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表所在學校: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中學學科名稱:生物 授課班級:211班 設 計 者:蘇麗榮 聯系電話:15044756950 設計時間:2018年2月7日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8年1月課堂教學設計表課題名稱細胞的生活學科初中生物授課班級211班授課時數1設計者蘇麗榮所屬學校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中學依據標準課程標準:1.說出細胞中含有的物質、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2.說明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概述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3.描述細胞核在生物的發育、遺傳和細胞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本節(課) 教學內容分析本章《細胞的生活》以全新的視角引導學生認識細胞是有生命的,細胞的生活不但需要物質和能量,還需要信息。本節包括“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兩部分內容。本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中主要講述了細胞中有哪些物質、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和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等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細胞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的。本節內容雖然比較抽象,與學生的距離較遠,教學難度較大,但本節內容在本章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學習能明白細胞并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具有生命力,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內還有能量轉換器,細胞核是控制中心。因此,本課內容為后面的學習作好了鋪墊,打下了基礎。本節(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能說出細胞中含有的基本物質,說出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會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從而養成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獲取抽象知識的能力,提高觀察、分析問題和通過閱讀資料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與動手操作的能力。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討論能得出細胞核在生物的發育、遺傳和細胞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過程與方法:本課時設計學生采用自學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模擬物質進出細胞膜”視頻等的方法來學習,真正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通過教師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進行類比、推理、分析,將抽象知識形象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逐步樹立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的生物學觀點,認同細胞生命活動具有物質基礎;體驗愛護植物、珍愛生命的情感。學習者特征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結構已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對細胞中到底有哪些物質,這些物質是如何進出細胞的,以及細胞是如何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卻不盡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感到好奇、新鮮。但是,七年級學生抽象思維欠缺,綜合分析能力不夠,知識儲備有限。教材中涉及九年級化學的物質的組成、性質、分類,以及八年級物理的能量守衡、能量轉換等知識,是學生學習本節教材的一大障礙。本課時要求學生對細胞的認識上升到對細胞的生活有一個基本了解,并進一步理解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就要求老師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本課時設計學生采用自學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游戲等的方法來學習,真正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通過教師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進行類比、推理、分析,將抽象知識形象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學習目標描述知識點編 號學習目標層次具 體 描 述 語 句1A說出細胞中含有的物質、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描述細胞核在生物的發育、遺傳和細胞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2B養成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獲取抽象知識的能力;提高觀察、分析問題和通過閱讀資料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3C逐步樹立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和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并認同細胞生命活動具有物質基礎;體驗愛護植物、珍愛生命的情感。教學重點和難點項 目內 容解 決 措 施教學重點①細胞中含有哪些物質,以及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②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通過結合日常生活、實驗探究以及“燃燒葵花種子”的視頻了解并歸納出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機物:包括無機鹽、水和氧氣等,這類物質一般是不含碳,不能燃燒的。一類是含有碳,能燃燒的叫有機物,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引出細胞就是含有這些物質。再思考猜測:細胞里有這么多物質,并且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它會產生廢物,這些廢物是怎樣排出了的?還有那些營養物質又是怎樣進去的呢?帶著問題閱讀教材52頁倒數第二段,從書中找到答案。然后通過“模擬物質進出細胞膜動畫”幫助理解,最后歸結出: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細胞膜,它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有害的物質擋在細胞外;同時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首先讓學生明白我們人吃飯就是給自己補充能量,知道生命活動需要能量,進一步了解常見的能量形式,再通過多媒體展示葉綠體、線粒體等圖片,再通過觀察課本53頁圖片,借助教材插圖(汽車發動機),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理解細胞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引導學生說出能量的轉化,并引出能量轉換器的概念。最后通過多媒體再次鞏固細胞質中能量轉換器和能量變化的知識。通過閱讀課本資料分析,思考并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教師質疑,講解,多媒體展示強化記憶。教學難點①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理解細胞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②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首先讓學生明白我們人吃飯就是給自己補充能量,知道生命活動要能量,進一步了解常見的能量形式,再通過多媒體展示葉綠體、線粒體等圖片,然后通過觀察課本53頁圖片,借助教材插圖(汽車發動機),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理解細胞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引導學生說出能量的轉化,并引出能量轉換器的概念。最后通過多媒體再次鞏固細胞質中能量轉換器和能量變化的知識。通過閱讀課本資料分析,思考并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教師質疑,講解,多媒體展示強化記憶。課前對學生的要求閱讀教材并搜集資料初步了解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教學媒體(資源)選擇知識點編 號學習目標層次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教學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結 論占用時間媒體來源1BPPT燃燒葵花種子AB.?這些食物中含有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細胞中也是含有這些營養物質2下載2BPPT演示實驗AJ物質可以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1下載3BPPT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動畫EB.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2下載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啟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K.自定義。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 邊播放、邊議論;I.學習者自己操作媒體進行學習;J.演示-討論—總結-。板書設計細胞的生活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中的物質物質進出的通道——細胞膜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細胞核是控制中心遺傳信息:克隆羊多莉說明: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關于教學策略選擇的闡述和教學環境設計1、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閱讀課文、小組分析討論發現知識,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和成就感,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2、媒體輔助:通過多媒體展示《燃燒葵花種子》、演示實驗、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動畫的展示,及對課后練習的訓練,增加課堂教學及課后反饋的效率。以有聲有色的環境吸引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通過不同的多媒體手段進行傳遞和反饋以提高教學效率 。3、合作學習:通過課上的討論交流,促進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體驗分工合作的高效性和集體智慧的無窮性,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4、教學評價:及時評價,促進學生自己檢測對知識要點的掌握,教師也可得到反饋信息以便針對問題做出調整。學習內容呈現方式 基于主題的 □基于案例的 □基于問題的 □基于項目的學習(教學)模式 □傳遞接受模式 探究發現模式 □問題解決模式自主體驗模式學習活動方式 □集體化學習 □個別化學習 小組合作式學習 □小組協作式學習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室 □白板教室 □網絡教室 □移動網絡教室 □自定義課堂教學結構設計課型新授課 □實驗(實踐)課 □練習課 □復習課 □講評課教學環節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教學媒體(資源)的作用和運用設計意圖、依據一、導入新課1、多媒體展示動植物細胞的對比圖,提問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點1、思考、回答便于復習動植物細胞的各結構,加深記憶復習舊知,溫故而知新。2、除病毒外,生物體均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也是由細胞來完成的。那么細胞到底是怎樣生活的呢?2、傾聽、認同引入新課設置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3、展示本節課學習目標3、學生齊讀展示本節課學習目標圍繞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可以更高效,更有針對性的完成學習任務。二、學習新知1、細胞中的物質1、閱讀課本50頁第三段,思考下列問題:(1)細胞中含有哪些物質?(2)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3)細胞中的物質分為哪兩類?各有什么特點?2、繼續質疑:如何區分有機物和無機物?把一顆葵花穿在鐵絲上,放到酒精燈上燃燒,燃燒完畢把灰燼放到白紙上。思考這些灰燼是什么?那有機物和水分有去哪里了呢?歸結:這些物質也都是我們細胞內含有的物質,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機物:包括無機鹽、水和氧氣等,這類物質一般是不含碳,不能燃燒的。一類是含有碳,能燃燒的叫有機物,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1、自主閱讀,思考并總結。以組為單位,匯報討論結果2、觀察,思考,討論并回答:主要看能不能燃燒。無機鹽;燃燒或蒸發掉了。展示問題展示燃燒葵花種子的圖片引起思考。提供事實,建立經驗。1、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2、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從宏觀入手,運用推理方法,理解細胞生活需要物質。4、從感性認識入手,將抽象知識形象化,說出細胞內含有的物質。5、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和觀察能力。?學習新知2、物質進出的通道——細胞膜提問:(1)細胞與外界環境隔著一道屏障是什么?(2)細胞膜是否將細胞完全封閉起來了呢?(3)細胞內的這些物質是永遠不變的嗎?演示實驗:將萎蔫的菠菜浸泡在水中,過一會仔細觀察菠菜的變化3、細胞里有這么多物質,并且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它會產生廢物,這些廢物是怎樣排出了的?還有那些營養物質又是怎樣進去的呢?大家閱讀教材52頁倒數第二段,從書中找到答案。4、播放動畫“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讓學生思考歸結細胞膜的主要功能。歸結: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細胞膜,它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有害的物質擋在細胞外;同時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5、是什么決定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 6、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是絕對的?感冒病毒患者,咸腌菜,當地的泡酸菜等。1、思考,猜測???2、觀察,思考并得出:物質可以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3、通過閱讀思考和觀察分析,說出物質進出細胞是有選擇的。?4、認真觀察,理解細胞膜的選擇性功能。5、分析、思考說出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細胞膜推斷:具有適于運輸物質的結構傾聽、思考并得出:不是,是相對的。展示問題???展示演示實驗播放動畫“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呈現過程,強化對細胞膜功能的理解,并且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學習新知3、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1、物體的運動和生物的生活需要能量,常見的能量形式有那些?你還見過哪些能量形式?2、思考:太陽能熱水器把太陽能變成了什么能,使我們能有熱水使用?由太陽能變成了熱能,太陽能熱水器起到一個什么作用?過渡:細胞生活需要的能量從哪來?3、人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就更需要陽光了,當太陽光照到植物的時候,植物獲得光能,它把光能拿去那里了呢?葉綠體起到了什么作用?4、比如陽光照到水稻葉子上,葉綠體就把光能變成了化學能存儲在米粒的淀粉當中,我們人吃了飯就有了能量,那么米飯當中的能量都去哪里了呢?5、線粒體是細胞的一個結構,化學能到了這里就可以變成其他能量,并且釋放出來,它就好像汽車發動機一樣,把汽油中的化學能變成了動能和熱能。起到一個能量轉換的作用。觀察課本53頁圖片。借助教材插圖(汽車發動機),引導學生說出能量的轉化,并引出能量轉換器的概念。像這樣起到能量轉換的例子,你知道的還有哪些?6、思考:動物體內有葉綠體嗎?動物又是怎樣獲得能量的??7、小結生物生活需要的物質和能量歸根結底來自植物,我們要感謝植物,愛護植物。8、通過多媒體再次強化細胞質中能量轉換器和能量變化的知識。1、思考、作答2、思考,說出能量轉換形式,能量轉換器概念3、思考作答:交給了葉綠體,葉綠體把光能變成化學能存儲在有機物中。葉綠體是個轉化器。4、思考作答:線粒體,在線粒體中變成了其他能量。5、閱讀教材,說出線粒體是能量轉換器和發生在線粒體中的能量轉換。?思考作答: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7、觀察,思考并填寫細胞中能量轉換器的對比表格。總結、強化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2、通過類比,體驗細胞中能量的轉化。?3、培養學生通過閱讀資料,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滲透熱愛植物的情感教育。?5、強化對細胞生活中能量轉換的理解。學習新知4、細胞核是控制中心1、我們的生命始于一個細胞——受精卵,受精卵為什么能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個體?過渡:那么細胞內的遺傳信息藏在哪兒呢?2、閱讀課本資料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1)小羊多莉有幾個母親?分別是誰?A、B羊提供的是什么?C羊起什么作用?有父親嗎?(2)小羊多莉外形、長相幾乎跟哪只羊完全一樣?它是從那只羊體內生出來的?這說明遺傳信息儲存在細胞的哪個結構?(3)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思考并得出遺傳信息的概念。閱讀,思考,討論并得出答案強化對細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的理解。5、課堂小結1、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2、知識小結:請學生代表談談這節課學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生總結展示小結對本節課的認識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鞏固練習一、填空題1、細胞中所含有的物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分子比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__________ 、水 和 氧等,這類物質叫__________,一類是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如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質 和 核酸等,這類物質叫__________。2.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細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細胞。二、選擇題4.植物細胞中可以將太陽能轉換為化學能的結構是 ( ??) A. 細胞質? B. 線粒體? C. 葉綠體? D. 細胞核5.葡萄糖進入細胞后會在哪個結構中被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 A 細胞膜? B 細胞質? C 葉綠體? D 線粒體6.綠色植物能夠釋放氧氣,這和細胞中的哪個結構關系密切? (?? ) A 細胞膜? B 細胞質? C 葉綠體? D 線粒體三.判斷: 1、細胞中的物質都是自己制造的。 (?? ) 2、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穿過細胞膜。 (?? ) 3、線粒體和葉綠體都直接為細胞的生活提供動力。 (?? )四、把結構和功能用線段連起來。細胞膜 動力車間葉綠體 控制物質進出線粒體 使光能轉變成化學能五、綜合評價;1、菜幾片紅色的莧菜葉放入盛有少量清水的燒杯中,加熱至沸,可見杯中的水變成了紅色。這種紅色的色素主要來自莧菜細胞的( )A、細胞膜 B、細胞質 C 、細胞核 D、液泡2、根據物質進出細胞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能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 ] 。 (2)、箭頭a和箭頭b分別表示什么過程:a: b: 評價修正評價標準:填空題:1、無機鹽;無機物;糖類;脂質;有機物;2、線粒體;葉綠體;3、控制物質進出;二、選擇題:4、C;5、D;6、C;三、判斷:1、×;2、√;3、×四、把結構和功能用線段連起來。細胞膜 動力車間葉綠體 控制物質進出線粒體 使光能轉變成化學能五、綜合應用:1、D 2、(1)A 細胞膜 (2)a:細胞中產生的廢物從細胞中排除;b:外界的有用物質進入細胞1、在第五題的第1小題中,很多同學誤以為是細胞質,有的雖然選對“液泡”,但也不知到是原因,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部環境分隔開,對細胞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加熱至沸,破壞的細胞膜的通透性,是細胞里面的色素流出,細胞內的色素來自液泡,故選D。 2、在第五題的第2小題中,這是一道有關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題,不少同學不會自己組織語言來作答。細胞與外界接觸的屏障是細胞膜,它能夠有選擇的從外界環境吸收細胞生活所需要的必需物質,又能將細胞產生的廢物排除到外界環境。促進遷移聯系生活,問題探究:菠菜浸泡在清水,清水不變色;用開水浸泡菠菜后,水會變成綠色,這是為什么?個性化教學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所做的調整:思考:下表是某生物細胞中的物質含量,據此回答下列問題。蛋白質脂質水無機鹽糖類和核酸10%1.5%85.5%1.5%1.5%(1)、以上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 ,屬于無機鹽的是 。(2)、儲存能量的物質是 。(3)、若該生物是綠色植物,則有機物可以通過 作用產生,并由 將光能轉變為 儲存起來。(4)、若該生物為動物,則可以通過 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提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若是植物,則細胞中釋放有機物中的能量的結構為 。答案:(1)蛋白質、脂質、糖類和核酸 水和無機鹽 (2)蛋白質、脂質、糖類 (3)光合 葉綠體 化學能 (4)線粒體 線粒體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所做的調整:只完成鞏固練習選擇題、判斷題和連線題就可以了。不需要完成“綜合應用”。形成性檢測知識點編號學習目標層次檢 測 題 的 內 容1A一、選擇題:1、細胞的生活需要 ( ) A、有機物和無機物 B、分子和原子 C、物質和能量 D、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2、將一粒大米放在火中燃燒。燃燒掉的物質和剩余的物質分別是 ( ) A、燃燒掉的有機物,剩余的是無機物 B、都是無機物 C、燒掉的的無機物,剩余的是有機物 D、都是有機物3、下列生物僅有一種轉換器的是 ( )A、小麥 B、桃樹 C、水稻 D、兔子答案:1、C 2、A 3、D2B二、判斷:1、細胞壁位于細胞的最外側,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 )2、線粒體是一種能量轉換器,它可以把光能轉換為化學能。( )三、填空1、細胞內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子比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這類物質叫 ,另一類是分子比較大的,一般含有碳,如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這類物質叫 。2、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食物中的的能量屬于 能,陽光的能量屬于 能,物質燃燒放出來的熱屬于 能。3、葉綠體中的 能夠吸收光能,這些被吸收的光能在葉綠體中轉變成了儲存在 中的 。4、線粒體能夠使細胞中的 與氧結合,經過復雜的過程,轉變成 和 ,同時將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答案:二、判斷:1、X 2、 X 三.填空:1、無機物 有機物 2、化學 光 熱能 3、葉綠素 有機物 化學能 4、有機物 二氧化碳 水 化學能3C四、識圖題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細胞是 的細胞,因為細胞內的能量轉化器有[ ] 和[ ] 兩種。2、圖中,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 ] ,在它的外面還有 。3、圖中所指出的結構中, 含有遺傳物質, 溶解有許多物質。答案:1、植物 ① 線粒體 ⑤ 葉綠體; 2、 ② 細胞膜 細胞壁 3、④ ③評價量表班級: 姓名: 日期: 評價項目評價內容 評價結果A、B、C、D課中學習1、能說出細胞中含有的物質、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2、能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細胞核在生物的發育、遺傳和細胞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3、能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獲取抽象知識,能通過閱讀資料獲取知識。4、能夠在小組討論中積極主動地發言5、在課堂中遵守紀律,積極配合老師和小組活動6、能逐步樹立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的生物學觀點,認同細胞生命活動具有物質基礎;7、能產生愛護植物、珍愛生命的情感8、能夠按時完成作業9、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總評形成性評價211班有45人,能說出細胞中含有的物質、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的有42人;能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的有40;能通過類比、推理等方法獲取抽象知識,能通過閱讀資料獲取知識的有38人;能夠在小組討論中積極主動地發言的有41人,6能在課堂中遵守紀律,積極配合老師和小組活動的有43人,能逐步樹立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的生物學觀點,認同細胞生命活動具有物質基礎的有42人,能產生愛護植物、珍愛生命的情感的有38人。能夠按時完成作業的有43人,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有30人。總體評價:達A等次有25人,B等次10人,C等次7人,D等次3人。教學反思、總結本節教材內容抽象,跳躍性大,授課難度較大,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觀察、分析、推理、探究等活動,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化為形象、感性的內容,使學生在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掌握類比、推理的學習方法。從教學過程看,學生對知識理解較好;從教學效果來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主動性突出。本節課比較突出的優點有以下幾點:1、重視探究活動。本節課,我設計了燃燒葵花種子觀察實驗,菠菜演示實驗等多種實驗活動,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強調探究出真知,契合新課標精神。2、聯系生活實際,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在教學中,我將抽象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大量運用了形象的類比、推理的方式進行教學,使“物質”、“能量”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縮短了抽象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啟發學生自己舉例,鍛煉和培養了學生形象思維、發散思維的能力。3、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在教學中善于抓住情感教育契機,向學生進行民族自豪感和熱愛植物、珍惜植物的情感教育。同時,通過細胞內物質和能量變化的教學,讓學生逐步樹立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和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課堂容量大,上課時間只有40分鐘,師生都比較緊張,部分環節學生羞于表現,教師表達欠自然;反饋環節必答題過多,教師無法逐題做詳盡的評析。在今后的教研教學中,我將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困惑,向同仁取經、學習,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素養,促進個體專業化成長。感謝、其他參考書: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龍志杰、張黎麗主編的《新教材 完全解讀 生物 七年級(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