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左右結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對漢字的追根溯源,讓學生感知書法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等,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明白文化傳承的重要性。(2)通過對“臨、池”兩個字的結構分析,讓學生掌握讀帖方法,提高觀察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讀貼習慣。www.renjiaoshe.com(3)通過讀帖,學會寫好“左右同高”“左窄右寬”特點的左右結構的字。教學重難點(1)掌握讀帖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2)通過讀帖,讓學生寫好左右結構的字。教學方法講練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欣賞講評法等。教學準備毛筆、宣紙、氈子、墨汁、復印字帖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上書法課。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漢字,是各大古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并使用至今的文字,是世界唯一一種音形意三結合的文字體系。中國書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文字起源于象形,看看下面這張圖,你看到了什么? 大家猜一猜,這是一個什么字?隨著時代的進步,漢字也隨之產(chǎn)生變化,繼續(xù)看金文 小篆 隸書 認出來了嗎?楷書 行書 草書 簡體字對了,這就是“臨”字。一個人,睜大眼睛,俯看地上的幾件物品。本意是從上往下看,引申為降臨、靠近、面對等意思。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要臨摹范字、臨摹字帖,這個臨,是照著原作學習書家的書寫技法,取的就是面對的意思。二、新授1、臨,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臣”,眼睛的象形符號,右上一點一長橫,是人的身體的象形表達,右下三個“口”,代表看的對象。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臨”字三個口,意味著一個人要看、要觀察的東西很多很多。2、三口為品,想寫好字,學好書法,一定要學會讀帖,仔細觀察,細細品味,才能得到字中真諦。當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字時,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對,觀察。3、品字三個口,馮老師把這三個口理解成三看。 臨帖,學書,一看首先應該看什么呢? 一看,看整體,掌握這個字的整體輪廓和風格特點。 二看,看結構,觀察看這個字各個組成部分的位置和大小比例。 三看,看細節(jié),仔細觀察每一個筆畫的線條形態(tài),筆畫之間的位置關系。師生讀帖交流。4、臨帖剛才我們一起讀帖,交流了寫好“臨”這個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接下來我們開始臨帖吧。先看看老師是怎樣做。臨帖時,先將范字放在左上角。然后理順筆尖,調控好筆墨。師示范書寫,并提示要點。請同學們像老師一樣,整體把握“臨”字的特點,練習幾個。(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5、通過前面的練習,我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讀帖、臨帖的基本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池”字,這個字又該怎樣寫好它呢? 師生交流,學生練習,教師巡查指導。三、小結1、展示與點評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和感受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