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秦嶺——淮河分南北 復雜的自然環境,使中國不同地域之間差異十分顯著。人們在與當地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正是這些差異與特色,為不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基礎。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何況自然環境!中國從南向北有不同的溫度帶,從東向西,降水各有不同,僅兩者的不同搭配,就產生了千姿百態的地域景觀。地分四野:為了便于記憶和分析,左圖可以變形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秦淮一線昆-阿-祁太-陰-賀橫斷山 中國大多數人口生活在平原廣闊、土地肥沃、降水較為豐富的東部季風區。習慣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大體上將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大區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北方和南方的人們在生活習慣上有一些明顯的不同。秦嶺—淮河一線北方南方秦淮分南北 以上這些差異的形成,自然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氣候因素是至關重要的。 讓我們從氣溫、降水、植被、河流等方面比較一下秦淮南北的差別: 中國北方和南方的氣溫差異很大,尤其是在冬季。利用等溫線圖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個特點。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情況,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16°C8°C0°C24°C等值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高線、等壓線…… 讀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圖,了解冬季南北方氣溫的差異。找一找哪條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0°C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河流冬季結冰,越往北冰期越長河流冬季不結冰。水量充足,利于航運。我國冬季氣溫溫差大:一月份最冷的地方時黑龍江的漠河鎮,平均氣溫為-30.6°C。極端最低氣溫-52.3°C,而海南為16 °C。漠河讀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了解夏季南北方的氣溫差異。最北的漠河一帶,氣溫也在8°C以上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全國大多數地區氣溫均在20°C以上 圖中哪條等降水量線比較接近秦嶺-淮河一線?800mm等降水量線比較接近秦淮一線旱地作物為主夏稻冬麥為主1月份0?C等溫線,確定了亞熱帶和溫帶的分界。800mm等降水量線,確定了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秦淮一線北方山區的梯地獨龍河谷地帶的梯田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二年五熟一年三熟熱量向南遞增水分向西遞減年畝產250kg鮮草年畝產150kg鮮草年畝產50kg鮮草熱量向南遞增水分向西遞減年畝產250kg鮮草年畝產150kg鮮草年畝產50kg鮮草南與北的主要差異是:氣溫水分東西部之間的主要差異是:內容 區域 秦嶺—淮河以北(北方) 秦嶺—淮河以南(南方)自然環境 1月均溫 0°C以下 0°C以上7月均溫 28°C以下 24°C以上氣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 800mm以下(半濕潤) 800mm以上(濕潤)水文特征 河少、水少、冬季結冰 河多、水多、冬季不結冰人文環境 主要農作物 小麥、玉米(旱地) 水稻(水田)熟數 兩年三熟,一年一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飲食 面食為主 米飯為主交通 陸路 水陸兼備民居 注意防寒(封閉) 注意通風、防雨(敞開)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差異南方地區多丘陵北方地區多平原溫帶氣候熱帶、亞熱帶氣候高于0?C低于0?C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住房注意防寒住房注意通風、防雨喜歡吃米飯喜歡吃面食有公路、鐵路、航道陸路交通為主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小麥、玉米,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項目 南方 北方民居特色 飲食習慣 交通方式 地 形 氣 候 1月均溫 年降水量 主要農作物 秦淮淮河分南北:六線合一①南北分界線②1月0℃等溫線經過地③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線經過地⑤濕潤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⑥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感受?1、下列現象是南方?是北方? 還是南北方都有?作物一年兩或三熟。作物一年一熟。雨熱同期。亞熱帶氣侯。一月平均氣溫低于0°C。一月平均氣溫高于0°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灌溉種植水稻。 種植冬小麥春小麥。內河航運發達。河流結冰。河流不結冰。發生旱澇災害。2、下列城市屬于南方還是北方? 大連 北京 廣州 昆明 濟南 鄭州 武漢 上海北方北方南方南方北方北方南方南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