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3.2《青春有格》導學案學習目標:? ? ?? 1、知道“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內涵和要求;? ? ? ?2、重視修身,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做到慎獨;? ? ? ?3、感受青春的魅力,釋放青春活力,樹立自信、自強的青春態度,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導入新課:? ? ?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這些語句中的“格”?? ? ???規格,方式;? 法規,紀律。開始新課:(一)行己有恥1、含義: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 孔子:行己有恥? ??朱熹: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恥”的行為?例如:? ? ? ?學校里,校園欺凌、考試作弊、不尊重老師......? ? ? ?生活中,亂扔垃圾、搶劫偷竊、暴力違法......2、這些行為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 ? ?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3、如何做到行己有恥?(1)“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2)“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3)“行己有恥”更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二)止于至善“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 ,在止于至善。”1、含義:大學的宗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顯,鼓勵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的舊習,使人達到完美的境界。2、評價:“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3、“止于至善”的要求?(1)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2)在生活中尋找“賢”,并將他們作為榜樣。(3)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 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身行為。? ? ? ?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課堂總結:? ? ? ? ? ? ? ? ? ? ? ? ? ?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