查,從身邊的野生動物入手,導入新課,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協作,展示對我國珍稀野生動物調查結果,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形式。這樣,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小組成員的協作,促進了他們對所調查資源的整合能力。根據學生展示及調查,結合教材,進一步總結出我國珍稀野生動物瀕危或滅絕原因,小組協作總結,并展示到本組小黑板上。重點積記。并引導學生互相比較互相學習質疑和解惑。進一步探討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措施。情感教育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小作,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強烈愿望。一節課學生們熱情高漲,意猶未盡,課后讓各小組寫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的倡議書,通過本節課,讓所有的學生都行動起來,積極的去調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野生動物的保護行列。這才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教學反思 本堂課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把傳統的一講到底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教師起組織者、輔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如何獲取新知,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收獲和不足:一 收獲:二、不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