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個人教學設計模板:個人教學設計課題名稱:傳染病的預防年級學科 八年級生物 教材版本 蘇科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內容分為“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認識病毒”、“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預防傳染病”和“預防艾滋病”五個部分。本節課為本節內容的第二課時,主要是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模擬體驗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情感目標: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比較感興趣,雖然經常聽說,但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已有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引導,讓他們逐步深入。另外,本節課內容比較抽象,而且也屬于微觀知識,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增加學生的感生認識。教師應該對應的設計適合學生的學案。讓學生提前預習。四、教學過程復習導入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新課。 回憶上節課內容。 通過復習導入的方式組織新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而且可以為本節課學生奠定知識基礎。組織開展“握手游戲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血吸蟲的生活鳴的圖文資料以及其它補充資料,討論傳染病傳播的主要途徑。 1、完成探究活動。 討論:(1)假如面粉代表病原體,試著描述病原體是如何從一個傳播到另一個的。 (2)你知道病原體還有哪些傳播途徑?2、分析血吸蟲的生活史,討論: (1)血吸蟲病是怎樣傳播的?我們如何預防血吸蟲病? (2)分析傳染病傳播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分析材料的能力。出示一些資料,組織學生討論,認識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3、分析資料,認識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組織學生小結本節課內容。 小結本節課內容。 通過讓學生小結,幫助學生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習題練習 學生練習 習題反饋,趁熱打鐵,沒掌握的知識點及時反饋學習六、教學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