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設計課題名稱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課型復習中考說明要求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概述血液循環。目標設計1.概述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2.概述三種血管的特點和功能。 3.說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4.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重點難點人體血液循環途徑及以臟的結構及相連的血管學法設計通過觀察實驗、小視頻、生活實例及小組合作,思考解決問題。教學過程過程線問題線活動線導入:引領學生做小步跑(2分鐘)驅動性問題學習過程(36分鐘)知識梳理任務一:物質運輸的載體任務二:物質運輸的管道任務三: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任務四:體循環和肺循環能力提升:(2分鐘)課堂小結(2分鐘)檢測反饋:(3分鐘)問題:吸入肺的氧氣如何到達組織細胞的?【設計意圖】運用小步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拋出驅動性問題引領學生學習。【設計意圖】知識梳理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對本章內容的知識點熟記于心,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共包括四個任務,每個任務都由基礎知識再現和中考鏈接兩部分組成,既強化了基礎知識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識圖、分析、展講能力。基礎知識再現要求:(對照課本60-66自主復習,不會的用?標出,師徒二人解決,小組成員互助,5分鐘檢查,4號先背1.3 )1.血液包括兩部分?血細胞包括什么?血液分層后各部分是什么?2.血漿的功能是?3.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形態、數目和功能?有細胞核的血細胞是什么?最小的是?有炎癥時哪種血細胞會增多?貧血是由于什么原因?應該多吃哪些食物?4.什么叫血紅蛋白?特性是?在組織周圍的毛細血管氧和血紅蛋白會?在肺部的毛細血管呢?【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展示已繪制好的思維導圖,提前把這部分知識系統的復習一遍,知識和繪圖能力都得到提升。通過這個環節把第一節有關血液組成及功能的基礎知識掌握好,為后面運輸氧氣作鋪墊。(二)中考鏈接1.右圖是在顯微境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況,分析回答:(1)圖中l所示的細胞為 細胞,其主要功能是運 輸 。(2)圖中2所示的細胞體積最大,且與1所示細胞相比細胞中有 ,故該細胞是 細胞。(3)小明的手被輕度劃傷出血,但傷口處血液很快凝固止血,止血的是圖中 ,所示的結構叫血小板。【設計意圖】能識別三種細胞并說出它們的功能,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在中考中如何體現的。(一)基礎知識再現要求:(對照課本68-71自主復習,不會的用?標出,師徒、小組互助,5分鐘檢查,4號先背2、3)1.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功能特點?2.如何區分動靜脈和毛細血管?3.毛細血管有哪些特點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4.青筋是指?哪里有靜脈瓣?作用是?(二)中考鏈接 李明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并繪出如下簡圖。他首先判斷出B處是毛細血管,他的依據是毛細血管內的 ,AC血管分別是什么?判斷理由 。【設計意圖】對血液運輸的管道能正確的區分,理解三種血管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基礎知識再現要求:(對照課本71-73自主復習,不會的用?標出,師徒、小組成員互助,4分鐘檢查,4號先背1 、3)1、對照圖片說出心臟四個腔的名稱及相連的血管2、心臟四個腔中哪個壁最厚,為什么?3、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有哪些? 【設計意圖】老師的連續追問,引發了學生思維的發散,但體現了學生思考和學習的過程,學生能夠說出心臟及相連血管的名稱,讓學生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正確的生物學觀點。(一)基礎知識再現要求:(對照課本74-75自主復習,不會的用?標出,師徒、小組成員互助,6分鐘檢查,4號先背1.2.3)1、指圖說出體循環、肺循環途徑?2、如何區分動靜脈血?3、體、肺循環血液成分如何變化?4、體肺循環同時進行嗎?(二)中考鏈接1、某同學上肢傷口感染,醫生在其臀部注射藥物,藥物到達傷口經歷的循環路線是:( )A.只經體循環 B.先體循環,接著肺循環,后體循環C.只經肺循環 D.先肺循環,接著體循環,后肺循環2、小麗得了腸炎,在上肢靜脈注射后,你能說出藥物到達小腸的路線嗎?【設計意圖】在任務四中先讓學生通過動畫對體肺循環有感性認識,生動形象,利于突破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中考鏈接兩個有梯度的題來檢測學生循環途徑的掌握程度,學以致用,讓學生展講,培養學生的解說,分析能力。(三)展示概念圖1、試說出氧氣從肺泡進入血液到達組織細胞經過的具體途徑?【設計意圖】回歸驅動性問題,首尾互應,讓問題貫穿整個課堂,體現了課堂的完整性,師生共同構建本節的概念圖1.血紅蛋白與氧結合能力的大小取決于( )。A.氧的濃度 B.血紅蛋白的含量 C.二氧化碳的濃度 D.紅細胞的數目2.毛細血管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特點是( )A.血流速度慢 B.管徑只有8~10微米C.數量大,分布廣 D.以上三者都是3.下圖表示動脈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的是( )4、心臟內的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開放,從而保證血流方向是( )A、由心房→心室→靜脈 B、由心房→心室→動脈 C、由心室→心房→動脈 D、管壁厚,彈性大5、與右心室相連通的血管是( )A、肺動脈 B、肺靜脈 C、上、下腔靜脈 D、主動脈【設計意圖】5個小題分別檢測4個目標的達成情況,及時反饋本節課的學習效果,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又檢驗了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學生通過熱身運動原地小步跑來感受呼吸和心跳的變化。思考并回答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總結出能量在組織細胞內釋放出來要消耗氧氣。問題引領1.學生展示思維導圖2.自主復習基礎知識,師徒小組解決難點。3學生看圖回答血液的組成4.學生看圖思考回答中考試題1.觀看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視頻,了解三種血管2.自主復習基礎知識3.學生展講第一題4.看圖思考,做中考試題。1.學生介紹記憶心臟好的方法2.自主復習基礎知識3.獨立思考小組討論難點4.學生指圖說出各大部分名稱先看動畫了解體肺循環途徑,學生理解記憶后,到屏前展講理解記憶學生展講途徑學生展示解說思維導圖,同學們聆聽回歸驅動性問題,首尾互應師引導學生說出本章的概念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