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獨體字的結構教案課題:獨體字的結構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獨體字的含義。2.理解并掌握獨體字筆畫之間的三種組合方式。3.學會在日常書法學習中,注意對筆畫之間關系的觀察。教學重點:理解獨體字的含義,理解并掌握獨體字筆畫之間的三種組合方式。教學難點:學會在日常書法學習中,注意對筆畫之間關系的觀察。教具準備筆、墨、紙、硯、多媒體等。一、導入新課誰過去故宮嗎?對故宮博物館還有印象嗎?來說一說都看到了些什么?故宮里有很多的藝術珍品,今天來了一些特殊的客人,看看都有誰?(課件播放)原來是些漢字?這些漢字在結構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對,都是獨體字?誰來說說什么是獨體字呢?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課件播放)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獨體字王國了解它們的秘密吧!教學意圖:從故宮引入今天所學的這些漢字,利用點名器快速播放這些漢字,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引出獨體字的概念。二、學習新知:1.學習獨體字的筆畫組合的三種方式(1)這是“三”它一共有三筆,筆畫和筆畫都是分離開的,這種筆畫間的組合方式我們叫相離。那么相離的獨體字,我們除了注意筆畫的姿態和長短外還需要注意什么呢?請看這個“三”你感覺到了什么嗎?(同學們指出問題,老師進行拼擺。)是的,還要注意間距的大小。特別是橫畫多時,往往它們的橫畫傾斜角度都差不多。當你注意到它們的間距時,相信對于這類字的觀察又會更準確了。(2)我們再看“入”字一筆撇一筆捺,緊緊的挨在一起。這樣的筆畫組合我們叫相接。它們的相接點也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誰來擺一擺這個入字,并來說一說你是如何記憶相接點的?(請學生進行操作白板進行拼擺。)真聰明,觀察我們常用的米字格在線的筆畫位置。同時也可以根據相接筆畫的比例來進行觀察。(3)這個“又”字,橫撇和捺還相互交叉呢?它們的組合方式應該叫什么?猜一猜?相交。相交的筆畫中間空間的大小也是我們關注點呢?誰來挑戰一下這個又字的拼擺呢?(請學生進行操作白板進行拼擺。)教學意圖: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使學生進行參與學習,增加對學習知識點的記憶。2.學習“事”字(1)接下來,我們欣賞一個顏體字“事”。有同學是不是覺得出了點問題,不太象顏體字的事?那么我們可以根據所學和知識,把它調整一下象顏體字靠攏嗎?你想要調整哪里?為什么?那我們把豎畫調整粗一些。(請學生進行調整)真正的顏體字的“事”在這里(課件出示)我們再來比較一下它們還有什么不同需要調整的。根據同學們的建議,我們了解到橫畫間傾斜度要適度。豎鉤要寫粗。最上面的長橫也要寫到位,這樣才能寫出事字的長短節奏。我們來看一下完整的寫法。我們也一起來試試。學生練習,老師輔導。(2)用同頻器將學生作業選擇性的投在屏幕上,和學生一起評品作品,并根據學生的講評進行隨機批改。教學意圖:學生進行經驗總結,自行找出“事”字的結字規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白板的拖拽和批注功能,結合同頻器和學生一起分析作品,對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因材施教。三、學生自主練習書上另外幾個字。根據書中的提示以及本課的學習要點,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字進行練習。四、觀察比較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年”字,請學生感受并說一說不同書法 家書寫的“年”字特點。五、小結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