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平撇》教學設計教材分析:1、《平撇》這篇課文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書法練習指導教材,三年級下冊第7課。2、本課的學習內容為顏體字的基本筆畫,是在學習上學期的撇畫以及本學期第5課點撇、第6課短撇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撇的認識和學習。本文要求學生在掌握點撇和短撇的基礎上能夠掌握平撇的書寫方法。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顏體平撇的勢態特征與書寫要領。?2、使學生初步掌握平撇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運筆方法。3、使學生借助米字格能基本準確地臨寫出范字的字形結構。4、使學生通過賞析和臨寫,體驗、感悟漢字點畫圓渾厚重之美。教學重難點:重 點:掌握平撇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運筆方法及其與短撇的區別。難 點:能書寫出比較標準的平撇筆畫。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準備:教師:自制教學Flash課件、毛筆、墨汁、硯臺、書寫練習用紙(米字格毛邊紙)、筆托、鎮尺、毛氈等。學生:毛筆、墨汁、硯臺、書寫練習用紙(米字格毛邊紙)、筆托、鎮尺、毛氈等。教學方法:采取“雙主模式”進行教學,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運用“班班通”投影設備進行示范書寫。學生通過觀察、臨帖、校帖等學習方法掌握所學知識。教學過程:復習導入1、播放Flash課件,復習點撇和短撇的書法方法及這兩種筆畫間的異同。2、播放動畫將短撇通過旋轉變化成平撇,導入并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通過播放動畫,讓學生了解幾種撇畫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為學生完成本課的學習內容打下基礎。二、探索新知(一)平撇的運筆步驟1、讓學生在已掌握上一課學習內容(短撇)的基礎上,探索平撇的書寫方法。要求:(1)用短撇的書寫方法試寫平撇,嘗試平撇的運筆步驟。(2)體會入筆、行筆和收筆與書寫短撇的異同。2、讓學生從入筆、行筆、收筆這幾個方面對平撇的運筆步驟進行歸納。同時教師繪制運筆步驟示意圖并板書:運筆步驟示意圖①、逆鋒朝右上入筆。②、折鋒朝右下鋪毫行筆。③、向右下撇出。④、力送盡頭,鋒從中出。【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利用已學知識進行嘗試書寫,并歸納出平撇的運筆步驟,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短撇與平撇的聯系的區別,為后面的書寫打下理論基礎。這樣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既降低了學習難度,且能讓他們快速掌握概括主要學習內容,突破本課的學習重點。(二)示范與練習1、教師根據學生書寫情況進一步進行講解,并通過投影范寫。要點:短撇和平撇在行筆時都是朝右下方行筆,不同之處在于角度的不同,短撇向右下45度左右,平撇角度更小,大概只有5度左右。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找出一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練習進行點評。【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平撇的書寫過程,掌握書寫要點,再進行練習,從而進一步掌握平撇的書寫方法。教師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練習進行占評,讓學生向寫得好的同學看齊并產生自豪感,同時讓出現的錯誤不再重復。(三)范字賞析與練習1、出示范字“千”和“秋”,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平撇在漢字中的運用,并對范字進行賞析。提示:從整個字的外形、筆畫的粗細、長短;各部分之間的聯系、穿插、避讓等方面進行賞析。“千”字上緊下疏。撇粗短,橫輕,豎重,豎畫位置在豎中線上。“秋”字字開方正,左窄右寬。左部左伸右縮;右部上窄緊,下寬伸,左右兩點聚攏呼應,撇捺舒展,撇伸左下,可以將左右兩部分聯系起來。2、教師通過投影范寫,學生跟著進行書空,然后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提示:每一次書寫完畢,應進行校帖,找出存在的問題后,再進行下一遍書寫。3、對學生練習效果進行評價,先讓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再作總體評價。評價方法:(1)字的總體結構。(2)每一遍書寫效果對比。【設計意圖】對筆畫的學習,目的是對漢字的書寫,通過范字練習,讓學生將所學筆畫應用到相關文字中。通過對范字結構的賞析,有助于學生對范字的理解,為能規范地進行書寫打下認知基礎。校帖是書法練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斷地進行校帖,才能找出問題之所在,也才能進一步規范書寫對象。因此,在本環節中重點強調校帖,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校帖的重要性,從而養成校帖的習慣。通過評價,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和長處和不足,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三、積累總結,拓展延伸1、對本課學習重點平撇的書寫運筆步驟進行回顧小結。2、利用課外時間在《勤禮碑》中找出帶有平撇筆畫的字,進行書寫練習。【設計意圖】對學習重點的回顧小結,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的書法練習中去。四、板書設計 7 、平撇 運筆步驟示意圖①、逆鋒朝右上入筆。②、折鋒朝右下鋪毫行筆。③、向右下撇出。④、力送盡頭,鋒從中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