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訓練:除雜一、知識整理除雜:把混合物中的雜質除去而得到純凈的物質。原則:(1)不增:不引入新雜質(2)不減:不與原物質反應(3)易分:生成不同狀態(tài)的物質,如沉淀、氣體、水方法:(1)物理方法:過濾:固體不溶物與液體分離;溶解性差異較大的物質分離。例:除去粗鹽中的泥沙;分離KCl與MnO2結晶:溶質與溶劑的分離;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同的可溶物分離。例:海水曬鹽;分離NaCl與KNO3。分餾(蒸餾):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例: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石油分餾。化學方法:吸收法: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例:H2(HCl) HCl + NaOH=NaCl + H2O轉化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例:CO2(CO) CO+CuO==Cu+CO2沉淀法: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淀,然后通過過濾而除去。例:KCl(K2SO4) K2SO4+BaCl2=BaSO4↓+2KCl氣化法: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例:Na2SO4(Na2CO3)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置換法: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fā)生置換反應而除去。例:銅屑(鐵屑) Fe+H2SO4= FeSO4+H2↑ 或 Fe+CuSO4=FeSO4+Cu加熱法:例:CaO(CaCO3) CaCO3===CaO+CO2↑溶液中除雜試劑的選擇:(1)確定雜質離子;(2)選擇除雜試劑的離子,使雜質離子轉化為水、氣體或沉淀;(3)根據(jù)主體成分, 確定除雜試劑的另一離子。常見離子的除雜方法:OH-:加入H+,形成H2O;或加入Fe3+、Mg2+、Cu2+、Al3+形成沉淀。CO32-:加入H+形成H2O和氣體CO2;或加入Ca2+、Ba2+形成沉淀。SO42-:加入Ba2+形成沉淀Cl-:加入Ag+形成沉淀Ca2+:加入CO32-形成沉淀Mg2+、Cu2+、Fe3+、Al3+:加入OH-形成沉淀Ba2+:加入SO42-、CO32-形成沉淀Ag+:加入Cl-形成沉淀總結:物質的除雜 “心法口訣”:不增(不引入新雜質)不減(不與原物質反應)易分(生成不同狀態(tài)的物質,如沉淀、氣體、水)揪其根本(可從離子、原子角度去判斷雜質)沾親帶故(試劑中部分離子與原物質相同)練習基礎題:1、下列除雜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一組是(括號內為雜質)( ??) 選項 待提純的物質 選用的試劑 操作方法A NaCl(Na2CO3) 鹽? 酸 蒸 發(fā)B CO2(CO) O2 點 燃C Fe(Zn) 稀硫酸 過 濾D CO2(HCl) NaOH溶液 洗 氣2、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方法能達到目的的是(?? ) 選項 物質 雜質(少量) 操作方法A N2 O2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粉B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過濾C 氯化鈉固體 泥沙 加水溶解,蒸發(fā)結晶D KCl溶液 K2SO4溶液 加入適量Ba(NO3)2溶液,過濾3、下列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雜質,選用試劑進行檢驗雜質、除去雜質是化學實驗中的常見實際問題,若一種試劑既能檢驗所含雜質、又能除去雜質,該試劑我們就能稱為“高效試劑”,下列選項中不能稱為“高效試劑”(所加試劑均適量且忽略分離步驟)的是( ??) 選項 主要成分 所含的雜質 “高效試劑”A HNO3 H2SO4 Ba(NO3)2B NaOH Ca(OH)2 Na2CO3C CuO Fe HClD MgCl2 MgSO4 BaCl24、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鑒別NaOH和NaCl固體 分別加少量水溶解B 鑒別棉線和羊毛線 點燃后聞氣味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氣 將混合氣體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D 檢驗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后,再滴加硝酸銀溶液5、要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中不合理的是(? ) A.?N2(O2):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B.?NaCl溶液(Na2SO4);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過濾C.?CaCO3(CaCl2);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D.?KCl溶液(K2CO3):加入適量的稀鹽酸6、要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可加入下列試劑中的是(? ) A. 氫氧化鋇溶液 B. 氯化鋇溶液 C. 硝酸銀溶液 D. 氫氧化鈉溶液7、為除去CaCO3粉末中混有少量Ca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熱 B.溶解后過濾 C.加適量稀鹽酸 D.加適量稀硫酸提高題:8、粗鹽必須除去其中所含的Ca2+、Mg2+、及泥沙后,才能配制成飽和食鹽水做電解工業(yè)的原料。先將粗鹽溶于水,過濾除去泥沙,然后進行下列各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的NaOH溶液;③加適量的鹽酸;④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⑤加過量的BaCl2溶液。下列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④②⑤①③9、為了除去KCl中少量MgSO4 和CaCl2,須進行下列六項操作:①加水溶解;②加熱蒸發(fā)得到晶體;③加入過量Ba(OH)2 溶液;④加入過量鹽酸;⑤加入過量K2CO3溶液;⑥過濾。正確的先后次序是:( ) A.①③⑤⑥④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①③④⑥⑤② D.①⑤③⑥④②10、要除去氯化鋅溶液里混有的少量鹽酸和氯化銅,可加入下列試劑中的 (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Fe D. Zn11、氯化鈣溶液中含有少量鹽酸,欲中和鹽酸使溶液呈中性,在沒有指示劑的條件下可選用的試劑是(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 D.純堿12、某溶液中含有Cu2+、Ag+、Ba2+,為使這三種金屬離子分別轉化為沉淀并逐一分離出來,現(xiàn)提供三種試劑:①Na2CO3溶液 ②NaOH 溶液 ③鹽酸,請設計實驗操作順序。 13、實驗室可以用右圖裝置實現(xiàn)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分離和干燥。(1)試劑選擇 廣口瓶甲盛有過量的 , 廣口瓶乙中盛有 ,分液漏斗丙中一般盛有 。(2)操作程序先分離出氫氣:關閉 , 打開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再分離出二氧化碳:關閉 ,打開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除雜專題答案:基礎題:1、A 2、B 3、C 4、D 5、B 6、A 7、B提高題:8、C 9、A 10、D 11、C 12、③②①(1)氫氧化鈉溶液 濃硫酸 稀鹽酸/稀硫酸(2)b a 2NaOH+CO2 = Na2CO3 + H2O; a b Na2CO3+ 2HCl=2NaCl+H2O+CO2↑/ Na2CO3+ H2SO4=Na2SO4+H2O+CO2↑高溫加入OH-形成沉淀加入SO42-、CO32-形成沉淀加入Cl-形成沉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