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學(蘇教版) 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2.了解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人體中的作用以及它們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能力目標: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認同人類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生物圈的其他生物。2.改變學生偏食、挑食的壞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關注人體的營養健康。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舉例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2.了解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人體中的作用以及它們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教學難點: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教學用具教師準備:PPT課件、面粉溶液、雞蛋清、花生種子、碘液、試管、膠頭滴管、清水、熱水、一次性杯子等。學生準備:預習新課、土豆片、面包片、饅頭等。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師:用PPT展示《饑餓的蘇丹》這幅圖片,給同學介紹這幅圖片拍攝的場景。生:傾聽。師:繼續展示非洲難民的孩子骨瘦如柴,無力行走的圖片。生:觀察,產生心靈的震撼。師:給同學們講述1942年河南中原大饑荒,久旱無雨加上戰亂,餓死的災民多達500多萬人,慘絕人寰,舉世震驚。生:傾聽,產生共鳴。師:PPT展示問題:對于這些災民和難民來說,它們最需要的是什么?生:食物、糧食師:人必須攝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維持生命,進行學習、社交等活動。不同的食物能夠提供人體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也能供給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那么食物究竟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物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師:PPT展示本節學習目標:1、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2、了解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人體中的作用以及它們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3、學會用實驗的方法驗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 一、預習反饋教師用PPT展示以下三個問題,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1、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是否相同?2、含有同種營養成分的食物生產原料相同嗎?3、食物中一般都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呢?請學生回答:1、不同的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不同。2、含有同種營養成分的食物生產原料不一定相同。3、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教師補充: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屬于有機物;水、無機鹽屬于無機物。教師設疑:這些物質在哪些食物中含量較多?在人體中具有怎樣的作用?從而引出下一個環節。二、互助探究教師用PPT展示本環節的要求和問題:自學課本23、25、26、27頁,同桌討論完成以下問題:1、說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2、說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人體中的作用。 討論完畢后,請同桌起來回答,一人回答營養物質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一人回答該營養物質在人體中的作用。蛋白質:生1: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魚、蝦、雞蛋、豆、牛奶等。生2:蛋白質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只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保證身體健康。師:補充完善。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糖類:生1:富含糖類的食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紅薯、馬鈴薯、藕、甘蔗、甜菜、蜂蜜等。生2:糖類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是人體進行運動、呼吸等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物質。師:強調淀粉屬于糖類。脂肪:生1: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豬肉、羊肉、豆油、花生、核桃、芝麻等。生2:脂肪能夠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多余的脂肪貯存在人體的脂肪組織中,具有保持體溫和防止機械損傷等作用。師:特別強調:蛋白質、糖類、脂肪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是人體內的供能物質。三者的供能順序是: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生1: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生2: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維護人體健康、促進生長發育和調節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師: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雖然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是若缺乏維生素,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將會受到影響,甚至引發疾病。有四位學生就是因為缺乏某種維生素,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困擾,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師:用PPT展示四幅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的描述判斷這四位同學得了什么病,是因為體內缺乏哪種維生素。生:缺乏維生素A,會患夜盲癥;缺乏維生素B,會得腳氣病;缺乏維生素C,會患壞血病;缺乏維生素D,會患佝僂病。水:生1:日常生活中我們主要從飲食和飲用水中獲得水。生2: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還在調節人體溫度、排泄代謝廢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無機鹽:生1:日常生活中我們主要從飲食中獲得無機鹽。生2:無機鹽參與了人體的構成和各種代謝活動,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師:人體缺乏某種無機鹽會患相應的營養素缺乏癥,我國公民的膳食中容易缺乏鈣、鐵、碘等無機鹽,我們可以吃哪些食物來補充相應的無機鹽,預防哪些疾病,請同學完成下表。無機鹽 含量豐富的食物 可預防疾病鈣 ? ?鐵 ? ?碘 ? ?師:我們已經基本了解這六種營養物質,那如何通過實驗來驗證食物中存在這些營養物質呢?從而引出下個環節。三、合作質疑四人小組合作,通過實驗來驗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教師展示實驗器材:面粉溶液、雞蛋清、花生種子、碘液、試管、膠頭滴管、清水、熱水、一次性杯子等。教師提示:1、碘液一種棕色的液體。淀粉是一種糖類,它有一個特點,遇到碘液會變成藍色。2、蛋白質遇到高溫就會凝固成固態物質。3、脂肪能在紙張、布匹等上面留下 “油斑”。師:PPT展示科學探究的五個步驟,請同學按照科學探究的方法來設計實驗。生1:提出問題: 面粉中主要含有什么營養物質? 作出假設:面粉中的主要營養物質是淀粉。 實驗設計:往面粉溶液中滴加碘液,變藍說明面粉溶液中含有淀粉,不變藍說明不含淀粉。師:設疑:有沒有可能是面粉溶液中的水和碘液發生反應使溶液變藍的呢?生:不可能。師:如何設計實驗來說明?引導學生設置對照試驗。生: 往另一個裝有清水的試管中滴加碘液,看是否變藍。師:引導學生注意控制單一變量。 師:請學生說出驗證蛋白質、脂肪的實驗設計,教師對不足處進行引導補充。生:四人小組合作開展實驗,并在全班展示實驗結果。 四、鞏固拓展1、下列哪種物質遇碘變藍?( B )A、蛋白質 B、淀粉 C、脂肪 D、維生素2、遇高溫會凝固成白色固態物質的是( D )A、無機鹽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質3、饅頭中含有的主要有機物是( C )A、蛋白質 B、水 C、淀粉 D、脂肪4、下列等量物質中含脂肪較多的食物是( C )A、面包 B、雞蛋 C、花生 D、菠菜五、總結提升請同學總結這節課自己的收獲: 1、知識方面 2、實驗設計和動手能力方面 3、日常飲食方面課后作業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營養物質 主要來源食物 在人體中的作用蛋白質 脂肪 糖類 維生素 水 無機鹽 板書設計:一、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蛋白質 脂肪有機物 糖類 維生素無機物 水 無機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