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課平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讓學生認識并學習平捺的形態特征,掌握顏體平捺的運筆方法。二、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平捺在“之”“是”兩個范字中捺身書寫的不同之處,掌握著兩個范字正確的書寫方法。三、通過對與欣賞古代另外三位名家的“之”字,引導學生感受同一個字在不同書家筆下的姿態,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四、培養學生在掌握好顏體書寫的同時,對其他楷書名家的風格有所了解。教學內容:平捺的筆法教學重難點:重點:筆畫的段落變化特點的了解。難點:提按動作的把握。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平捺書寫視頻)?A4透明白紙?15公分米格毛邊 含有平捺的范字教學過程:一、引入:? 同學們,捺是書法中最難寫的筆畫之一,尤其是“平捺”,今天我們來學習平捺的書寫,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形態特點,思考它的運筆方法,體現它的動作特征。二、定義:?教師展示自己書寫的“之”“是”?請同學說出他們各自的形狀或特征。之 平捺,因它較平,所以叫平捺;教師板書:把“之”字中平捺寫成斜捺,問:“同學們說好看嗎?”回答“不好看”三、認識筆畫外形及運筆特點用多媒體平捺,啟發學生觀察每個捺的形態特點,比較兩個捺的不同之處。提問:斜捺和平捺的形態特點分別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斜捺,由二段構成,先向右下再往右,開始由細變粗,后面由粗變細,寫法為:逆鋒起筆,開始不宜寫粗,轉鋒向右下逆時針方向邊行邊按,使筆畫漸漸變粗,至捺腳即最粗處,駐筆微頓,縮回,再拖鋒提出,缺口較大,尾部上邊緣略有下垂之意。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橫,寫法為:先寫一小短橫,然后再向右下由輕到重逐漸按筆行走,捺腳出鋒與斜捺同,只是方向略為高一點。四、教師真筆在投影儀上示范。邊運筆示范邊講解要領。五、學生用透明白紙摹寫用課前已準備好的摹寫大字“之”“是”各三遍。 六、指導學生臨寫有平捺的范字用課前已準備好的15公分米格毛邊紙臨寫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各一張。七、作業講評選擇學生作業兩張評析。八、總結本課??今天的這堂課我們了平捺的起筆、行筆、收筆,雖然寫的難度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筆畫開始為邊行邊按,然后稍停,再慢點提筆出鋒,不久會熟練地掌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