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出備課人:張平教學目標1.了解人體產生的廢物有哪些排出體外的途徑;2.了解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教學重點1.腎單位的結構;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教學難點尿的形成過程。教學用具漏斗、燒杯、棉花(模擬腎單位);微課;視頻;小紙片。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啟發法、模擬實驗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引入新課出示不同顏色的尿液。出示“尿液顏色與成因”表。出示尿常規化驗單,提問:如何通過化驗單判斷得了什么疾病?說出哪種顏色的尿液是正常的。 了解為什么尿液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思考,回答。通過生活常識引入新課,引發思考:為什么尿液可作為檢驗疾病的依據?二、新課教學1.排泄的概念出示學習目標。提問:人體細胞代謝會產生哪些廢物?它們通過什么形式排出體外?總結什么是排泄。啟發思考:排出糞便是排泄嗎?閱讀學習目標。結合已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回答。了解排泄的概念。根據排泄的概念進行分析、回答。了解學習目標。區分排泄與排遺,了解排泄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排尿。2.泌尿系統的組成出示自學任務一:學習P73圖4-43 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能熟練填寫下圖。檢驗。出示思考題:1.血液是如何進出腎臟的?2.推測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的關系。總結:尿液是血液流經腎臟時的濾出液,腎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自學、識記。看圖回答。分析、討論泌尿系統的組成圖進行回答。認識泌尿系統的組成,對尿液的形成與排出有一個整體的認識。3.尿的形成過程出示腎臟與腎單位結構模式圖。播放微課:腎單位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傾聽、引導。播放視頻:尿的形成過程。出示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指導學生閱讀書、進行總結。同時指導學生比較未過濾的血液、原尿與尿液在成分上的區別。小活動:請三名同學分別將未過濾的血、原尿和尿液中的成分找出來,并貼在黑板的相應位置上。提問:尿液中如果出現了葡萄糖、血細胞和蛋白質說明腎臟的哪個結構出現了異常?認識腎臟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認真觀看微課,了解腎單位的結構及各結構功能。小組合作討論“資料分析”中的問題。展示各組答案。認真觀看。結合書中內容和大屏幕上的示意圖,總結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根據上述所學內容進行思考。三名同學完成任務。根據所學思考、回答。通過認識結構、分析資料逐步了解尿是怎樣形成的,最后通過視頻總結尿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對該過程有一個清晰、整體的認識。認識到尿液排出的是人體不要要的物質。通過小活動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對尿液中異常成分的分析加深對尿液形成過程的理解與識記。4.排尿的途徑和意義出示任務——看圖思考:1.腎內形成的尿液是如何排出體外的?2.尿的形成是連續不斷的,而排尿卻是間斷的,這是為什么呢?提問:如果人的腎功能衰竭而無法正常工作會出現什么情況?總結:排尿的意義。認真看圖,思考回答。討論、回答。回答排尿的意義。了解排尿的途徑。認識泌尿系統的重要性。三、小結提問: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大屏幕再次總結歸納。回答。觀看、識記。鞏固本節所學。四、課堂檢測大屏幕出示習題;出示答案→答疑。在習題本上寫答案;對答案→找疑問。再次鞏固。板書設計第一節 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泌尿系統的組成二.尿液的形成過程 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 原尿 尿液三.排尿的途徑和意義 1.途徑 2.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