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設計(共1課時)(、學情分析本節課為魯科五.四學制2011課標版六年級生物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第5節的內容,知識點相對容易,且通過前面兩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生物和其所生活的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觀點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本節課側重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認識,培養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說明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是個統一的整體。3、說明生物圈的范圍。4、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二)能力目標1、通過查閱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培養學生查閱、整理和分析資料和小組合作的能力;2、通過闡述各種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通過分析各種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形成整體與部分相統一的觀點。2、認同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培養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生物圈的范圍。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二)教學難點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準備1、教師:幻燈片、音樂片段、視頻片段、打印各生態系統圖片。2、學生:課前預習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教學過程www.renjiaoshe.com【導入】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每次跟大家一起上課都很開心,因為我們又可以一起暢游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大自然創造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美麗景色,春天我們可以聽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夏天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秋日黃昏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而到了冬天飄雪的日子,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大自然用她的鬼斧神工創造了讓人目不暇接的美麗景色,置身其中我們的身心得以放松,心靈得到洗禮,下面就讓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無盡的美。(一)走進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師:播放自然美景的視頻(包括各種生態系統),并展示自己出游照片,分享旅游心得。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經歷,沿途欣賞美景的所見所感。(二)了解自然,生態系統是我家 師:(提問)剛才展示的視頻和同學的旅游分享中涉及哪些生態系統?生: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師:這些生態系統有什么特征呢?組織學生分組活動——我愛我家生:小組合作,找出各個生態系統的特征標簽,并展示自己所代表生態系統的特征。師:同學們所展示的各個家(生態系統)之間是不是孤立存在的呢,有沒有相互聯系呢?有沒有具體的例子? 生:討論,舉例回答老師提問。 師:(總結)各個生態系統是相互聯系的,構成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整體。復習生物圈的概念,引導學生說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師:講解生物圈的范圍,并讓學生參與板書圖示。 師:生物圈中各種生物跟其所處的環境相互聯系,密切配合才使得生物圈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引導學生思考)生物圈是不是真如我們所想的或者所看到的那樣和諧,那樣欣欣向榮呢? 生:是或不是(三)愛護自然,讓地球不再哭泣 師:播放環境遭到破壞的視頻片段(提問:同學們看到了哪些問題) 生:討論回答師:放映幻燈片展示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其他具體實例,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已經千瘡百孔,展示地球流淚的照片。師:相信同學們看了視頻后都會感覺到非常的憤怒和惋惜,但是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能僅停留在憤怒和惋惜上,我們要有具體的行動,實際上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展示沙畫音樂視頻——丹頂鶴女孩徐秀娟的故事。師:徐秀娟的故事讓我們非常感動,她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要求大家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么面對現在諸多的環境問題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生:討論交流表達師:(總結)聽完同學們的回答老師感到特別欣慰。我們知道人要發展,自然也要發展,只有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人類才可能在地球上更好的生存。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學習書本上的生物學知識固然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學會欣賞自然、愛自然、保護自然,在每個人心中播下綠色的種子才是我們對大自然最好的回報,讓我們一起記住,生物圈是人類唯一的生存空間,是我們唯一的家,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讓我們在課下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保護自然的決心,同學們能不能做到?生:能!師:好,下課!板書設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走進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生態系統是我家愛護自然,讓地球不再哭泣(教學感思這堂課設計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在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后樹立愛護自然熱愛生活的決心。本節課打破傳統課堂按照課本教材編排順序依次展開,側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精心設計了三個篇章即自然三部曲,以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美景配以悠揚頓挫的音樂旋律拉開序幕,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美麗的自然環境中,感受大自然無窮無盡的美。在第二篇章中學生通過“我愛我家”的活動,相互合作,共同裝飾自己的“家”---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拉近學生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裝飾自己“家”并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家”的過程中掌握了各種各樣生態系統的特征。在最后一個篇章則是對前兩個篇章進行了升華,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視頻案例重擊著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已經千瘡百孔,進一步用沙畫展示養鶴女孩徐秀娟的故事使學生在感動之余更加樹立了保護自然的決心。整節課下來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一部分學生在看到徐秀娟的故事后感動的熱淚盈眶,所以本節課的設計初衷達到了,實現了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輕松溫暖的氛圍中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本節課的初心就是想要以小見大,讓學生在欣賞自然美景感受自然美景的過程中發現知識的驚喜和生活的感悟——這種感受我想會追隨學生的一生,成為他一生中最清晰的記憶。我只想,一堂課能帶給孩子一絲潤物無聲的悠揚。而整個課堂下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口、腦、手、耳、心都被充分的調動了,很多同學爭著給我看他們裝飾的家,很多同學追著我跟我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愿自己永遠帶著一顆純粹的心將最美好的知識和情懷帶給我的孩子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