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復習化學圖像類專題圖表類試題是初中化學常見的表現形式,可以將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具體物質的性質和量的變化規(guī)律等復雜、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清晰簡明地體現化學知識的本質,是研究和處理化學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方法指引看坐標,即橫、縱坐標的含義。看起點,即自變量為0時,圖像的起點位置。看趨勢,指自變量增大時,函數值的變化趨勢。看拐點,指趨勢發(fā)生改變的點(如反應起始點或終點)二、圖像類型pH值變化圖像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圖像3.金屬、酸、堿、鹽相關反應的圖像(1)金屬與酸生成氫氣的圖像(2)金屬與混合鹽溶液反應的圖像將金屬加入兩種鹽的溶液中時,若金屬與兩種金屬的鹽均能發(fā)生置換反應,金屬先與活動性更弱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注意:分析金屬與酸或鹽反應的圖像,常出現金屬與酸或鹽反應的圖像分析,一定要看清橫、縱坐標表示的量,分析出現什么反應,理清不同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與反應生成氣體質量多少、產生沉淀質量變化、反應后溶質質量變化的關系。(3)常見復分解反應的圖像向兩種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種溶液,應遵循優(yōu)先反應原則(優(yōu)先發(fā)生中和反應,再發(fā)生其他反應) 注意:分析與復分解反應相關的圖像,會出現將一種溶液滴加到某混合溶液中的圖像分析,一定要明確溶液中有哪些參加反應的離子,弄清楚產生沉淀或生成氣體的節(jié)點。與制備氧氣相關的圖像注意:在圖像分析題中,看清縱坐標表示的量,注意圖線是否應該從原點開始,以免觸雷。溶解度曲線圖像(1)此部分的難點是對溶解度曲線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清楚溶解度曲線圖中點、線、面的含義。內容 意義 圖例?點 曲線上的點:該點表示所對應溫度下的溶解度 ? ? ? ? 兩曲線的交點(P點):①兩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②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相等? 線 固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曲線的坡度越大,說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越大。如a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b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 面 曲線下面的各點:表示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曲線上面的各點:表示溶液為飽和溶液且有未溶晶體。如M點對于a來說,為不飽和溶液,對于b來說則為飽和溶液。 (2)由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確定結晶方法趨勢 結晶方法 圖例陡升型 可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如物質A) ? ? ? ?緩升型 ?可采取蒸發(fā)結晶的方法(如物質B) 下降型 可采用升溫結晶的方法(如物質C) 注意:①陡升型的物質中混有少量緩升型的物質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進行提純;(如物質A中有少量B)②緩升型的物質中混有少量陡升型物質時,可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進行提純。(如物質B中有少量A)練習題1、兩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然后分別逐漸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該圖反映出鎂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 a點時,兩個燒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應b點時,兩個燒杯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 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2、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AD ?)A.向盛有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至過量B.向盛有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C.相同質量的鎂、鋅分別與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反應D.某溫度時,向一定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再恢復到原溫度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C?)A.用一定質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B.電解水C.向稀鹽酸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D.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鎂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4、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B ?)A.一定溫度下向某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B.加熱一定質量的KClO3與MnO2固體混合物制O2C.向一定量且等質量的鋅和鎂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D.向某溫度時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中不斷加入KNO3固體3、以飽和NaCl溶液和飽和NH4HCO3溶液為原料制備NaHCO3的原理為: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碳酸氫銨在40 ℃受熱易分解)。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中的四種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①35℃時,比較A、B溶解度的大小:A__(填“>”或“<”)B。②圖中表示碳酸氫鈉溶解度曲線的是__ _(填“A”或“B”)。(2)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條件,完成了以下幾組實驗:實驗 序號 反應 溫度/℃ 反應時間 /min NaHCO3 產率/% a 30 60 86.8b 30 120 xc 35 60 89.4d 35 120 92.5e 40 60 85.3f 40 120 85.6①實驗c和d的目的是_。②表格中x的數值可能是__。A.85.8 B.86.8 C.92.1 D.93.1③在相同反應時間,40?℃時碳酸氫鈉的產率比35?℃時低的原因是__。答案:①_探究相同反應溫度時,反應時間對NaHCO3產率的影響__②_C__③在40_℃時,NH4HCO3易分解,影響產率_4、向盛有100 g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固體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1)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要求寫出計算過程)(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消耗硫酸溶質的質量為____克。答案:(1)設與硫酸鎂反應消耗NaOH的質量為x2NaOH+MgSO4===Mg(OH)2↓+Na2SO480? 58x? 8.7 g= x=12 g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30%答: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0%。(2)29.4解析:(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一開始沒有產生沉淀,說明NaOH溶液在和硫酸反應,稀硫酸和鎂粉反應后有剩余。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鎂反應生成的沉淀是8.7 g,依據化學方程式可求出40 g氫氧化鈉溶液中NaOH的質量,進而求得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2)根據80 g的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依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即可。設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消耗硫酸溶質的質量為y。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80 g×30%??y= y=29.4 g5、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生成沉淀的質量(m1)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m2)的關系是( A?) 6、向一定質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漸加入足量的鋅粒,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關系的是(D ?)7、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 ?)A.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過量B.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鋅片C.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D.向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8、向一定量黃銅(銅鋅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