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人體感知信息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概述眼球的基本結構概述視覺形成的過程描述近視的形成和矯正方法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保護眼睛、關注健康的意識教學重點: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視覺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視覺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欣賞圖片:美麗的錢家坪中學(通過視覺獲取信息)(2) 講授新課 1、 眼球的結構1、師:我們從外界感知的信息有80%來自視覺,視覺是怎樣形成的呢?眼是引起視覺的器官,我們先來了解眼的結構。2、圖片展示“眼的結構”,提問:眼的結構組成?歸納:人的眼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屬結構構成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3、學生閱讀教材第102-103頁有關內容,找出眼球的各個結構功能,同時注意觀察圖12-15,提示觀察的順序是從外到內,由前向后。4、展示眼球結構模型,幫助學生記憶。5、課件展示“眼球的結構”,完成填圖,進一步檢驗學生掌握情況,并引導學生歸納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6、提問:我們俗語所說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分別應當是眼球的哪部分結構?(指出虹膜含色素,色素深淺影響虹膜顏色。)7、進一步探究:瞳孔的變化?學生回答。8、觀察與思考:照相機和眼球的比較 9、隨堂練習二、視覺的形成1、師:我們了解了人的眼球結構,那么人的視覺是如何形成的呢?根劇眼球的結構,大家思考:眼球是怎樣成像的呢?請學生描述成像的過程,并用課件展示。2、拓展:解釋我們看見的物體都是直立的物像的原因。3、問題展示:有一個小女孩,眼球的結構完整無損,但是她看不見周圍的物體,想一想,這種眼睛可能是哪部分發生了病變?(視覺形成的三個條件:眼球完好、視神經完好、大腦視覺中樞正常)【過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注意用眼衛生,就可能發生各種眼病,例如:近視。】(三)近視及矯正: 1、近視形成的原因及矯正:用眼過度,肌肉疲勞,使晶狀體變凸,或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外界反射來的光線經晶狀體的折射后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面,因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近視——佩戴凹透鏡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2、拓展:遠視形成的原因及矯正3、比較:近視和遠視4、近視的預防:①生閱讀教材第104—105頁,了解怎樣預防近視。②師簡要講述怎樣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5、拓展:其他的眼睛疾病1996年,國家衛生部、教委、團中央、中殘聯等12個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愛眼日活動列為國家節日之一,并確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愛護眼睛,從現在做起!(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對眼與視覺有了較全面的認識,請大家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四)鞏固與練習1、位于眼球最前方的是( )我們說的黑眼球指的是( )白眼球指的是( )眼球的結構中具有感光作用的是( ), 含有豐富的血管,對眼球起營養作用的是( )眼球中具有折射光線作用的結構是( )A.鞏膜 B.視網膜 C.角膜 D.虹膜E.晶狀體 F.脈絡膜2、晴天的中午,你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時,瞳孔會 ,使進入眼球的光線 。3、矯正近視眼佩戴的鏡片是( )。 A、平面鏡 B、凹透鏡 C、凸透鏡 D、凹面鏡4、4、外界物體發射過來的光線,依次經過( )到達視網膜。A、瞳孔、角膜、晶狀體、玻璃體 B、瞳孔、角膜、玻璃體、晶狀體 C、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 D、角膜、瞳孔、玻璃體、晶狀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