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順市教學工作計劃與總結安順市2018 ~2019學年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與總結學 校: 普定縣雞場坡鎮雞場中學 任課教師: 彭 文 靜 任課班級:七年級(2)、(3)班 任課學科: 數 學 2019年 2月25日 訂一、上學期成績統計班級 成績 項目 七(2) 七(3) 平均分 及格率 標準差 標準分 二、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主要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5章:相交線和平行線;第6章:平面直角坐標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第10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教材每章開始時,都設置了章前圖與引言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在教學中,適當安排如“觀察與猜想、試驗與探究、閱讀與思考、信息技術應用”等以及欄目,讓我們給學生適當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在教材各塊內容間,又穿插安排了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等的數學活動,不但擴大了學生知識面,而且增強了學生對數學文化價值的體驗與數學的應用意識。習題設計分為;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三類,體現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獲得數學中的基本理論、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會將實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幾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過程并學會在實際問題進行應用。 3、初步具有數學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1、采用思考、類比、探究、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動; 3、密切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類比、歸納的能力. ?。ㄈ┣楦袘B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系,和諧發展的主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逐步形成數學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二、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的要求: 1.初步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2.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重難點及措施 一、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垂線的概念和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平方根與立方根.會求一個數的平方根與立方根;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理解與建立及點的坐標的確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及實際應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與簡單應用;調查的意義、特點及分類,利用扇形圖、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拆線圖描述數據。 二、本學期的教學難點: 證明的思路、步驟、格式,以及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應用;實數的概念,實數與數軸一一對應的關系;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坐標及點的位置的確定;不等式基本性質的理解與應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繪制數據統計圖及如何利用各種統計圖對調查對象作出正確的描述。 三、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1、認真做到教學相長。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及時反饋學習信息,搞好學習評價,教會學生學習,做學生的引導者。 2、隨時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適時介紹數學家,數學史,數學趣題,給出數學相應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創造和諧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發散創新思維,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更新教育理念。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過時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慣鍵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開展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以優帶差,共同提高。 8、實行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布置,因人而異,課堂上照顧好好、中、差在三類學生。 9、搞好個別輔導。搞好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及時對學困生輔導,跟上學習步伐。 10、開展課題學習。把學生帶入研究的學習中,學會探究,合作,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11、運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內容、有效處理復雜的數學運算等。 12、做好培“優”助“困”計劃及措施。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2)、(3)的數學教學任務,這兩個班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兩個班總109人中只有20人左右的數學及格,其中大多數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差異性還是較大,學生的學習習慣主要集中在小學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師的“講”,大多數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很不適應當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養學生兩個習慣的養成,堅決落實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課堂教學改革還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即在教學中注重繼續培養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繼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繼續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地學習。 三、教學進度計劃與實施周 次 教學內容 起止頁數 作業布置 作文(實 驗)次數 實施 情況 備注 次數 題數 1 開學前準備及第一章的5.1--5.2. 1-12 1 5 2 全校軍訓3 5.2—5.3 13-22 2 9 4 5.4及本章小結復習 28-38 2 5 5 第五章復習測評 1 5 6 6.1--6.2 40-52 7 6.3及本章小結復習 53-62 2 8 8 第六章復習測評 2 10 9 7.1—7.2.2 64-76 1 5 10 7.2.3及本章小結復習 77-86 2 8 11 ? 半期考試12 8.1—8.2 88-98 2 10 13 8.3及本章小結復習 99-112 2 10 14 第八章復習測評 1 5 15 9.1—9.2 114-125 2 10 16 9.2、9.3及本章小結復習??? 115-133 1 5 17 第九章復習測評 1 10 18 10.1--10.2 135-152 1 10 19 10.3及本章小結復習? 153-161 20 期末考試 四、培“優”助“困”計劃為了改變七年級(2)、(3)這兩個班目前成績不好的現狀,我特地制定以下培“優”助“困”計劃。 培“優”助“困”目標 培優目標: 通過個別輔導,幫助和促進這部分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取使他們在增進知識和提高能力這兩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培養。每次輔導都精心準備,做到有的放矢。讓他們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質疑,并且讓他們幫助一些后進生,提高他們的能力。 助困目標: 1、首先從思想上進行輔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課堂上多鼓勵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2、努力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實施課堂分層教學,讓學困生在課堂上都有所得,在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上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3、從思想上克服他們的浮躁情緒,教育他們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經常與他們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4、定時收查他們的作業,以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培“優”助“困”措施 由于我班學生很多,他們的性格很復雜,數學素質差距較大,為縮小在數學上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們將采取以下的措施: 1、通過平時單元考試和課堂了解,數學老師我挑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幫教學困生。與此同時,挑選數學課代表,由每個數學課代表帶一個學困生, 雙管齊下,共同提高。 2、平時也要注重對數學課代表及小組長的培養,培養小組長認真負責的態度。在班內形成一種要學習的好風氣,提高班級的整體成績。對每一位差生和尖子生負責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每一位處于中間層次的學生,其實他們才是班級靈魂和中流砥柱。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重視,才能整體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我們教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3.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4.采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并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6.學習時間為每周三下午輔導輔導七(2)班的學困生、周四七(3)班輔導學困生。對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并做出評價。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周課時數 學校審查意見 2019年2月25日 五、本學期成績統計及質量分析成 績 統 計 班級 成績 項目 平均分 及格率 標準差 標準分 質量分析及教學反思 學校評價意見 - 4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