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1細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細菌的基本形態;2.識記細菌的結構特點,通過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3.理解細菌的生殖方式。能力目標:通過分類、計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實驗設計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分析細菌與人類的關系,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二、教學重點細菌生命活動的特點;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環節 情景導入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所以飯前便后要洗手,知道為什么嗎?師生互動,讓學生舉起雙手認真觀察有沒有細菌,想不想了解細菌的真面目呢?第二環節 出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了解細菌的形態;2.掌握細菌的結構特征及營養方式;3.知道細菌的生殖方式及細菌的主要特征。學習重難點: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結構特征及營養方式;細菌的生殖第三環節 自主學習學習任務一:細菌的形態閱讀P90面,完成下列各題1、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是______細胞生物;2、細菌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種基本性態。學習任務二:細菌的結構閱讀P91第一、二自然段內容,完成下題1、細菌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結構,沒有成形的______,只有遺傳物質集中的區域叫做______;2、細菌還有些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殊結構。學習任務三:細菌的營養方式和呼吸方式閱讀P91第三、四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題1、大多數細菌______葉綠體,它的營養方式______;2、異養生物分為______生活和______生活;3、按細菌的呼吸方式分為______細菌和______細菌。閱學習任務四:細菌的生殖方式閱讀P92至P93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題1、細菌通過______進行繁殖; 2、細菌的主要特征:第四環節 合作探究探究一:細菌內部結構分組討論細菌的結構,并要學生上臺講解細菌的結構,遇到惡劣的環境怎么辦? 探究二 細菌營養方式學生分組討論,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結構差異,決定了細菌的營養方式與植物不同。請你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是怎樣的呢?絕大多數細菌不含葉綠素,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屬于異養生物。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探究三 細菌的呼吸方式和生殖方式討論:細菌要不要呼吸,它的呼吸方式?細菌怎么繁殖后代? 細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第五環節 展示提升1.細菌的哪些特點與它們分布廣泛相適應?個體微小(芽孢可以抵抗不良環境;分裂繁殖速度快;營養方式和呼吸類型多樣)2.細菌與人類的關系。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事物。多數細菌有益 少數細菌有害第六環節 過關檢測1、細菌的個體都非常______。細菌的形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細菌之所以分布廣泛,是因為:A、細菌的個體_______。 B、細菌是進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 C、細菌的休眠體——_______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還可以四處飄散。3.細菌細胞的主要結構有__ 、__ 和__,但沒有成形的__。4.下列有關細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絕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少數細菌對人類有益B.細菌對人類都是有害的C.細菌對人類都是有益的D.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少數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第七環節 歸納總結細菌形態:{個體小 球形、桿形、螺旋形 單細胞}細菌結構:{具有細胞壁、膜、質,無成形的細胞核有些有鞭毛、莢膜、芽孢}細菌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細菌營養方式:腐生和寄生細菌呼吸類型:需氧性和厭氧性與人類關系:多數是朋友,少數有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