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教科書版本)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 第三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 (蘇教版) 本節課程的性質、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選自蘇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十章第三節,呼吸系統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呼吸是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課標內容要求: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本節內容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要使學生養成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關心他人與社會的高尚情操。本節與生活,生命現象和生物科技聯系緊密,可實現STS教學理念。充分考慮了學生發展的需要、社會需求和生物科學的發展等方面,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的重點。 學情分析 由于我校是鎮級學校,所以學生都來自農村,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且對于呼吸系統疾病及空氣污染缺乏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大多數學生又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講究呼吸衛生、關注他人健康方面做得并不是太好。因此還需要用心幫他們糾正一些不良的呼吸衛生習慣,培養他們關注環境、關注他人健康的情感。七年級的學生新知接受能力強,思想也很活躍,整體的學習熱情都很高,所以可以利用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多媒體展示有關圖片、資料等,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2.解釋呼吸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及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2.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學會分析、歸納、總結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團隊精神。 2.通過呼吸系統結構的學習,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關注 自身健康。 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教學重點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解釋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系。 教學難點與關鍵 舉例說明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 教學資源與 教學手段 演示文稿(PPT) 圖片、圖表、動畫 教具 教材、黑板、粉筆、多媒體 其他資源 多媒體教室、網絡第二部分 教與學的過程設計教學 內容 教學手段 與方法 教師教授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設計宗旨與意圖 一、 圖片 激趣 導入 新課 【手段】 一組圖片 【方法】 展示法 提問法 講授法 ⒈播放一組圖片:被霧霾籠罩的城市【導言】請同學們觀看眼前的圖片,有什么感覺? 霧霾奪走了城市蔚藍的天空,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法正常的呼吸。霧霾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導致各種疾病?!咎釂枴快F霾會對人體的哪一系統造成最直接的傷害呢? (導入呼吸系統) 觀看圖片 【回答】城市被霧霾籠罩,幾乎看不見道路。 認真傾聽 【回答】呼吸系統(有的同學回答肺) 以當今社會的熱點霧霾導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霧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課。 二、 學習 新課 (一) 呼 吸 道 (一) 呼 吸 道 (一) 呼 吸 道 (一) 呼 吸 道 (一) 呼 吸 道 【手段】 圖片、教材、 白板 【方法】 展示法 板演法 【手段】 學生體驗、 圖片 【方法】 體驗法 【方法】 觀察法 討論法 歸納法 【方法】 知識聯絡法 講授法 【手段】 學生體驗 【方法】 引導法 講授法 聯系實際法 【手段】 圖片、教材 【方法】 觀察法 自主學習法 問題討論法 歸納法 【手段】 動畫 【方法】 演示法 提問法 討論法 1.組織學生:閱讀材p52,自學呼吸系統的組成,思考呼吸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 【展示】呼吸系統結構模式圖。 請學生上臺指出大屏幕上呼吸系統各部分結構的名稱。 【總結】通過剛才同學們自學及上臺演示,我們已經了解了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結構。 現在請兩名同學上黑板把呼吸系統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導言】現在請同學們深呼吸,思考當我們進行呼吸時氣體是如何進入我們體內的呢?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呼吸道的起點---鼻 1.鼻 請同學們互相觀察鼻子的結構思考鼻有什么作用? 【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學習一下鼻的作用(PPT展示鼻的結構及作用) 我們已經了解了鼻的結構及作用,請同學們思考討論下面兩個問題。 ①我們為什么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嘴呼吸? ②北歐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鼻子的形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總結】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并做補充。 【過渡語】氣體由鼻進入后,接下來會通過呼吸道的哪一結構? 2.咽 【導言】同學們首先回憶一下,我們之前學習哪一部分知識時學習過咽呢? 【講解】咽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組成部分,所以咽是氣體和食物進出的共同通道。 3.喉 【導言】我們知道喉可以發出聲音,那請同學們思考我們是如何發音的呢? 【講解】喉由軟骨和聲帶組成,氣體經過喉時會引起聲帶振動而發聲。 【活動】請同學們嘗試一下吞咽和呼吸能否同時進行呢? 【導言】剛才同學們得出了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時進行的結論,那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父母會經常提醒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那父母說的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講解】講解會厭軟骨的結構及吞咽時會厭軟骨的作用。解釋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的原因。 4.氣管、支氣管 【展示圖片】氣管和支氣管的橫切面結構圖以及氣管內表面結構圖。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52氣管的部分。 PPT展示自學問題:①氣管有什么結構能夠保證氣流暢?②氣管除了保證氣流通暢外還有哪些功能?③痰是怎樣形成的? 【總結】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并做補充。 出示呼吸道纖毛清掃作用的課件,展示痰的形成過程。 【提問】我們已經了解了痰的形成過程,我們能否隨地吐痰呢? 【組織討論】通過呼吸道的結構與功能的學習,思考討論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閱讀教材】自學呼吸系統的組成。 上臺展示 【書寫】兩名同學上臺書寫呼吸系統的組成,其他同學在下面書寫。 【回答】從鼻進入,經過咽、喉再進入氣管和支氣管最后進入肺里。 觀察并思考 【回答】可以進行呼吸,是呼吸道的起點 鼻子可以聞氣味 小組討論交流 【回答】各組派代表對兩個問題進行回答。 【回答】咽 思考并回答 傾聽并記錄 【思考】 紛紛進行嘗試,得出結論: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時進行。 若有所思,覺得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認真傾聽并思考 觀察圖片 閱讀教材P52,思考回答問題 觀看課件展示 【回答】不能,解釋不能隨地吐痰的原因 討論、交流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在教材中搜集信息的能力。 讓學生能夠辨認出呼吸系統各部分結構。 學生上臺書寫,加深記憶,把課堂交給學生。 通過進行深呼吸,體驗氣體進入體內的過程。 培養學生得觀察分析、總結概括的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的能力。 檢驗學生對以前知識的記憶程度,同時聯系新知識,讓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 學生先自己思考,再進行講解,避免先入為主。 學生通過嘗試能加深印象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及用科學的眼光看問題的態度。 展示圖片,讓學生 對氣管的結構有更直觀的認識。 設疑激思 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理解痰的形成過程。 對學生進行衛生健康教育。 通過討論,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的生物學觀點。 (二) 肺 (二) 肺 【手段】 圖片、教材 【方法】 展示法 自主學習法 討論法 【過渡語】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而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肺的結構和功能。 【展示圖片】肺的結構模式圖。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52-53肺的部分 PPT展示自學問題:①肺主要是由什么結構組成的?②肺的功能單位是什么?③肺泡適合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是什么? 【總結】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并做補充。重點強調肺泡適合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 思考教師所說的內容。 觀察圖片 閱讀教材,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交流 【回答】各組派代表對三個問題進行回答。 由呼吸道過渡到肺,指出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展示圖片,直觀形象 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學生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 總結概括,突出重點 (三) 知 識 延 伸 【手段】 資料 【方法】 閱讀法 知識遷移法 布置閱讀: 《呼吸系統相關疾病及其預防》 閱讀相關資料,并學習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措施。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課 堂 練 習 一、選擇題 1.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 A.呼吸 B.氣管 C.肺 D.鼻 2.肺的功能單位是( ) A.呼吸性細支氣管 B.支氣管 C.肺泡 D.肺泡壁 3.肺泡內的氣體進入血液,需要經過幾層細胞( ) A.一層 B.二層 C.三層 D.四層 二、簡答題 1.為什么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嘴呼吸? 2.肺泡適合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是什么? 課堂 小結 安排角色:全班六個小組分別派代表扮演呼吸系統的各個部分,通過自我介紹的方式對本節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復習總結本節所學習的內容 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總結歸納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第三部分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 10.3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 鼻 咽 呼吸道 喉 氣管 呼吸系統 支氣管 肺(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個 (2)結構:由肺泡構成,肺泡與樹枝狀的支氣的細小分支相通 (3)肺泡的結構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