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上下結構(一)上小下大的字主備人 上課時間 4月20日課時目標 掌握上小下大組成的字的結構特點。。 學會“崇、符、色、矣”等例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 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體驗上小下大結構組成的漢字的結構美感。課時重難點 重點 掌握上小下大結構組成的書寫要領 難點 觀察、領悟由上小下大結構組成的字的結構特點和規律。教學準備 教學內容和過程 修改意見課前 齊讀書法課前準備歌 猜謎語,打一種藝術形式 一、導入新課 1.介紹蘇州書法名家 古代:張旭 祝允明 張旭,唐朝人,擅長草書,唐文宗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mín)的劍舞為“三絕”。 祝允明, 明代著名書法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其《牡丹賦》《歸田賦》等作品都被后人奉為至寶。 當代:吳鴻忠 周雪耕 介紹學生的作品 以前的學生 現在的學生陶子昕 說說你對這些作品的看法 預設:筆畫飽滿、結構合理、布白勻稱,給人以美感等。 師:所有這些作品的字,從結構上,都可以分成兩種字,一種是獨體字,如“天”“下”“大”“山”等;一種是合體字,如“高”“雪”“?!薄瓣枴钡龋案摺笔鞘裁唇Y構的合體字?(上下結構) 出示課題 師:和“高”相類似的上下結構的字還有這些 PPT出示:崇、蓋、皇、色、矣、置、景 這些上下結構的字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上小下大) 今天徐老師就和大家共同學習怎樣寫上小下大的字。出示課題:上小下大的字 出示“崇”字帖,復習讀帖要領 1.平時你是怎么讀帖的? 預設 生1:注意每個筆畫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板貼:上窄下寬 上矮下高 生2:每個字都有中心點 板貼:重心對正 生3:注意筆畫的輕重 板貼:橫細豎粗 生4:注意筆畫的呼應 板貼:筆畫呼應 總結 老師根據同學們的觀察,結合“崇”字的整體特點的把握,總結成四句話。齊讀: 上緊下松要注意, 斜中取正有靈氣。 豎鉤居中起平衡, 兩點分開有呼應。 以“崇”為范字進行教學 老師示范 首筆“山”斜中取正,末筆兩點呼應 學生臨帖,教師出示執筆要領及書寫姿勢 教師巡視,提示書寫要點,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上緊下松要注意 斜中取正有靈氣 豎鉤居中起平衡 兩點分開有呼應 邀請一生上前展示(貼在黑板上) 教師從“上窄下寬”和“整體美感”等五全方面給予打星 詢問學生有什么建議 請展示學生根據老師和同學的建議重新書寫 給自己的字進行評價打星?!盎省弊值慕虒W 觀察范字,請學生從間架結構、重心位置、運筆輕重、筆畫聯系等方面談談寫好這個字的要領是什么。 (上部緊湊,三橫勻稱,末橫堅挺,重心對正) 教師范寫 學生臨寫(描紅一遍,臨寫一遍)。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字中有相同筆畫的注意有所變化,如“皇”下面的三橫?!盎省鄙喜康膬韶Q要內收。 請一生到前展示,座下學生評價,說說哪些方面處理得比較好,可以打幾星。 同桌互相評價打星 小結: 學生齊讀:上小下大的字,上窄下寬,上矮下高,上下部件重心對正。書寫時筆畫橫細豎粗,勻稱呼應。 橫幅創作——尚真 掌握了上小下大的字的結構特征和書寫要領,我們就可以進行書法創作了,現在我們試著用剛剛學到的本領書寫一幅橫幅掛在自己的臥室內,橫幅的內容就是兩個字——“尚真”。拿起自己的毛筆,趕快進行創作吧。 展示陶子昕同學的作品,教師從章法結構和書寫要領等方面進行點評。 總結下課: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精美絕倫,從今天上小下大結構字的書寫中,我們已初步領略了它非凡的藝術魅力。今后我們要多用心觀察揣摩,一絲不茍寫好每一個字,做陶子昕同學那樣的“小小書法家”。(出示PPT,陶子昕“小小書法家”證書。) 板書設計 上小下大的字上窄下寬 上矮下高 重心對正 橫細豎粗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