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個人教學設計模板:個人教學設計課題名稱:植物的生殖年級學科 八年級生物 一、教學內容分析本單元的內容包括生物的生殖、遺傳和進化,這學期主要學習生物的生殖,包括植物、動物和人的生殖與發育,比較完整的反映了生物圈的生命的延續,植物的生殖與動物、人的生殖,有較大的差異,學生較容易理解。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1)概述綠色開花植物受精過程。 (2)舉例說明幾種植物的營養繁殖。 (3)說出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圖片、視頻資料,發展圖文轉換能力、歸納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植物的生殖過程,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行為習慣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在七年級下冊“地面上的生物”一章中學習過花的結構,但是學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遺忘,在組織教學時,要首先幫助學生對花的各部分結構有清晰的了解,尤其是雌蕊結構,不能含糊,有了這些鋪墊,才能保證后面的教學過程的實現。四、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花的結構 環節二:受精與果實的形成環節三:植物的營養繁殖環節四:植物的組織培養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導入花的結構花的基本結構(以桃花為例)1.花柄:一端著生在莖上,另一端連接著花朵。2.花托:順著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為膨大,呈杯狀3.花萼:由5片萼片組成。4.花冠:由花瓣組成?;ㄝ嗪突ü诤戏Q花被。5、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絲和花藥組成,花藥里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個胚珠)。 學生通過桃花的模型,回憶、復習花的結構,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本節學習的是植物的生殖,那么讓學生了解花的結構就很有必要,簡單的介紹花的結構,讓學生認識花的基本結構。 環節二:受精與果實的形成1、當花的各部分發育成熟時,花被就會展開,露出花蕊。花粉從花藥里散發出來,通過自花傳粉或依靠昆蟲、風等外力進行異花傳粉,花粉落到柱頭上,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完成受精作用。2、受精的過程:花粉萌發,長出花粉管,穿過雌蕊的柱頭、花柱,到達子房,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一個與極核結合,完成雙受精作用。3、子房發育成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的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4、綠色開花植物的這種生殖方式稱有性生殖。 借助多媒體的運用,清晰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活的受精過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了解受精與果實的形成,學生在認識花的結構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受精與果實的形成,通過學生的自學,鍛煉學生信息總結的能力。 環節三:植物的營養繁殖1、除了有性生殖,想一想,生活中我們觀察到的植物還有其他的生殖方式嗎?2、根據大家講的生活實例,對照插圖,觀察與思考: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3、這種生殖方式和有性生殖有什么區別?4、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什么?無性生殖。 馬鈴薯是通過身上的芽發育來的!大蒜放久了會發芽。春節買的富貴竹插在花瓶里,時間長了,它就長根了!它們用植株的根、莖、葉繁殖后代。 它們的生殖過程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植物除了有性生殖外,還有直接由根莖葉脫離母體后,重新長成新個體的營養繁殖,以生活中學生常見的大蒜發芽等為例,學生容易理解記憶。 環節四:植物的組織培養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繁殖植物的手段也越來越多,大家還知道其他的方式嗎?下面我們進入"植物的組織培養"1、組織培養的原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組織培養的過程:3、組織培養在生產實踐上的應用 借助視頻資料,演示組織培養的前景和未來。 介紹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加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六、教學板書一、受精與果實的形成二、植物的營養繁殖三、植物的組織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