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2節 基因在染色體上一、 教學目標知識方面1.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了解薩頓假說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和實驗證據(假說-演繹法和摩爾根的實驗)。2.運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認同科學研究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的精神,以及對科學的熱愛。能力方面1.嘗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2.熟練掌握假說-演繹法的思維過程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和實驗證據(假說-演繹法和摩爾根的實驗)。(2)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2.教學難點(1)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了解薩頓假說和類比推理的方法)。(2)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假說-演繹法和摩爾根的實驗)。三、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1、“情境—探究”教學模式和討論學習教學模式2、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支架式教學策略四、教學環境及教學資源準備1、教材、ppt課件、導學案、電子白板。相關實驗數據、實驗材料的選取與實驗成功的關鍵所在。2、制作簡潔、能清晰體現知識層次且能有助于突破難點的課件。3、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積極主動地講解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并能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五、教學過程知識鋪墊方面1、孟德爾已通過實驗表明基因的一系列的行為特點,知識看不到而已。2、薩頓通過研究精卵的形成過程發現了同源染色體的行為特點。3、一些科學家發現了性染色體的存在以及與性別的關系。特別是對果蠅的染色體了解比較清楚。4、孟德爾的遺傳定律以及研究方法—假說演繹法。本節知識流程孟德爾發現了遺傳的兩大定律,人們才意識到遺傳因子(基因)是客觀存在的!基因在哪里? 一、薩頓的假說:1.薩頓假說的優點是:將看不見的基因和看得見的染色體的行為進行類比而推出結論的。2.薩頓假說的不足是:缺乏直接的實驗證據。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并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二、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摩爾根的實驗及假說演繹法。1.運用假說演繹法孟德爾揭示了遺傳的兩大定律。假說演繹法:實驗現象:通過實驗或實踐活動中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問題。解釋或假說:針對發現的問題,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得出解釋或假說。解釋或假說能合理的解說所發現的問題。演繹推理: 如果解釋或假說能真實體現事物的客觀規律,就必然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運用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先從理論上預測實驗結果。實驗驗證: 按要求進行實驗,比較實踐結果與預測實驗結果。如果是一致的則說明該解釋或假說經得起實踐檢驗。結論: 該解釋或假說是事物的客觀規律!2.摩爾根的實驗過程及現象:(一)通過實驗或實踐活動中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問題:F2中為什么沒有 ?(為什么沒有白眼雌性果蠅呢?)白眼性狀的表現,總是與性別(雄)相聯系?另有實踐結論的補充:雌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圖,性別與性別有關。(二)他提出了怎樣的假設?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爾根提出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體上而不在 Y 染色體上)學生會有什么假設(沒摩爾根的全面的推理),可能有多種情況:【激發學生提出假設】1、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老師可以根據實驗眼色與性別有關進行果斷否定)2、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老師肯定大方向正確,引導在此方向做更全面的分析)新假設:1.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Y染色體上而X染色體沒有(師:XX雌性就不會有眼色的性狀來否定)2.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Y染色體上(老師表揚此假設,先說明科學家已否定!留作課后拓展)3.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不在Y染色體上。(與摩爾根一致)運用假說來解釋摩爾根已做的實驗:(三)演繹推理 (理論分析測交實驗)演繹推理結果: (四)實施實驗驗證(實施測交實驗)真實結果F2 紅眼雌 : 紅眼雄 : 白眼雌 : 白眼雄 126 : 120 : 132 : 115 與理論值: 1 : 1 : ?。薄 。骸 。薄 》浅N呛?br/>統計的結果與理論上的推測完全符合假說,則假說就是正確的!(五)結論:摩爾根通過實驗驗證一個特定的基因在一條特定的染色體上,指出基因在染色體上。摩爾根又進一步研究: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三、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現代解釋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記入倆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四、練習鞏固與拓展1、如何獲得白眼雌果蠅呢? 2、如果摩爾根用豌豆作實驗材料會得到“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結論嗎?3、如果果蠅Y染色體上有白眼基因,摩爾根對果蠅眼色遺傳結果的解釋正確嗎?4、你能否設計實驗證明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不在Y染色體上?(思路:選取雌性為隱性性狀,雄性為顯性性狀進行演繹推理,并與實驗的真實結果比較進行否定)備課資料:(閱讀下面的資料,嘗試用遺傳圖解說明實驗一、二、三)摩爾根從野生型的紅眼果蠅培養瓶中發現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蠅,這只例外的白眼雄果蠅特別引起了他的重視,他抓住這個例外不放,用它作了一系列設計精巧的實驗。?摩爾根首先做了實驗一:?從實驗一[紅眼(雌)與白眼(雄)雜交]中,不難看出F1中,全為紅眼,說明紅眼對白眼為顯性,而F2中紅眼和白眼數量之比為3:1,這也是符合遺傳分離規律的,也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由一對等位基因來控制。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狀總與性別相關聯。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摩爾根認為,既然果蠅的眼色遺傳與性別相關聯,說明控制紅眼和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在20世紀初期,生物學家對于果蠅的性染色體有了一定的了解。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果蠅的Y染色體比X染色體長一些。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的片段可以分為三個區段:X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段、Y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段和同源區段。(如上圖XY)。在雌果蠅中,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在雄果蠅中,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那果蠅的眼色基因到底在哪里呢?是在Ⅰ、Ⅱ、Ⅲ中哪個區段上呢?教材出示了摩爾根的假設,他認為:控制白眼性狀的隱性基因由X染色體所攜帶,Y染色體上不帶有白眼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在Ⅰ區段上。之后摩爾根用這個假設合理的解釋了他所得到的實驗現象即實驗一。后來通過測交實驗進行了驗證。到這里,難免讓人產生如此疑問:摩爾根怎么如此“草率”的認為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Ⅰ區段上?難道不需要排除基因在Ⅱ、Ⅲ區段的可能性嗎??事實上,摩爾根的果蠅實驗是很嚴謹的,他除了做了上面的實驗一,還做了如下兩個實驗。?實驗二:將實驗一中所得的F1中的紅眼雌蠅和白眼雄蠅進行雜交。?實驗三:摩爾根將實驗二所得白眼雌蠅和紅眼雄蠅進行雜交。?簡單推理就容易得到,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可能在Ⅲ上,那么在Ⅱ區段上呢?假設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Ⅱ區段上,果蠅眼色基因用B、b來表示,則實驗一、二、三的遺傳分析圖解如下:實驗一:?P??? XB XB ?(紅、雌)? ×? Xb Yb? ( 白、雄)?可知基因在Ⅱ區段上,可以解釋實驗一。?實驗二:將實驗一中所得的F1中的紅眼雌蠅和白眼雄蠅進行雜交。?可知基因在Ⅱ區段上,能解釋實驗二。?實驗三:將實驗二所得白眼雌蠅和紅眼雄蠅進行雜交。?果蠅種群中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有三種,只需要以上一個雜交組合就足以證明基因在Ⅱ區段上,不能解釋實驗三。?綜上所述,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上,即Y染色體上并沒有其等位基因。?基因在哪里?實驗證據:運用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基因在染色體上薩頓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看得見的染色體看不見的基因方法:類比推理法二者存在平行關系推理:基因在染色體上D dD dD dD d↓(雌雄個體相互交配)P 紅眼(雌) × 白眼(雄)↓F1 紅眼F2 紅眼(雌、雄) 白眼(雄) 3 ︰ 1符合孟德爾分離定律,說明紅眼和白眼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P紅眼(雌)XWXW白眼(雄)XwY配子XWXw×YF1XWXw紅眼(雌)XWY紅眼(雄)F2XW×YXWXwXWXW紅眼(雌)XWY紅眼(雄)XWXw紅眼(雌)XwY白眼(雄)F1:白眼♂紅眼♀XWYXWXW×XW配子:Xw XwYF2:XwY XWY Xw XwXW Xw白眼♂白眼♀紅眼♂紅眼♀1 : 1 : 1 : 1?P???? 紅眼(雌)? ×?? 白眼(雄)?(實驗一) ↓?F1????????? 紅眼(雌、雄)?? ↓F1雌雄交配?F2 ???紅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P??? 紅眼(雌)? ×? 白眼(雄)(實驗二)? ↓??F1??? 紅眼(雌、雄)? 白眼(雌、雄)??????P??? 白眼(雌)? ×? 紅眼(雄)?(實驗三) ↓?F1????? 紅眼(雌)? 白眼(雄)?實驗一:?P??? XB XB ?(紅、雌)? ×? Xb Yb? ( 白、雄)? ↓?F1??? XB Xb (紅、雌)????? XB Yb(紅、雄)? ↓F1雌雄交配?F2? XB XB ?(紅、雌)? XB Xb (紅、雌)? XB Yb(紅、雄)Xb Yb? ( 白、雄)實驗二:將實驗一中所得的F1中的紅眼雌蠅和白眼雄蠅進行雜交。?P????? XB Xb (紅、雌)? ×? Xb Yb? ( 白、雄)?F1?? XB Xb (紅、雌)? Xb Xb(白、雌)? XB Yb(紅、雄)Xb Yb? ( 白、雄)?可知基因在Ⅱ區段上,可以解釋實驗二。?實驗三:將實驗二所得白眼雌蠅和紅眼雄蠅進行雜交。?P? Xb Xb(白、雌) × XB YB(紅、雄) ? ↓?F1 ?XB Xb (紅、雌)? Xb YB? ( 紅、雄)??? ?果蠅種群中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有三種,只需要以上一個雜交組合就足以證明基因在Ⅱ區段上,不能解釋實驗三。?綜上所述,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上,即Y染色體上并沒有其等位基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