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橫長豎短,橫短豎長》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明確漢字書寫突出主筆的結構特 點,能較準確地臨寫“橫長豎短、橫短豎長”的字。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讀帖、對臨、比對調整、自評與互評等學習活動,練習書寫書中范字,力求達到筆畫精準、結構合理。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臨摹等學習活動,感受中國書法的漢字結構美和變化之美。教學重點:理解橫長豎短,橫短豎長,并臨摹《顏勤禮碑》中的工、士、王、牛等漢字。教學難點:運用“橫長豎短,橫短豎長”的方法,突出字的主筆,把字寫美觀。教學準備:??????教師:PPT課件、毛筆、書畫墨汁、宣紙、硯臺、筆架、作品紙學生:毛筆、書畫墨汁、宣紙、硯臺、紅色彩筆教學過程:?1、 書畫同源,導入課題。欣賞國畫荷花的圖片,問:這幾幅圖中主要畫的是什么 ?那除了荷花,畫面中還有什么呢?小結過渡,出示課題。(書中有畫理,書法的結體也應該主次分明。)二、因字定形、解決重點。1.你覺得這個秘訣是什么意思?板書:主次分明2.顏真卿在勤禮碑中寫哪些字運用了我們今天說的這個秘訣?PPT展示碑帖,引出書中范字。3、學生觀察比較“工”、“王”,發現細節。師:兩個字的主筆是哪一筆?兩個字在字形特點上有什么不同?小結:由于筆畫的伸長和縮短,整字的字形就會因此發變。所以我們在臨寫橫畫與豎畫組合的范字時,盡量把握這條原則——橫長則豎短,橫短則豎長。PPT出示圖像化的“橫長豎短、橫短豎長”,幫助學生理解這一要領。4、嘗試體驗,發現問題拿起你的毛筆,在你的紙上先試寫一個工字和一個王字。 展示兩位同學練習,思考:這兩個同學書寫的字,他們和書上寫的有什么不同?5、觀看錄制的“工”、“王”兩字書寫微視頻。?6、師生總結書寫要領,再次臨摹書寫。7、小組互評,寫得好的打圈。8、展示部分作業,學生說打圈理由。師簡評(評價側重本次學習的要點:橫長豎短,豎短橫長)三、舉一反三、突破難點1、提出要求:自己讀帖。通過學習“工”、“王”字,你能發現寫好士字和牛字的小竅門嗎?說一說,要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些什么?(學生自主讀帖,說自己的發現),老師補充。2、老師現場書寫范字。3、學生臨帖,練習書寫“士、牛”各2個,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要求:一看二寫三對照,教師巡視指導。4、集體展示評價,老師做小結。(從筆畫、結體方面進行小結,突出強調“橫長豎短、橫短豎長”這一結字理念。)四、課外拓展、綜合練習1、對比欣賞橫長豎短在歐體、柳體、趙體中的不同形態,體會“橫長豎短、橫短豎長”這一結字規律在書寫實踐中的靈活運用。???教師小結:雖然每位書法家對于同一個字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都遵循的同一書法結構規律,那就是——橫長豎短、豎短橫長。2、出示字帖,請同學們找一找運用了橫長豎短,豎短橫長這個小秘訣的字。(正字。)下面請同學們拿起筆,運用今天所學的小竅門,嘗試書寫一個正字,寫完之后思考:我是怎樣寫這個正字的,突出的是哪個筆畫?3、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字進行展示評價。師做課堂小結,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