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第1課時 昆蟲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福建泉州外國語中學 陳 英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 通過觀察昆蟲的圖片及視頻,描述昆蟲生殖的過程。2. 通過觀察蝗蟲的生活史圖片,概述昆蟲生殖和發育的主要類型及特點;通過觀看家蠶的視頻,說出家蠶發育過程的幾個時期;比較蝗蟲與家蠶發育過程的異同,識別變態發育的兩種類型。3. 通過青蛙的視頻,描述蛙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概述兩棲動物生殖和發育的特點。4. 關注生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2)能力目標1. 運用所學概念,分析一些常見昆蟲的發育過程屬于哪種發育類型。2. 通過對視頻、圖片等資料的觀察,培養觀察能力。3. 通過對比蛙與昆蟲(家蠶)的生殖發育特點、蛙的幼體與成體形態結構和習性的差異,討論歸納蛙的生殖發育特點與環境的關系等,培養對比分析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 通過了解不同昆蟲生殖和發育過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認同生物的多樣性這一學科重要觀點。2. 通過詩詞來探索家蠶、青蛙的生殖發育特點,體現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二、教學重點1. 昆蟲的變態發育及兩種類型。2.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三、教學難點1. 變態發育中幼蟲與成蟲在形態結構、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方面的差異。2. 兩棲動物的發育特點。四、教學方法:講授、啟發與討論相結合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境利用3個問題:1、你知道蝴蝶是怎么來的嗎?是從小蝴蝶長大的嗎?2、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媽媽?3、青蛙在哪里生養后代?引入課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看問題邊思考邊回答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肯定剛才情境里第1個問題的答案,并播放“毛毛蟲”的圖片及蝴蝶的動畫,讓學生思考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回答除了外形上的卻別,還存在生活習性上的差別(一個吃植物的葉子,一個攝食花粉)。引出“變態發育”的概念:【像蝴蝶發育一樣,很多動物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蟲的形態結構、生理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做變態發育。】播放一些變態發育的昆蟲圖片:蜜蜂、蝗蟲、家蠶。著重以“蝗蟲”“家蠶”為例來講解。1、PPT展示蝗蟲受精卵、若蟲、成蟲的圖片;家蠶受精卵、幼蟲、蛹、成蟲的圖片,讓學生上來進行拼圖游戲。老師對學生的拼圖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得出:為什么要將受精卵置于整個發育史的最開端。【回顧人的生殖和發育:受精卵是一個新生命的起始。】蝗蟲: 展示圖19-12蝗蟲的生活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史當中的1~5齡跳蝻(為何如此命名),引出“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 不完全變態發育 。】 引導學生注意“不完全”三個字。并展出蝗蟲若蟲與成蟲的圖片。展示一些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口訣:【皇帝不長青春豆很帥】家蠶引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問:在科學的角度,這句話是否有誤?絲吐完了,蠶真的就死了嗎?播放【家蠶發育過程】視頻展示“家蠶的一生”圖片,進行更為細致的解說。卵→幼蟲→蛹→成蟲【解說】 幼蟲階段,有個東西不會隨著蠶寶寶的長大而長大,它會蛻皮,蛻掉外骨骼。【問】 蠶吐完絲,作繭自縛,會不會憋死在繭里?展示將繭剪開的圖片:蛹(含有最后一次的蛻掉的皮)。過12~15天,蛹發生變化,變成蛾出來了。【問】李商隱的詩是否有誤?【小結】像家蠶這樣,發育過程經歷 卵、幼蟲、蛹和成蟲的四個發育時期,我們將其稱之為“完全變態”。引導學生注意“完全”兩個字。讓學生再次觀看“家蠶的一生”圖片,讓學生自行回答出它們的含義。展示一些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蜜蜂、蚊子、蒼蠅等。口訣:蝴蝶密碼完全贏了金龜蚊。【總結】蝗蟲與家蠶生殖發育的異同點比較相同點不同點舉例蝗蟲家蠶 昆蟲與人類的關系:有利:蜜蜂/家蠶:提供蜂蜜和蠶絲不利:蚊子/蒼蠅:傳播疾病,危害健康意義:有助于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護和繁育益蟲或者控制害蟲。【問】消滅對植物或人類有害的昆蟲,最佳時期應該是什么時候?看圖,思考,回答:【外形上不一樣】}思考,回答2個學生上來完成蝗蟲及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及名稱對應圖片的拼圖。其他同學觀看是否有誤。看圖,思考,回答思考并回答問題學生自己分析得出:它們兩者在結構和生活習性上的差異不大。觀看 ,當場熟記口訣。一起朗讀思考、回答觀看,并思考問題 回答回答回答:錯誤,吐完絲,將進入到下一個發育階段,蛹期,最后會演變成一只蛾,繁衍它們的后代。回答:蠶的幼蟲和成蟲在結構和生活習性上的差異很大。看圖,熟記口訣學生回答回答回答:幼蟲(若蟲)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它的活動范圍小、吃的東西很多,危害性較大。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引用:愛國詩人辛棄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觀看視頻】,回答問題。1. 青蛙都能鳴叫嗎?2. 雌雄蛙的抱對行為有什么意義?3. 在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中,哪些事 件必須在水中進行? 重新展現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并板書:卵→蝌蚪→幼蛙→成蛙 【蝌蚪與青蛙之間的比較】蝌蚪青蛙呼吸器官尾活動范圍將板書補充: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小結】由幼體到成體的發育過程中,在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上有顯著的變化,稱之為“變態發育”。 常見的兩棲動物:青蛙、蟾蜍、大鯢、蠑螈等【問】鱷魚是兩棲動物嗎?解析:不是,不符合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屬于爬行類。觀看,討論,思考,回答與老師一起討論交流,歸納 做筆記回答 理解思考,回答課堂小結(1)昆蟲的生殖方式 1. 蝗蟲的生活史2. 家蠶的生活史(2)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 青蛙的生殖方式2. 青蛙的發育特點【活動】學生將黑板上空白的地方(蝗蟲/家蠶的發育過程)填充完整。應用所學知識,思考,回答板書設計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蝗蟲(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 家蠶(完全變態)發育過程: 生殖特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等課堂小結的時候再補寫第3點)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變態發育) 青蛙: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學生完成學生完成回答教學反思外骨骼的講解稍快;受精卵和卵在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中的叫法 有所區別,但在考試時,都可以寫成受精卵;體內受精和體外受精要稍微講解、歸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