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人體的免疫防線年級學科 八年級生物 教材版本 蘇科版一、教學內容分析 《人體的免疫防線》是蘇科版八年級生物第七單元第24章第一節題目,本節內容講的是免疫的基礎知識。學習免疫知識,對于增強自身抵抗力,預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義。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對于學生增進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 1、本節主要內容的特點和地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了解人體免疫系統的基本結構,免疫和傳染病之間的關系,為做好了鋪墊下節課《傳染病的預防》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又為下一章《健康的生活》。因此,這節課在本單元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三道防線。 (2)說出人體的主要免疫器官。 (3)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2. 能力目標(1)嘗試用類比的方法分析模擬探究實驗的結果。 (2)嘗試通過對比和歸納總結分析人體各免疫防線的特點。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模擬實驗,體驗人體的皮膚是一道保護屏障。 (2)體會人類對疾病防御及抗爭的重要性。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師生條件不同而異。我校條件較好的,學生的綜合素質還算可以。實驗的動手能力強,討論的思維活躍。同學們非常適應和喜歡教師通過科學探究法傳授新知識。 本節課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每個小組中都有組織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他們興趣廣泛,樂于實踐,這些都為設計本節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八年級的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對靈活、風趣的教學方法更加感興趣。受社會環境影響(禽流感),學生對自身生理過程及原理的關注程度加大,對自身健康比較感興趣。 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引入課堂)——探索點1(第一、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以及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探索點2(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以及特異性免疫的特點)———總結——感情升華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1)春天,風和日麗,但也流感頻發。在感冒流行的季節里,有的人始終能很健康地工作、學習和生活,而有的人卻未能幸免。 (2)春天,鳥語花香,但每當春暖花開之季,有人卻會因為對花粉過敏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或皮膚出現紅斑等癥狀。 教師:同學們能對這兩種現象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教師:那么什么是免疫?免疫對人體有什么作用?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人體的免疫防線(二)》。 學生:跟人體的免疫有關。 學生帶著好奇、疑問進入課堂。教師: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的致病生物,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它們被統稱為病原體。 提出問題: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為什么能夠在有大量病原體存在的環境中健康地生活? 提出問題:那么,在人體抵御病原體侵害的相關結構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教師:因為人體的皮膚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環境中的病原體每時每刻都在試圖侵入我們的身體。那么,皮膚能不能作為一道天然的屏障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病原體的侵害呢?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上節課做了“模擬探究皮膚是一道保護屏障”的探究實驗。下面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們的探究實驗。 教師:總結、回顧4個蘋果分別模擬了人體的哪些情況,結合生活經驗,用類比的方法推理出皮膚也具有的相似的情況。 教師:其實,包括皮膚在內,人體對病原體侵害的防御共設置了“三道防線”。請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相關內容,討論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及其特點? 教師總結上述兩道防線的作用特點: 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它們不是只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 學生:因為人體具有抵御病原體入侵的相關結構。 學生:皮膚。 學生:分小組交流探究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學生總結,得出結論:皮膚像蘋果皮一樣具有防御病菌侵害的作用。皮膚是一道人體的保護屏障。 學生自主學習課本,經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第一道免疫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組成:皮膚和粘膜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皮膚有角質層,不僅能夠阻攔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的作用;呼吸道粘膜上有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消化道表面的粘膜也能分泌殺菌物質。 功能:阻擋、殺死病原體。 第二道免疫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組成: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功能:殺死、吞噬病原體。教師引導: 不管第一、二道防線多么堅固,病原體仍然有可能突破這些防線,損害機體,危機身體。幸好,人體還有第三道防線。那么,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又是如何起到免疫作用的呢? 在教師引導下,對照教材,相互討論,自主學習。 教師組織課堂檢測: 免疫系統包括哪幾部分? 人體內 產生的,抵抗某種特定病原體的特殊 ,叫做抗體。 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 、 等異物),叫做 。 出過水痘,擁有水痘抗體的人能夠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嗎? 最后,情感升華: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人體的免疫防線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們要愛護身體,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才能更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通過課堂檢測,得出以下結論: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物質。人體的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扁桃體、淋巴結等,它們能產生免疫細胞。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產生的免疫物質有抗體、溶菌酶等。 (2)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就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 (3)特定的抗體只能與特定的抗原結合發生作用。 師生共同總結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1)組成: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 (2)功能:產生抗體,殺死抗原。 得出結論:人體第三道防線的作用特點是出生以后才產生的,通常只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六、教學板書 板書設計: 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 皮膚和黏膜阻擋、殺死病原體 組成 功能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殺死、吞噬病原體 組成 功能包括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免疫細胞產生抗體,消滅抗原 組成 功能是人體的免疫功能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分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