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第1節 鳥類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闡明家鴿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2、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標: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的培養情感目標:增強熱愛生命,保護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闡明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征。難點:鳥類的呼吸方式。三、課前準備教師:收集資料,制作課件,實驗材料(準備家鴿骨骼標本,制作紙飛機的紙)。四、教學方法:1、多媒體和實物展示相結合:利用課件增大課堂的容量,利用實物給學生以直觀;2、資料分析法:通過學生對資料的分析和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加強重點和突破難點的方法:實物與幻燈片相結合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加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課型:新授課、探究式學習課時分配:1課時?引言?導入新課:?在前面兩章我們學習了水中的生物和地面上的生物,水中和地面上的生物都有動物和植物組成,而且它們都有適應水中生活的結構特征,除此以外在空中也有著一些生物的存在。?新課學習:多種多樣的鳥類?世界上已知的鳥類有9000多種。我國有鳥類1200多種,是鳥類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通過幻燈片介紹一些特殊的鳥類。野鴨:飛行能力極強,不僅能從陸地起飛,還能從水面起飛;以小魚、小蝦、昆蟲、植物種子等為食物;飛行速度達到110公里每小時。孔雀:是美麗的觀賞鳥。蜂鳥:5.5公分(2.12寸),重約2克,拍打翅膀懸停在空中,每秒約15次到80次。巨嘴鳥:體長約67厘米,嘴巨大,長17~24厘米,寬5~9厘米,形似嘴刀天鵝:天鵝共有七種鳥類。體型較大,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眼先裸露;尾短而圓。(二)探究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在自然界中鳥類約有9000多種,除少數鳥兒不能飛行之外,絕大多數鳥都善于飛行,鳥能飛,就必定有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那么鳥為什么能夠飛行呢?溝通交流: 1、用同樣的力扔一張紙和這張紙折成的小飛機,誰飛得遠?說明了什么? 減小阻力 2、紙飛機和飛機,哪個飛得遠?這說明了什么? 增加動力 3、氫氣球為什么能在空氣中飛得很高,這說明了什么? 減輕重力 4、風箏為什么能飛上天空?這說明了什么? 借助風力 前后四人一組討論完成P82頁的表格;家鴿的外部形態觀察流線型的身體,減小阻力。前肢變成翼,最大的正羽在翼和尾翼,能借助風力在空中自由翱翔.絨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有保持體溫的作用。家鴿的骨骼特點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長骨中空既減輕體重,又加強了堅固性。胸肌發達,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家鴿的消化系統組成:喙、、食道、嗉囊、腺胃、砂囊、小腸、直腸、肝家鴿消化系統的特點: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消化快,為飛行提供足夠能量。直腸很短,糞便可以隨時排出體外,有利于減輕體重。家鴿的呼吸系統家鴿不僅有發達的肺,還有一些與肺相通氣囊。當兩翼舉起時,氣囊擴張,外界的空氣就進入肺里。大量空氣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 當兩翼下垂時,氣囊收縮,氣囊里的空氣經過肺又進行一次氣體交換,最后氣體排出體外。雙重呼吸:鳥類每呼吸一次,空氣兩次經過肺,在肺里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這種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雙重呼吸。板書設計:(一)家鴿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1、外部形態: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翼;被覆羽毛。2、內部結構:胸肌發達;骨薄而輕,長骨中空,內充滿空氣;直腸短,沒有膀胱。3、能量來源: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有氣囊,輔助呼吸。(二)鳥類的特征有角質的喙;沒有牙齒;身體呈流線型并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長骨中空,內有空氣;胸肌發達;用肺呼吸,以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