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傳染病的預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生能知道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2.學生能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能力目標: 通過“預防艾滋病調查問卷”分析艾滋病的傳播、危害和預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2.自尊自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懂得關愛艾滋病患者。重點和難點 重點: 1.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2. 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難點:學會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形成自覺預防傳染病的意識與行為。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視屏、調查問卷課時安排:2課時(第二課時)教學過程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復習: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引導學生回憶前節課所學內容并提問: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是什么?(出示課件) 回憶所學內容,回答問題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提問:傳染病可怕嗎?近幾周我們身邊也有嚴重的流感,(觀看視頻)面對這種情況,你該怎么做呢? 思考,各抒己見,回答問題 對學生的回答做以總結,引出“預防傳染病”。 預防傳染病 我們已經知道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那我們可不可以從這三個環節入手去預防傳染病呢? 討論,給出答案 第一:傳染源,(能夠傳播病原體的患者、病原體攜帶者及受病原體感染的動物等)對于這樣一個相對危險的群體,一旦發現是不是就該將其控制起來?出示課件展示對傳染源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簡單回答,結合老師的提示深入討論如何從發現到治療 第二: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總結出“切斷傳播途徑”及切斷的方法。(出示課件) 與老師共同討論總結“切斷傳播途徑”及方法。 第三:易感人群,(對某種病原體缺乏抵抗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提問并試著讓學生舉手回答,得出“保護易感人群”,總結積極鍛煉身體,避免接觸傳染源,加強個人防護,實行計劃免疫。 思考,回答問題,積極參與總結“保護易感人群”的方法。 出示課件,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記憶預防傳染病 案例鞏固 以課前視屏中的流感、血吸蟲病為例鞏固預防傳染病。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之一——艾滋病,預防更是尤為重要,特例提出并觀看視屏。 觀看視頻并總結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習服務于生活。課堂小結 傳染病我們需以預防為主,同學們更要自尊自愛,學會自我保護,懂得關愛艾滋病患者。 板書設計一、預防傳染的措施:1. 控制傳染源2. 切斷傳播途徑3. 保護易感人群二、預防艾滋病1.病原體:HIV2.傳播途徑:性接觸、血液傳播、母嬰傳播3.自我保護,預防為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