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豎心旁》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方式和坐姿,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提高書寫能力。引導學生了解豎心旁的形態特點,明白豎心旁的正確書寫。學生基本掌握范字“怡”和“悟”的寫法,把握筆畫之間的關系。4、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發學生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興趣,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豎心旁的形態特點,明白豎心旁的正確書寫,教學難點:學生基本掌握范字“怡”和“悟”的寫法,把握筆畫之間的關系。課前準備:學生:筆、墨、紙、研教師: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漢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倉頡造字至今有5000多年的歷史。出示心的象形字圖片,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字呢?人心,土藏,在身之中,字形像泵血器官的形狀。這是古代的心,心作為偏旁,有兩種,一種是心字底,一種是豎心旁。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豎心旁的寫法,板書豎心旁學習新知學習豎心旁(1)欣賞顏勤禮碑今天我們要臨的是顏勤禮碑中的帶豎心旁字,出示顏勤禮碑并介紹。(2)讀貼出示豎心旁,有哪些筆畫組成?各個筆畫的位置關系和特點?左點、右點、垂露豎,左點兒距離豎遠有點兒大,右點兒小距離豎近,垂露豎不僵腳,微微斜曲的態勢,(3)講解走勢圖過渡:知道了豎心旁的特點,該怎么書寫豎心旁呢?黑板上講解毛筆走勢圖,左點:順鋒入筆漸行漸重,向下頓筆回鋒收筆;右點:順鋒入筆右下頓筆回鋒收筆;垂露豎:逆鋒起筆略頓中鋒向下行進,向左出弧形向右下稍頓回鋒。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臨寫一個豎心旁,比對調整后再寫一個。坐姿十二字: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心靜氣緩(6)展示學生書寫練習全班評價反饋糾正豎心旁的書寫。(7)鞏固練習再寫兩個。提醒寫字姿勢:臨帖書寫“怡”、“悟”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豎心旁的寫法,你們知道臨帖過程的幾個步驟嗎?(讀帖、臨寫、比對、調整)(2)引導學生讀帖出示“怡”“悟”,說說左右兩部分在米字格中的比例?學生交流板書:左窄右寬 上下貫通(3)學習“怡”字關鍵筆畫在米字格中的占位?學生交流教師講解(4)學生臨寫“怡”用雙鉤摹寫法寫一個比對調整后再寫一個,教師巡視畫紅圈。(5)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悟”字(6)同桌互評欣賞對方作品3、拓展其它豎心旁的字過渡:其實顏勤禮碑中的豎心旁的字還真不少啊!出示慟、懷、惟、恤,比較豎心旁在不同的字中形態有什么異同?說說豎心旁筆畫位置關系?生:交流 臨寫一個“惟”展示學生作品出示評價標準:筆畫規范、字體端正、結構合理,字形美觀過渡:我國歷代書法家真不少,你知道楷書四大家嗎?欣賞他們寫得豎心旁的字?邊欣賞老師介紹書法家的書寫特點:歐陽修:筆畫瘦勁、棱角分、結構嚴謹、用筆果斷。柳公權:方圓兼備,骨力豐盈、結構唯美、用筆剛健。趙孟睿盒翁宥誦恪⒐羌芫⑼Α⒎秸?餮稀⑼餿崮詡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