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2古代西亞國家 學案一、學習目標1.了解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并制訂《漢謨拉比法典》;2.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意義;3. 知道楔形文字、拼音文字等西亞文字及其歷史意義。二、學習重點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等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三、學習難點楔形文字的得名;根據《漢謨拉比法典》的條文,分析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學習過程(一)課前自主學習1.古代西亞的自然環境——“新月沃地”(1)地形:亞洲________部,有一條形似一彎新月的狹長地帶,土地肥沃,故而稱之為“新月沃地”。(2)水源:沃地的東部為兩河流域,即________、________。因這一地區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穩定,兩河沿岸的農業更多依靠________的灌溉系統。2.古代西亞的發展歷史(1)國家產生:約公元前________年,兩河流域南部出現了很多小國。(2)國家統一: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________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3)國家衰亡:公元前16世紀,被外族滅亡。3.古代西亞的早期居民居民地區活動(成就) 兩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統一了兩河流域,發明了____文字 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一帶建立了希伯來王國,后來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太王國。他們是____的祖先 今天大致黎巴嫩一帶建立過一些古代小國,造船業、航海業和商業很發達,發明和傳播了____字母文字4.古代西亞的文明成就(1)法律:《________》 ①歷史地位: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②制作目的:為了維護________的統治。③主要內容:共有條文282條,其中很多嚴格規定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間的關系,規定如何處理自由民內部的矛盾和沖突,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________狀況。④性質(實質):維護________的利益的法律。(2)文字①楔形文字: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有力推動了________文化的發展。②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發明和傳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形成了22個字母,為以后歐洲的________奠定了基礎。古代希臘人在這些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希臘字母,羅馬人又在希臘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_______。(二)問題探究1.閱讀以下古代某部法典的部分內容,回答問題。如果奴隸膽敢對主人說“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本人許可,就把奴隸頭上的奴隸標記剃掉,理發師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隸主傷害奴隸的眼睛或骨頭,則只需向奴隸主賠償奴隸身價的一半。(1)材料所體現的是古代哪一部法典?出自古代哪一個國家?(2)這部法典是誰制定的?制定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這部法典有何重要地位?五、課堂檢測一、選擇題1.新月沃地東部的自然條件有(??? )①幼發拉底河? ②許多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統? ③土壤肥沃? ④終年高溫多雨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③④2.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是( )A. 《權利法案》 B. 《漢謨拉比法典》 C. 《拿破侖法典》 D. 《法經》3.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下列符合史實的是(???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產生的西亞地區②古代北非地區產生了象形文字③《漢謨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書寫④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夏朝開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統一兩河流域,建立起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時間和人物分別是( )A. 公元18世紀,漢謨拉比 B. 公元前18世紀,美尼斯C. 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 D. 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5.古巴比倫王國中,嚴格規定了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關系的歷史見證是( )A. 修建金字塔 B. 《漢謨拉比法典》C. 發明太陽歷 D. 劃“九州”,鑄“九鼎”二、非選擇題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兩個自由民打架,如果一方打瞎對方的眼睛,作為懲罰,自己的眼睛也要被打瞎;如果打掉對方的牙齒,自己的牙齒也要被打掉。材料二: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的許可,擅自把不屬于自己的奴隸頭上的奴隸標記剃掉,理發師的手就要被砍掉。材料三:如果奴隸打了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大膽地說“你不是我的主人”,那么奴隸的耳朵就要被割掉……(1)這些材料取自何處?(2)這是什么時候、哪個國家的文獻?(3)這部文獻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和價值?(4)這些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答案:課前自主學習:答:1.西 ;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人工修建 2.3500;漢謨拉比3.蘇美爾人;楔形文字; 希伯來人;猶太人; 腓尼基人;腓尼基4.漢謨拉比法典;奴隸主; 奴隸;奴隸主;社會階級; 奴隸主西亞;字母文字;拉丁文字問題探究:答:1.《漢謨拉比法典》。古巴比倫。2.漢謨拉比。維持統治,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3.它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課堂檢測答案:1.C 2.B 3.A 4.C 5.B6.(1)《漢謨拉比法典》?!?br/>(2)這是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的文獻?!?br/>(3)它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 (4)《漢謨拉比法典》的這些規定體現了當時刑罰的殘酷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相悖的。1-1-2古代西亞國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并制訂《漢謨拉比法典》;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意義,初步分析當時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知道楔形文字、拼音文字等西亞文字及其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 尋找歷史證據,了解史實,初步學會“論從史出”的基本方法。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認識到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用科學的、歷史的、發展的眼光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教學重點】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等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教學難點】楔形文字的得名;根據《漢謨拉比法典》的條文,分析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 讀課文第5頁內容和圖1-5,說說兩河流域指的是哪兩條河流?它有什么美稱? >>> 多媒體課件展示新月沃地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 有“新月沃地”之稱生活在“新月沃地”的居民有A.希伯來人 B.腓尼基人 C.蘇美爾人二、新課學習(一)地理環境1.地理位置: 地處亞洲西部,瀕臨地中海和波斯灣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干旱少雨河流: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但河水流量不穩定注意:新月沃地不等于兩河流域。(兩河流域只是新月沃地的一部分,新月沃地還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區)>>> 多媒體課件播放新月沃地思考:這種干旱少雨的自然條件下,該地區農業發展有什么特點? 答:農業發展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統。為什么兩河流域能成為世界文明的另一搖籃?答:兩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很適宜于農業生產文明歷程 1.試一試:古代西亞國家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看書完成年代尺,請在相應的時間上標出歷史事件。 古代西亞歷史發展: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現很多小國。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倫王國統一并建立王國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一公元前16世紀被外族滅亡>>> 多媒體課件播放古巴比倫城地圖和遺址 公元前16世紀初,古巴比倫被赫梯人所滅赫梯人最為著名的,就是他們精良的青銅和鐵質武器,還有他們無堅不摧的戰車。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洗劫巴比倫,進入兩河流域。>>> 多媒體課件播放赫梯武士和戰車文明成就思考:古代西亞國家創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看書,在書上畫出關鍵詞 )①律法:《漢謨拉比法典》②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③建筑:空中花園④歷法: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漢謨拉比法典》1901年,法國考古學家在伊朗的蘇撒考古時發現,后被劫奪到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此圖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現的內容是漢謨拉比正從太陽神那里接過象征統治權力的權杖,圖中人像坐著的是太陽神沙馬什,他手里握著的是“權杖”,站在太陽神面前的就是漢謨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約8000字,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 多媒體課件《漢謨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目的:為了維持統治。制定者:漢謨拉比地位: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內容:(見書本P6)>>> 多媒體課件漢謨拉比頭像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說一說,它是保障哪一階級利益的?答: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律。想一想,這些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兩個自由民打架……這就是所謂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雖然有原始的“同態復仇”痕跡,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觀念,但這種公正主要體現在身份和社會地位相同的人之間。如果奴隸主弄瞎了奴隸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數量的錢就可了事。 反映了當時社會中,社會地位高的階級對社會地位低的階級享有特權。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的許可……理發師的手就要被砍掉。反映了奴隸主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采取的刑罰十分殘酷。 自由民把從宮廷逃出的奴隸藏匿在家……這家主人應被處死。 反映了當時奴隸主的特權受到法律的保護。 《漢謨拉比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現代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2.文字(1)楔形文字發明者:蘇美爾人發明使用的區域:古代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發明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西亞文化的發展 >>>多媒體課件展示楔形文字 思考:為什么把古巴比倫的文字稱為楔形文字?答:因為它下筆時深寬,提筆時細狹,形狀像木楔,所以叫“楔形文字”,也有人稱它為“箭頭字”。 >>>多媒體課件展示楔形文字的文物腓尼基文字腓尼基人創造的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 >>>多媒體課件展示腓尼基文字的文物思考:古代北非和西亞產生過哪些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等。它們對世界語言文化的發展有什么貢獻?文字的出現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現,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3.巴比倫空中花園相傳,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采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臺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并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墻環繞。王妃見后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多媒體課件展示空中花園想象圖4.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兩河流域的人們,通過觀察月亮圓缺變化的規律,編制了太陰歷。他們規定七天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別是太陽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計時方法上,他們把一天分為12小時,每小時分為60分,每分鐘分為60秒。我們現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計時法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三、課堂練習1.選擇題(1)《愛在西元前》的歌詞中唱道:“古巴比倫王朝頒布了__________,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备柙~中的橫線處應填寫( A )A.《漢謨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刑法典》 D.《商法典》(2)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出現在( C )。A.黃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C.兩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3)經過長期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22個字母,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礎的是( B )A.象形文字 B.腓尼基字母文字C.楔形文字 D.希臘字母四、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板書設計】 文明誕生的標志課件23張PPT。第一課 亞非大河文明 ——古代西亞國家歷史與社會 八年級上新知導入 讀課文第5頁內容和圖1-5,說說兩河流域指的是哪兩條河流?它有什么美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有“新月沃地”之稱生活在“新月沃地”的居民有A.希伯來人 B.腓尼基人 C.蘇美爾人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一、地理環境新知講解地理位置:氣候:河流: 地處亞洲西部,瀕臨地中海和波斯灣熱帶沙漠氣候,干旱少雨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但河水流量不穩定注意:新月沃地不等于兩河流域。(兩河流域只是新月沃地的一部分,新月沃地還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區)問題1:這種干旱少雨的自然條件下,該地區農業發展有什么特點? 自主學習農業發展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統。問題2:為什么兩河流域能成為世界文明的另一搖籃?兩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很適宜于農業生產新知講解二、文明歷程古代西亞國家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看書完成年代尺,請在相應的時間上標出歷史事件。 前3500年南部出現很多小國。前1894年古巴比倫王國統一并建立王國前16世紀被外族滅亡前4000前2000公元元年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一新知講解公元前18世紀的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城遺址新知講解 公元前16世紀初,古巴比倫被赫梯人所滅 赫梯人最為著名的,就是他們精良的青銅和鐵質武器,還有他們無堅不摧的戰車。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洗劫巴比倫,進入兩河流域。新知講解三、文明成就①律法:②文字:③建筑:④歷法:空中花園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新知講解1.《漢謨拉比法典》1901年,法國考古學家在伊朗的蘇撒考古時發現,后被劫奪到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此圖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現的內容是漢謨拉比正從太陽神那里接過象征統治權力的權杖,圖中人像坐著的是太陽神沙馬什,他手里握著的是“權杖”,站在太陽神面前的就是漢謨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約8000字,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新知講解目的:制定者:地 位:內 容:為了維持統治。漢謨拉比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見書本P6)新知講解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說一說,它是保障哪一階級利益的?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律。新知講解想一想,這些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兩個自由民打架……這就是所謂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雖然有原始的“同態復仇”痕跡,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觀念,但這種公正主要體現在身份和社會地位相同的人之間。如果奴隸主弄瞎了奴隸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數量的錢就可了事。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的許可……理發師的手就要被砍掉。自由民把從宮廷逃出的奴隸藏匿在家……這家主人應被處死。反映了當時社會中,社會地位高的階級對社會地位低的階級享有特權。反映了奴隸主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采取的刑罰十分殘酷。反映了當時奴隸主的特權受到法律的保護?!稘h謨拉比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F代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新知講解2.楔形文字 發明者: 發明使用的區域: 楔形文字發明的作用:蘇美爾人古代兩河流域 有力地推動了西亞文化的發展新知講解為什么把古巴比倫的文字稱為楔形文字? 因為它下筆時深寬,提筆時細狹,形狀像木楔,所以叫“楔形文字”,也有人稱它為“箭頭字”。新知講解新知講解____________ 創造的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腓尼基人腓尼基文字黎巴嫩古代北非和西亞產生過哪些古老的文字?自主學習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等。它們對世界語言文化的發展有什么貢獻? 文字的出現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現,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新知講解3.巴比倫空中花園 相傳,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采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臺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并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墻環繞。王妃見后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新知講解4.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 兩河流域的人們,通過觀察月亮圓缺變化的規律,編制了太陰歷。他們規定七天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別是太陽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計時方法上,他們把一天分為12小時,每小時分為60分,每分鐘分為60秒。我們現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計時法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課堂練習1.《愛在西元前》的歌詞中唱道:“古巴比倫王朝頒布了_______________,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歌詞中的橫線處應填寫( )A.《漢謨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刑法典》 D.《商法典》 A2.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出現在( )。A.黃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C.兩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C3.經過長期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22個字母,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礎的是( )A.象形文字 B.腓尼基字母文字C.楔形文字 D.希臘字母B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滦竭^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2古代西亞國家(學案).doc 1.1.2古代西亞國家(教案).doc 1.1.2古代西亞國家(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