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課:《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課標分析:本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是課標的一級主題,涵蓋了課程標準中三個二級主題: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3.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凹毎至?、分化形成組織”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作用是將“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與“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聯系在一起,但是與這兩個主題的呈現方式不夠一致,因此不宜單獨作為一個主題出現,需歸入另外兩個主題中的一個,或者作為“闡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的一部分,或者作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下位概念。教材分析:本節復習課是魯教版生物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章,在第二章《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本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是課標的一級主題,涵蓋了課程標準中三個二級主題: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3.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內容上整合了第八單元中細胞分裂時減數分裂的內容。包含以下重要概念:細胞能進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種類的細胞用于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生物體有單細胞和多細胞之分,多細胞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個體。從知識點來說,要求并不高。但這一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以及更深入地認識到生物體有嚴整有序的結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如果要給學生這樣的知識體系,單考慮考點是不夠的,特別是復習課,更要發揮它的功能,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橫向以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為主線,縱向以各層次的形態、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為主線,使學生對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更深入的認識。學情分析:初三學生目前剛剛學完6冊課本,對許多重要概念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對于這部分內容有一定的基礎,但有些學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還不透徹。初三的學生理解能力要比初一時候提高了很多,能理解“基本單位”、“結構層次”這些詞的內涵,但有些學生,初一知識已經遺忘,記不清楚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概念,對“細胞分裂”、“ 分化”、“組織”、“器官”的內涵理解還有待加強,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有待鞏固。教學目標:1.概述動物體和植物體的結構層次2.舉例說明生物體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相適應。3.能從陌生資料中提取關鍵信息,靈活運用知識。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好教學課件,復習學案。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環節一:1、概述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課前同學們通過自主復習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這部分內容構建了知識框架。那么成果如何呢?接下來邀請咱們同學上臺展示。教師認真傾聽,板書并組織好學生交流,對展示的學生以及補充交流的學生進行評價。總結:構建知識框架的方法最好先構建主干,再填充細節。過渡:大家的框架圖我都一一欣賞了,對于細胞怎樣構成組織這部分內容大家的框架圖中都有,那你是否真正掌握了呢?考察一下。問題:1.細胞是通過哪些生命活動形成組織的?2.細胞分裂、分化的結果?3.描述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4.對照生殖細胞的減數分裂,學生描述兩種分裂的好處。總結:通過這個例子我想傳達給大家的是我們面臨的是初三會考,在復習時不能僅限于一本書上的內容,一定要拓展到六本書其他相關聯的知識點,將它們進行整合,構建我們的知識網絡,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大家在今后的復習中一定要有這個意識,后面的學習我們會涉及到。學生上臺交流知識框架,其他學生認真傾聽,準備質疑和補充。學生思考并交流 先從宏觀上整理出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考察學生對于細胞如何構成組織這部分內容的復習掌握情況,其中復習細胞核的變化時整合了有性生殖形成生殖細胞是減數分裂這個知識點,深入理解細胞分裂分化并傳達給學生知識整合和遷移能力在初三生物會考中的重要性。環節二:說明生物體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相適應。過渡:細胞通過分裂、分化形成了不同組織,動植物這些組織如何構成器官、系統,從而構成動植物體呢?帶著這些問題快速復習課本,完成大屏幕的學習任務。問題:(自主復習5分鐘+小組交流3分鐘)1.動植物有九種基本組織,從中找出所有能體現“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實例。2.以葉片為例說出不同的組織如何構成器官,請再舉幾例(動植物器官均可)。3.以人體兩大系統為例說出不同的器官如何構成系統。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全班交流時教師認真傾聽,同時組織好學生交流,對小組交流情況、展示學生表現情況以及補充質疑的學生表現情況進行總結、評價,隨時找傾聽的學生進行復述。共同總結:低一級的結構層次在組成高一級結構層次時,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他們之間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相應的功能。同時每個層次都體現了非常重要的生物學觀點“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這個觀點是普遍存在的。過渡:組織學生將以上三個問題進行梳理,然后以根的根尖部分以及運動系統為例同桌交流概述它們是如何構成的?學生對照大屏幕,自主復習,思考對應的題目。回想初二學習內容,回答問題。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并質疑和補充,隨時準備老師抽查復述。學生將以上三個問題進行梳理,然后以根的根尖部分以及運動系統為例同桌交流概述它們是如何構成的?學生通過自主復習,發現自己知識上的不足,通過復習課本和班級交流,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鍛煉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將以上問題進行鞏固,學以致用,通過對根的根尖部分以及運動系統組成的概述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環節三:鞏固應用,總結提升一階攻關:如圖所示為人體組織形成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1、圖中②③表示細胞 的過程,細胞核內染色體的變化是 ,從而確保新細胞與親代細胞遺傳物質 。2、②③過程中,細胞各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請將下列a、b、c進行正確排序 。a.細胞質最終分成兩份,每份各含一個細胞核 b.細胞膜從細胞中部向內不斷凹陷 c.細胞核一分為二3、圖中④表示細胞 過程。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不同的 。A、B、C、D這些結構按一定次序有機結合起來就形成 。4、如果你的皮膚不慎被劃破,你會感到疼,有時會流血,這說明皮膚中可能有[? ] 、[? ] 、[? ] (填寫組織名稱)。5、結合圖中所示,請用文字和箭頭對人體的結構層次進行準確的描述: 。6、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結構層次中沒有 。組織學生完成一階攻關的練習題。出示答案進行自評,完成的同學可以繼續完成勇攀高峰。教師統計學生的自評結果,對于得C的同學會重點關注。過渡:剛才這些例子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那我們能不能將這些靈活運用到陌生的資料上,如果能,說明你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層面了,還有能力和思維上的提高和深化,考考大家,思考勇攀高峰的資料分析。自主時間4分鐘整體自主學習,有疑問小組討論,展示、學生交流。勇攀高峰:膈(diaphragm)是位于胸腔與腹腔之間的肌肉—纖維結構,附著在骨骼上,是骨骼肌的一種。由許多肌細胞聚集成束,外包結締組織,其間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纖維分布。膈周圍為肌腹,中央為腱膜,是主要的呼吸肌,受意志控制,與神經相連。1、你認為膈屬于人體的哪個結構層次?你的依據是什么?2、推測它屬于哺乳動物的哪個系統?說明理由?該系統還有哪些器官組成?3、該器官(或系統)能獨立完成運動的功能嗎?說明理由?如果有疑問,先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學生全班交流時教師認真傾聽,同時組織好學生交流。過渡:看來這部分內容大家掌握的挺不錯的,那我再考考大家,我把海帶放到這個位置你覺得合不合適?有些同學還有一些疑惑,沒關系我們通過幾道題找找思路。1、“海帶在外形上分葉片、柄部和固著器三部分,但體內并沒有維管系統,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根、莖、葉,沒有分化出器官。因此,藻類的植物體多稱為葉狀體。生長到一定大時,細胞開始分化為表皮,皮層,髓部等組織。表皮有分生能力,細胞內還有豐富的粒狀色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皮層細胞的原生質內儲藏很多有機物質;髓部主要起輸導作用。”據資料推測海帶的結構層次是 ,在資料中劃出你的依據。2、圖B是淡水藻類______,觀察結構圖可知,它的結構層次是 。教師組織學生完成練習題,組織全班交流總結。總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按照從微觀到宏觀的描述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生物都進化到了這樣的程度,有的生物沒有器官(海帶),有單細胞生物(細菌),有的連細胞都沒有(病毒)。具體生物還是得具體分析。但是除病毒外,它們都有細胞這個結構層次,所以也再次回扣到我們前面所學: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學生完成一階攻關的練習題并自評,有疑問及時尋求老師幫助。學生分析資料,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獨立完成練習題,評價目標達成度。既是對這部分內容的深化,又是對目標的評價通過“資料分析”,既是對這部分內容的深化,又是對目標的評價,滲透德育教育。再次宏觀展現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同時說明這不是所有生物都符合這個規律,要以事實為準。板書設計: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系統( 細胞(組織( 器官 ( 生物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