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年中考第一輪復習七下第一單元復習學案【知識導圖】?【核心觀點】1.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我們成長中正常的心理現象。2. 青春期的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開發創造潛力。3. 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4. 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的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做法)5. 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6. 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重要性)7. “行己有恥”要求我們要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做法)8. 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考點解讀】知識與能力目標一:青春期1. 悅納青春期生理變化。【識記】(1)生理變化:身體外形的變化、內部器官的完善、性機能的成熟。(2)影響: 積極:①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們充滿能量;②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對成長充滿強烈渴望,感覺生活擁有無限可能。消極: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有可能帶來煩惱。(3)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變化:①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②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是我們對同伴的尊重。③在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 2. 正確認識和處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應用】(1)認識 青春期心理矛盾 :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正常的,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②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2)處理 青春期心理矛盾 :①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 ②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③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 ④向他人求助,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知識與能力目標二:獨立思維▲ 1. 如何正確認識獨立思維?①獨立思維并不等同于一味地追求獨特。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 2. 學會獨立思考【應用】①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②同時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知識與能力目標三:思維的批判性(批判精神)1. 思維的批判性(批判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①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②敢于發表不同的觀點。③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說“不”。 ④敢于向權威挑戰。▲ 2. 為什么要培養批判精神?(思維批判性的意義\ \ 作用)①有助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②有助于調動自身經驗,激發學習動機,解決問題,改變現狀。▲ 3. 如何培養 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維的要求?)【 應用 】①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和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②要考慮他人感受,知道怎樣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決問題。知識與能力目標四:開發創造潛力。▲ 1. 青少年怎樣開發自身的創造潛力?【應用】①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創新,開創前人未走之路;②關注他人與社會,注重創造的意義與價值。③創造離不開實踐,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知識與能力目標五:異性交往1. 男生和女生的差異有哪些? 【識記】生理、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2. 男生女生優勢互補(面對男女生的各自的性別優勢,應該怎么做? )【理解】①不僅要認識自身優勢,而且要發現、欣賞對方的優勢,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②不因某方面優勢而自傲,不因某方面欠缺而自卑,③男女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3. 與異性正常交往。(1)與異性交往的好處?①有助于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和情感特征。 ②有助于學習對方優秀品質,實現優勢互補。(2 )如何與異性正常交往? 【應用】 ①內心坦蕩 ②言談得當 ③舉止得體4. 如何理智處理異性情感。【理解】①這是青春成長中的正常現象。②這并不是真正的愛情。③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知識與能力目標六: 自信、自強1. 青春的探索是成長的渴望。【識記】①我們渴望擁有健美的身軀、充實的大腦,渴望自由、渴望飛翔。②面對青春,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2 . 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理解】①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信心和希望。 ②自信才能夠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機會。▲3 . 如何才能獲得自信? 【理解】①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 ②相信自己,勇敢嘗試,不斷進步,才能體驗成功帶來的自信。4 . 自強的重要內容? 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5. 自強的作用\ \ 意義? 【理解】①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 ②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6. 如何才能自強? 【理解】①堅強的意志。②進取的精神。③持久的堅持。知識與能力目標七:行己有恥1. 行己有恥的內涵 【應用】孔子說:“行己有恥”: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2. 行己有恥的要求? 【應用】①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和法律的事堅決不做。③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知識與能力目標八:止于至善1. “止于至善”的內涵? 【應用】“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 2. 我們應怎樣做到“止于至善”? 【應用】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端正自己的行為。【考點精練】1.“上帝賜給我們青春的同時,也賜給我們青春痘。”對這句話的最佳理解是( )A.青春的我們感覺生活有無限的可能B.青春是上帝賜予的,我們無法把握C.我們要正視青春期的生理煩惱D.青春期有歡樂和美好,也有煩惱和困惑2.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調查顯示,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每提高10%,學生焦慮、孤獨、違規違紀等負面情緒和行為平均降低約6%。這啟示我們( )A.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不正常的心理現象B.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助于我們健康成長C.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培養積極心理D.我們要正確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體變化3.面對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下列對獨立思考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追求獨特 ③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 ④敢于與他人爭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去年國慶長假期間,蘭州市五泉山公園里每天都有上千人排隊,就是為了去摸一下霍去病塑像基座上“去病”兩個字,傳說摸了可以祛病消災。這種做法( )A.約定俗成,無可厚非 B.能保佑身體健康C.缺乏獨立思考,人云亦云 D.玷污了古人形象5.“學貴有疑”,在學習中,我們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氣,批判性思維主要表現為( )①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達不同觀點 ②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 ③固執己見,認為別人都是錯的 ④敢于向權威挑戰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青春的創造多姿多彩,因此我們應當( )①墨守成規,重復別人的生活道路 ②打破所有的規律與經驗,追求與眾不同 ③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豐富多彩 ④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做一名有用的創造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思維的獨立性與思維的批判性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就是( )A.敢于標新立異 B.遇事不考慮他人感受C.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D.不接納他人的正確意見8.在一次科技展上,許多人對幾名中學生發明的“蛙式沙漠汽車”“采棉機械手”等驚嘆不已,問他們“是不是比別人聰明”。他們回答:“這是我們參加科技小發明活動的結果,通過科技實踐活動,我們鍛煉了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才最終有所創造。”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開發創造潛力要( )A.善于觀察,見微知著 B.積累知識,夯實基礎C.敢于質疑,大膽想象 D.學以致用,勇于實踐9.“忽如一夜春風來,褲腳紛紛卷起來。”卷褲腳、露腳踝成了部分中學生追求的“時尚”,甚至寒冬時節也如此。對此,你想對這些學生說( )①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追求時尚,不能傷了身體 ③中學生不宜追求個性 ④標新立異才是真正的酷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0.哈佛大學前校長福斯特在一次開學典禮上指出:“教育的目標就是要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這啟示我們( )A.發展獨立思維 B.培養批判精神C.開發創造潛力 D.克服閉鎖心理參考答案:1.D 2.C 3.B 4.C 5.A 6.D 7.C 8.D 9.C 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