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日本的兩次改革聚焦考點☆鞏固基礎一、大化改新:1. 背景:六七世紀時,日本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非常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而當時中國隋唐的制度非常先進。7世紀中期,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照中國隋唐的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2.時間:7世紀中期3.人物:孝德天皇4.內容:(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2)經濟方面,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5.性質:封建化的改革6.影響: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二、明治維新:1. 背景:日本面臨幕府統治危機和嚴重的民族危機(外國入侵)(內憂和外患)2.時間:1868年開始3.人物:明治天皇4.內容:(1)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3)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5.性質:是明治天皇政府實施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6.影響:(1)積極影響: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2)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就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這次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三、日本改革的啟示:日本是一個善于向其他國家學習的民族,我們應該實行對外開放,及時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知識拓展】大化改新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645年,即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這一事件又稱乙巳之變,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并詔書公布改新的內容,律令嚴格劃分良賤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明治維新【圖解】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名師點睛☆典例分類類型一、大化改新【例1】七世紀中期日本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施改革。這次改革史稱( )A.查理·馬特改革 B.大化改新C.明治維新 D.維新變法【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這是古代日本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的一場社會改革。7世紀初,日本奴隸社會矛盾尖銳,在此背景下,從中國學成回國的改革派進行了這場改革。通過這場改革,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從這一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日本人的善于學習,勇于革新的精神。所以答案選B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點睛】本題考查了學生再現基礎知識的能力,屬于識記題型,難度較小,首先需準確記憶相關內容。【舉一反三】大化改新在經濟方面的主要內容有( )①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②土地收歸國有③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④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類型二、明治維新【例2】十九世紀中后期,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C.明治維新 D.獨立戰爭【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十九世紀中后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所以此題選C。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點睛】本題屬于難度較小的識記型選擇題,在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舉一反三】“明治政府興建工廠,修筑鐵路,舉辦郵政、電訊事業,扶植、保護私人企業的發展。”這反映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哪項舉措( )A.加強中央集權 B.大力發展工商業C.重視發展科技 D.重視發展教育【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明治維新的認識。題干材料的““明治政府興建工廠,修筑鐵路,舉辦郵政、電訊事業,扶植、保護私人企業的發展?!睉痛罅Πl展工商業有關。ACD和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選項中B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課時作業☆能力提升1.日本向西方學習,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始于哪一歷史事件( )A.大化改新B.甲午中日戰爭C.明治維新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答案】C【解析】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2.有關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相同點,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B.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C.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D.都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不同點,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俄國沒有改革前沒有出現民族危機,因此D不是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相同點,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據此分析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3.當日本在19世紀中葉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以這些國家為榜樣,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文中的“社會變革”指( )A.大化改新 B.武裝倒幕C.明治維新 D.廢除農奴制【答案】C【解析】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4.19 世紀中后期,日本以紡織業為重點的輕工業發展特別迅速,到 1890 年,日本已從棉紡進口國變為棉紡出口國。這主要得益于( )A.實施殖產興業政策 B.推行文明開化政策C.廢除封建等級制度 D.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維新措施。1868年倒幕運動之后,明治天皇進行明治維新。措施有①廢藩置縣 ②加強中央集權 ③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殖產興業 ④提倡文明開化。根據題文“到1890年,日本已從棉紡織品進口國變成一個棉紗出口國?!边@一材料主要得益于日本實施殖產興業政策。A符合題意,故此題選擇答案A。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5. 有學者認為,現代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原發型,主要是內部因素積累,自發轉變;一種是傳導型,主要是外部刺激,進而學習和內化。以下屬于傳導型發展現代化的國家是( )A.美國 B.英國C.法國 D.日本【答案】D【解析】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