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二章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內容:《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目標:1.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及其作用,識別他們的食物來源;2.嘗試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分析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3.列舉幾種無機鹽和維生素的缺乏癥狀。教學重難點:重點:1.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及其作用難點:1.各類營養物質的主要作用;2.“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動教學過程:集 體 備 課 個案設計第一課時一、新課導入:回顧七年級上冊內容:我們知道,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七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知道綠色植物需要水、無機鹽、有機物三種營養物質,那么我們人體每天吃的食物中,又能為我們提供哪些營養物質呢?它們又有什么作用呢? 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根據線上課堂我們學過的知識,請同學回答: 1.人體的六大營養物質是什么? 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2.六大營養物質中,哪些是供能物質?哪些是非供能物質? 糖類 水 供能物質 脂肪 非供能物質 無機鹽 蛋白質 維生素 3.哪些是有機物?哪些是無機物? 糖類 水 有機物 脂肪 無機物 無機鹽 蛋白質 維生素 閱讀教材P38~39“常見的食物成分表”,說明:不同食物所含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是各不相同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人體細胞所含營養物質和所需能量的來源。 過渡:看到表格的“能量”一欄,我們怎么證明食物當中含有能量呢?做這個表的科學家又是怎么測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數值的呢?接下來我們看到教材P20探究: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三、探究: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自學教材P20-22,根據教材提出的三個問題,將學生分為三組,嘗試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小組討論前,教師提出問題:1.蘊含在食物中的能量是什么形式的能量?(化學能)2.化學能看不見,摸不著,更無法測定,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測定食物中的化學能呢?(可以點燃食物,將化學能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能量,比如熱能)3.點燃食物,化學能轉化成熱能以后,我們就能感覺到熱能被釋放出來了。那么又怎么測定釋放出的熱能呢?(可以點燃食物加熱水,測定水升高的溫度,根據比例換算成能量)小組討論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材料用具、組裝實驗裝置、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派代表展示。教師展示自己的實驗方案,對照小組展示的實驗方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誰的更好?好在哪里?播放模擬實驗視頻,測得實驗數據,得出結論。對照教材P38~39“常見的食物成分表”,思考以下問題:1.模擬實驗數據計算得出的結果與表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又是為什么?(不一致。原因主要是熱能的散失、燃燒不充分。)2.你們測定的數據與其他小組的數據相同嗎?如不同,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實驗操作不規范、讀數不夠準確或計算失誤等。)3.這個實驗只做一次,結果可靠嗎?應當怎樣做?(探究實驗只做一次,可能有誤差出現,所以結果不可靠。應該在一切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重復做3次,取三次的平均值,盡量減少實驗誤差。)全班交流,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食物所含能量不同。實驗存在誤差,可以通過改進實驗裝置、設置重復組來減少實驗誤差。過渡:通過實驗,我們證實食物中確實含有能量,食物還為我們人體提供多種營養物質。那么食物中主要的能源物質是哪些呢? 第二課時四、糖類、脂肪、蛋白質回顧教材P19~20,解答以下問題:1.食物中哪些營養物質能提供能量?(糖類、脂肪、蛋白質)2.能源物質在提供能量時有什么不同?(糖類是主要供能物質,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類提供的;脂肪是備用能源物質;蛋白質也能被分解提供能量,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3.糖類是指各種吃起來有甜味的糖嗎?哪些食物含糖量比較高?(不是。小麥、高粱、水稻、玉米、土豆、薯類、甘蔗等。)4.哪些食物含蛋白質多?(蛋、奶、魚、肉、豆類等)5.哪些食物含脂肪多?(肥肉、花生、核桃、豆類、動物油、植物油等)6.為什么病人不能正常進食時要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人體生命活動主要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糖類提供的)7.小明得了重感冒,幾天吃不下飯,體重明顯下降,為什么?(貯存在體內的脂肪等物質消耗多而補充少)8.為什么青少年以及傷病員要多吃蛋、奶、魚、肉?(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五、水和無機鹽的作用同屬于營養物質的水、無機鹽、維生素,他們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那么他們對人體有什么作用呢?(播放視頻,梳理筆記,強化記憶)抽查學生掌握情況。六、維生素的作用閱讀P23的故事,簡單概括維生素C的發現。教師提問:維生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維生素是一類比較簡單的有機物,種類很多,其中大多數是人體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們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物質所不能代替的。展示維生素缺乏癥的圖片,給時間自由記憶,抽查掌握情況。七、“第七類營養素”——膳食纖維閱讀P25科學·技術·社會,回答:1.膳食纖維是什么?膳食纖維是指除淀粉外的復雜糖類,包括纖維素、果膠等。纖維素和果膠是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2.它的食物來源有哪些?蔬菜、水果、海藻、糧食(特別是粗糧)等植物性食物。3.它有什么作用?食草動物的腸道里有專門消化膳食纖維的微生物,能夠靠吃草生存。人的腸道中沒有這樣的微生物,因此無法消化膳食纖維,它不能被人體所利用,不能提供能量。但是它可以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排空,預防大腸癌;降低血脂和血糖;預防糖尿病;控制體重等。八、課堂小結與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第一課時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糖類 水 供能物質 脂肪 非供能物質 無機鹽 蛋白質 維生素 糖類 水 有機物 脂肪 無機物 無機鹽 蛋白質 維生素二、探究: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第二課時三、食物中營養物質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