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進化的原因一、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觀察圖片,能了解人工選擇的過程和條件。 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觀察圖片,能夠了解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蛾的數量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事例。 通過觀察原雞進化以及學習樺尺蛾數量變化的情況,能夠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二、教學重點 了解人工選擇的過程和條件,了解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蛾的數量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事例。理解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三、教學難點 了解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蛾的數量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事例。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四、教學過程教學進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導入一般來說,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種類產生,也有一些生物種類滅絕。各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推動生物不斷進化的原因是什么?回顧上一節課內容,跟隨老師的思路產生是什么導致生物進化思考。2.人工選擇1859年,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以大量的事實證明生物是進化的,并且用他提出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2內容。了解達爾文,自主閱讀課本閱讀P32及P40內容,據圖23-6原雞和幾個品種的雞對比,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原雞是各種雞的祖先。幾個品種的雞與原雞相比,它們發生了哪些明顯的變化?這些品種的雞是怎樣產生的?2.在生活中,用人工選擇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或動物的品種很多,你能說出幾種嗎?仔細觀察幾個品種的雞與原雞的不同之處,根據對達爾文的了解和獨立思考回答問題。3.自然選擇引導學生閱讀P33-P34英國樺尺蛾數量變化內容,播放相關課件視頻,據圖23-7使學生對樺尺蛾的顏色數量變化和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有初步理解。據圖23-8中的樺尺蛾數量變化表對比使學生對這一現象有更科學直觀的了解。引導回答下列問題:1.從1890年到1960年,這個地區的兩種體色的樺尺蛾數量發生了什么規律性的變化?2.工廠長期排放黑煙對兩種體色的樺尺蛾數量變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加入樹林里沒有捕食樺尺蛾的小鳥,這兩種樺尺蛾數量還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嗎?這給了你什么啟示?自主閱讀課本,觀看課件及視頻。根據圖23-7及23-8和老師提問的問題,對于樺尺蛾數量的變遷中產生的規律有良好的認識,思考回答老師問題。4.小結及作業1.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用他提出的自然選擇的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2.人工選擇的啟示:人工選擇是根據人們的需要和愛好,對生物發生的變異進行不斷選擇,從而形成生物新品種的過程。3.自然選擇: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其內容包括a.過度繁殖b.生存競爭c.遺傳和變異d.適者生存總結交流本節課的收獲,對于生物進化的原因由原來的心存疑問,轉變為初步領會了解。五、板書設計第3節 生物進化的原因一、人工選擇:根據人們的需要和愛好,對生物發生的變異進行不斷選擇,從而形成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叫做人工選擇。二、自然選擇1.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2.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a.過度繁殖b.生存競爭c.遺傳和變異d.適者生存3.自然選擇: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