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性狀表現——教學設計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期待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親身經歷獲取知識信息、尋找證據的過程,養成理性思維的習慣,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本節課,通過問題引入課堂教學,在學習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經學生主動探索、分析、總結領悟知識內涵,并通過對比與討論加深對科學知識的認識,最后達到能夠做出判斷與舉例的教學目標。二、教學背景分析 本課內容選用義務教育北京版教材八年級生物學上冊,第十一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一節。課標中指出:人的生殖、發育和遺傳的基本知識,對于學生認識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認同優生優育等具有重要作用;遺傳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可以改變的。本節課的學習是基礎知識部分,只有正確認識性狀、了解性狀才能進行后續的學習,因此本節課內容十分重要。初二的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在平時的生活中對遺傳和變異現象可以辨認,已具備的感性認識,為本章內容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卻沒有理論作基礎,再者本班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語言概括能力有限,因此不能對本節課中的現象做出正確的解釋。教師應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多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調查、分析,在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幫助理解性狀、相對性狀、遺傳和變異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建立自己的概念體系。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概述性狀和相對性狀的定義。2、通過辨別分析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現象。能力目標運用自身性狀表現的調查活動,認識性狀和提高觀察分析能力。通過對圖片的觀察,運用新知識解釋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參與自身性狀表現的調查活動,認同幾乎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從而建立學習和生活的自信。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性狀和相對性狀,遺傳和變異現象教學難點:識別相對性狀四、教學方法調查法、討論法、比較法五、教學準備學案、課件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活動引入【新授】新知呈現——性狀認識人體性狀新知呈現——相對性狀認識相對性狀概念呈現與理解新知呈現——遺傳和變異、【總結和引申】活動:猜猜他(她)是誰1、請一位學生用語言描述同班任意一位同學的特征(外貌、性格、動作等方面)。2、請其他同學猜猜描述的是哪位同學。3、你是如何判斷出來的?從哪幾個方面判斷的第一節 生物性狀的表現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比說出圖片中蘋果和青蛙的特征。提問:你能否將這些特征進行歸類?并嘗試給出什么叫性狀?概念: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統稱性狀活動:人的部分性狀調查1、認識人體的部分性狀2、兩人一組合作,調查確認自己的性狀表現并在調查記錄表相應位置畫√。3、請一位同學自愿匯報自己的性狀表現,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不一致的同學坐下。提問:為什么活動最后,沒有人與匯報人一起站立呢?提問:人類的性狀至少有10萬種,根據活動結果推測世界上出現兩個性狀完全相同的個體可能性有多大呢?講述:世界上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即使是雙胞胎也是有差異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請相信,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有著別人無法取代的優勢。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出示圖片:姚明和曾志偉出示圖片:兩個蘋果出示圖片:姚明和一個蘋果提問:人和蘋果能否進行比較?結構分析圖:通過對比分析進行性狀與相對性狀的區別和認識出示幾組對比圖片,展示植物間、動物間的相對性狀的具體表現。以人為例講述相對性狀必須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才能進行比較。在老師引導下,說出相對性狀概念。相對性狀:同種生物、不同個體間、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出示圖片:劉燁父子提問:劉燁父子有哪些相同的性狀?又有哪些不同?原因是什么呢?歸納總結出:親子代間表現出性狀相似的現象稱為遺傳。親子代之間及子代個體間性狀的差異稱為變異。出示諺語,進行判斷1、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2、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概括圖片所示的性狀、相對性狀、遺傳和變異現象。人們調查研究發現相對性狀中有的性狀表現占的比例大,有的占的比例小,這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否有規律可循呢?這些問題,我們留到下節課再來探究學生描述;思考并回答。歸納總結出:形態特征、生理特性、行為方式等特點。思考并回答思考嘗試給出性狀的概念認知學生開展調查,并進行匯報比較思考并認同人與人之間性狀表現差異大。回答:幾乎為零。傾聽、思考產生共鳴。比較兩個人的不同。比較兩個蘋果的不同觀察并回答回答:人和蘋果不能比較,他們不是同種生物。總結出:要想進行性狀比較需要是同種生物。辨別嘗試表述概念記憶觀察并回答。理解、認知學生判斷是遺傳還是變異。觀察分析與表述思考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并對性狀有初步的認識。通過說出蘋果和青蛙的特征進一步加深對性狀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概念呈現通過調查自己部分性狀的學習活動,既聯系了生活實際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對生物性狀有更多更新的認識學生感情升華。實現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比較鞏固對性狀的認識,同時為相對性狀學習做鋪墊通過比較,認識到同一性狀存在不同的表現類型,引出相對性狀。通過對比認知分析,加深學生對相對性狀的認知和理解,并能做出改正。以學生為本,引領學生自主主動地得出概念,有利于對概念的記憶明星圖片引出遺傳和變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性狀角度理解遺傳變異現象鞏固練習,提升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有整體把握。開放式結尾,提出質疑,為下節課內容做鋪墊板書設計第一節 生物的性狀表現一、什么叫性狀?二、什么叫相對性狀三、遺傳與變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